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宋诗词里,它丰盈盛大,百态千姿。有热烈的阳光,有欢畅的雨水,统统成长着、盛放着、成熟着,夏日的天下愉悦漫长、热烈赤忱。
七月仲夏来临,夏天以它独占的激情亲切和活力迎面而来。陪伴孩子一起诵读古诗词,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是对孩子心灵的一次滋养。
1
晚晴
唐·李商隐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
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
一个人深居简出过着清幽的日子,俯瞰夹城,春天已去,正值清和气爽的初夏。
老天爷怜惜那幽僻处的小草,人间间也珍惜着傍晚时的晴天。
久雨晚晴,楼阁之上凭高览眺,视线更为迢遥。夕阳的余晖低透小窗,闪现一线光明。
南方鸟儿的窝巢已被晒干,傍晚归巢时飞行的体态格外轻盈。
这首诗描述雨后晚晴明净清新的境界和买卖盎然的景象,表达出墨客欣慰喜悦的感想熏染和明朗乐不雅观的襟怀。
2
山亭夏日
唐·高骈
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喷鼻香。
绿树葱郁浓荫夏日漫长,楼台的倒影映入了池塘。
水晶帘在微风中轻轻摇动,满架蔷薇惹得一院芳香。
这首诗描述了绿树阴浓,楼台倒影,池塘水波,满架蔷薇,构成了一幅色彩光辉光耀、情调清和的图画。
墨客捕捉了微风之后的帘动、花喷鼻香这些不易觉察的细节,真切地描述了夏日山亭的清闲与宁静,表达了作者对夏日村落庄风景的热爱和赞颂之情。
3
仲夏
唐·樊旬
江南仲夏天,时雨下如川。
卢桔垂金弹,甘蕉吐白莲。
江南的仲夏时节,暴雨犹如立着的河川,大气磅礴,气势恢宏。
枇杷树下垂着一颗颗枇杷,犹如金弹一样平常;芭蕉花开了,像是在口吐白莲,美不胜收。
4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季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六月里西湖风光景致到底和其他时节的不一样:那密密层层的荷叶铺展开去,与蓝天相连接,一片无边无涯的青翠碧绿;那亭亭玉立的荷花绽蕾盛开,在阳光辉映下,显得格外的鲜艳娇红。
作者通过描写六月西湖的俏丽景致,弯曲地表达对朋侪林子方的眷恋之情。
前两句着力表现在一片无穷无尽的碧绿之中那红得“别样”、娇艳迷人的荷花,将六月西湖那迥异于平时的绮丽景致,写得十分真切。
后两句突出了六月西湖风光的独特、非同一般,给人以丰富美好的想象。
5
夏日六言
宋·陆游
溪涨清风拂面,月落繁星满天。
数只船横浦口,一声笛起山前。
雨后溪水见涨,清风拂来,真是赏心悦目。此时皓月已落,繁星映满天空,格外好看。
繁星下,几艘船只模糊横在浦口。一阵悠远的笛声从远处的山影传来时隐时现。
这首诗是陆游晚年退居山阴时所作。描述的是山阴三山夏夜的景致。
全诗仅短短二十四字,却一句一景,调动了读者的多种感知,虚实相生、动静合适、层次分明地将一幅清新、恬淡、安谧、悠远的山乡夏夜图呈现与读者面前,实为写景诗中不可多得的精良诗篇。
6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泉眼悄然无声是因舍不得细细的水流,树荫倒映水面是喜好晴天和风的柔柔。
娇嫩的小荷叶刚从水面露出尖尖的角,早有一只调皮的小蜻蜓立在它的上头。
这首诗小巧、精细,宛如一幅花草虫鸟彩墨画。一个泉眼、一道细流、一池树阴、几支小小的荷叶、一只小小的蜻蜓,构成一幅生动的小池景致图,句句是诗,句句如画,展示了妖冶的初夏风光,自然朴实,又真切动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