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泊宁静

烟花三月扬州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涯流。
”这首唐朝诗仙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名作,乃古人情怀与浪漫之吟诵;本篇借改个中一诗句,作今时游历与感触之记载。
笔者于40年前一个冬季首次降临扬州,彼时海内旅游尚未兴起,此处地旷人稀,色彩单一,犹如水墨之城;历经半个世纪光阴洗礼,而今扬州凭仗天时地利之上风,旅游业非常跑火,令人刮目相看。

  古称广陵之扬州,距今建城2500年,其历史悠久,文化残酷,商业繁荣,人杰地灵。
作为江苏省辖市,地处长江与京杭大运河交汇处,国家重点工程南水北调东线水源地,被誉为“中国运河第一城”、“天下运河之都”、“天下美食之都”、“东亚文化之都”;荣获“联合国人居奖城市”和“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精良旅游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等称号;中国大运河扬州段入选天下遗产名录,扬州列入中国海上丝绸之路。
今日扬州,梦幻巨变,诗画之城。

  阳春三月时,烟花环抱日;邻友十来人,扬州自由行。

烟花三月扬州行 作者/王宇辰恬澹宁静

畅游充满传奇的著名园林

  作为著名旅游打卡胜地,值得欣赏的扬州风景甚多,我们择其精华而不雅观之,游览了3个国家5A、4A景区。

风景奇丽的瘦西湖,占地2000余亩。
由隋唐大运河水系和隋、唐、宋、元、明、清等各朝代城壕连缀而成狭长水体,并在清代康乾期间形成现有基本格局,其水源来自京杭大运河。
作为“中国大运河”遗产之一的瘦西湖,已列联合国《天下遗产名录》。

走进瘦西湖,三步一柳,五步一桃;柳丝与桃花争奇斗艳,蓝天与碧水交相照映;楼台与亭阁古色古喷鼻香,游人与美景融为一体。
好一幅吸晴画卷。

精细内敛的何园,原名“寄啸山庄”。
占地不大仅20余亩,但建筑密集文雅,是一处具有深厚历史和文化代价的古典园林建筑,被誉为“晚清第一园”,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何园由清朝光绪年间富商何芷舠所建。
其建筑特色之一为长达1500米的复道回廊,此设计据称在中国园林中极为罕见。

这一富丽堂皇之园林,领悟中西建筑风格,展现了近代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与领悟。
园内植物配置和建筑布局皆独具匠心,凸显人工雕琢之美。

另一大宅深院,名为个园,由两淮盐商黄至筠于清朝嘉庆23年(公元1818年),在原明代“寿芝园”根本上拓建为住宅园林。
其建筑表示为“叠堂进深”布局设计的江南传统民居特色,从中可窥中国传统文化对家庭、礼仪和居住空间的影响。

这座占地30多亩的清朝扬州盐商宅邸私家园林,因春夏秋冬、四季假山而取胜,以遍布青竹、叠石艺术而有名。

该园精美的园林艺术、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建筑风格,让国内外游客赞口不绝。
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首批国家重点公园”。

  不雅观赏古今雅韵的特色街景

  在扬州,我们无暇顾及高大上的当代商业区,而是专注当地的特色老街。

傍晚时分,溜达于古老的东关街,但见约为6米宽的街面上,已是人流滚滚,热闹非凡。
两侧多为单层低矮古建之上,悬挂着大大小小的传统灯笼,在夜色中闪索着祥和的光晕,犹如深邃而幽远的眼神,隐蔽着厚重的故事和无尽的思绪。

这是扬州最具代表性的历史老街,全长1100余米,始建于唐朝;因紧挨运河水岸,久为繁华市井。
当下,几经修楫的街道始终保留了砖瓦木屋和石板路面的古老风貌。

东关街另一显著特点是,老字号作坊、店面品牌林立,传统商品比比皆是。
历经千年积淀,这条古街及其延展的枝蔓小巷,见证了历史之繁荣,讲述着昔日之往事,留下丰硕的历史遗存和人文古迹。

