欲往从之梁父艰,侧身东望涕沾翰。

美人赠我金错刀,何以报之英琼瑶。

路远莫致倚逍遥,作甚怀忧心烦劳。

我所思兮在桂林。

古诗词赏析四愁诗丽人赠我。。。汉代张衡

欲往从之湘水深,侧身南望涕沾襟。

美人赠我琴琅玕,何以报之双玉盘。

路远莫致倚惆怅,作甚怀忧心烦伤。

我所思兮在汉阳。

欲往从之陇阪长,侧身西望涕沾裳。

美人赠我貂襜褕,何以报之明月珠。

路远莫致倚踟蹰,作甚怀忧心烦纡。

我所思兮在雁门。

欲往从之雪雰雰,侧身北望涕沾巾。

美人赠我锦绣段,何以报之青玉案。

路远莫致倚增叹,作甚怀忧心烦惋。

【译文及注释】

我所思念的美人在泰山
想追随(我)所思念的人,但泰山支脉艰险(阻挡我不得亲近美人)。
侧身向东望眼泪沾湿了我的衣襟。
美人送给我金错刀,(我)以什么来报答呢?(我有)琼英美玉。
但是道路悠远使我徘徊不安。
为何(我)总是不能绝念,总是心意烦乱呢?

我所思念的美人在桂林,想追随(我)所思念的人,但湘水深不可测(阻挡我到不了桂林)。
侧身向南望眼泪沾湿了我的衣襟。
美人送给我琴琅玕(我)以什么来报答呢?(我有)成双的白玉盘。
但是道路悠远使我因失落意而悲哀,为何(我)总是不能绝念,总是烦忧不乐呢?

我所思念的美人在汉阳,想追随(我)所思念的人,但陇阪迂回险阻(阻我难至汉阳)。
侧身向西望眼泪沾湿了衣裳。
美人送给我貂襜褕。
(我)以什么来报答呢?(我有)明月珠。
但是道路迢遥使我徘徊不进,犹豫未定,为何(我)总是不能绝念,总是愁闷郁结呢?

我所思念的美人在雁门,想追随(我)所思念的人,但塞上雨雪纷纭(碍我不达雁门)。
侧身向北望眼泪沾湿了衣巾。
美人送给我锦绣段。
(我)以什么来报答呢?(我有)青玉制就的几案。
但是道路悠远使我几次再三嗟叹,为何(我)总是不能绝念,总是忧郁怨恨呢?

【鉴赏】

这诗共分四章,分别列举东、西、南,北四个方位的—个远处地名,表达墨客四处探求美人而不可得的惆怅忧伤的心情。

第一章说思念之人在泰山,我想去追寻她。
但有泰山下的小山“梁父”阻隔,只能侧身东望,眼泪沾湿衣襟。
那美人赠给我—把“金错刀”的佩刀,我用“英琼瑶”这几种美玉回报她,但路途太远,无法投递,心中烦忧,徘徊不安。

别的三章构造相同,按“所思、欲往、涕泪、相赠、伤情”的次序来写,除了美人所赠及墨客回报物品不同之外,每章方位地名亦不同。

这四章不同方位的地名抉不是随便写的。
第一章地点是泰山,古人认为“王者有德功成则东封泰山,故思之” 。
汉武帝曾登封泰山,东汉安帝在公元124年(延光三年)亦登泰山祭告岱宗。
可见墨客是寄希望于君王,希望他振作有为,墨客愿以道术报君,使天下大治。
但外戚宦官这些小人的阻挡,墨客的政治空想无法实现,只能徘徊忧伤。
第二章地点是在桂林郡。
据史载,东汉安帝、顺帝时,这一带民族抵牾尖锐,顺帝为此极为优虑。
第三章所思之处在 “汉阳”,史载安帝、顺帝时这一带羌人时时入侵,大将不能守边。
第四章墨客所思之处在雁门,即今山西北部雁门关,为汉之北疆。
据史载,安帝时,鲜卑人常来攻略,掳掠人马,墨客以此为忧。

天文学家张衡

天文学家张衡

天文学家张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