纵不雅观东关街头,弥漫着具有浓郁民族风情的商业氛围与深厚历史文化书喷鼻香韵味相交融的气息。

全长约700米的皮市街,始建于500多年前的明朝,是扬州古代皮货交易场所。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皮市街始终保持着其独特的文化风貌,虽少了几许商业气息,却多了几分生活情趣,当地人称此街为“文创街”、“网红街”。

在这条不乏青砖黛瓦、散发历史韵味的古街老巷,听不到卖家吆喝和买家讨价之声。
从街道两侧设有供行人小憩的各种桌椅中可窥,此地营造的是“慢生活”休闲环境,颇为寂静与幽雅。

当地政府以“保护利用”为原则,先后两次改造皮市街,既保留传统老街风貌,又具当代时尚文艺特色,让历史故事融入当代创意之中。

遍布街巷的诸如书屋、文创、茶餐、咖啡、饮品等店铺,各家装修千变万化,既复古又清新。
三三两两的人们看书、喝茶、谈天、闲逛,充满温馨治愈的氛围。

彩衣街,又是一条建于明清期间的传统老街,由于这里曾经遍布大大小小的高低端制衣局,原名为“裁衣街”,后蜕变成“彩衣街”。

这条300多米长的老街,已是今是昨非,烟火气甚浓。
古时“裁衣”景象已难觅踪影,取而代之的是各式各样地产商品、特色小吃和传统做事业,街头巷尾琳琅满目,让外地人不克不及自休。

在这条相对狭窄的老街两侧延伸出许多看上去幽深破旧、但有着悠久历史印痕的住家小巷。
老街内没有统一风格的店面,少有商业化的喧华,迎面而来的是穿越历史的古朴风采。

  品尝随处颂扬的淮扬佳肴

  扬州风景可谓美不胜收,扬州美食让人垂涎三尺。
这里是中国四大菜系之一的淮扬菜发源地,扬州菜以其细腻、精细和清淡、味鲜而著称。
品尝正宗淮扬菜,享受味蕾盛宴,是我们一行专赴扬州不雅观赏美景之外的共同心愿,并重点选择了几家网红餐馆亲临体验。

游览瘦西湖后已是午后一点多,我们就近进入了“喷鼻香园茶社”,这是一幢仿古装修、别墅式的小型连锁餐馆。
在其正门外露天茶座等待就餐时,身着俊秀工装的做事员便主动靠近倒茶问候,激情亲切为我们这群国人“老外”先容其特色餐食项目。

餐毕,我们对个中几款有名的扬州饭菜津津乐道。
“扬州炒饭”选料讲求,制作风雅,其颗粒分明,软硬有度,鲜嫩滑爽,喷鼻香糯适口。
“扬州软兜”系黄鳝的脊背肉,配以大蒜仔、绿菜汁作底料,进行爆熘烩制,其肉质鲜嫩,味道独特。
扬州“清炖狮子头”,被誉为淮扬菜的宝贝,将肥嫩的猪肉与鲜喷鼻香的蟹粉完美领悟,搭配酥软清口的当地土蚕豆,使其丰腴而滑嫩,咀嚼时原汁原味,鲜美适口。

“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
意为清晨一杯喷鼻香茗相伴,边吃喝边谈天;晚上泡个澡,神仙不过如此。
扬州美食代表首推早茶,这是扬州广为流传的早茶文化。

实在吃早茶是淮扬地区的早餐习俗,不仅是品茗,还包括早餐饮食在内。
我们创造在扬州,彷佛有名且有早餐供应的餐馆名称都带一个“茶”字。

那天一大早,我们慕名来到“花园茶楼”,但见大门口已有数十人排队期待进入就餐,大约半小时后我们方入座开食,其品种有扬州特色的蟹黄包、面条、水饺、酱菜。
看之品之,果真别有风味。

最震荡味蕾确当数蟹黄包,20元一个,乃老土我乞今所吃最贵的包子。
据称这种包子用料昂贵,加工风雅,尤为美味、营养加分,实乃货真价实。

月下扬州,残酷迷人。
白天看风景,晚上逛夜市。
在一条繁华街口,我们走进荣获“天下美食之都示范店”和“大众点评必吃榜”称号的扬州怡园饭店。

初感诧异的是,该店外不雅观灯火辉煌,却显“门前冷落车马稀”;入店后所见,就餐大厅和包间座无虚席。
原来这家名店实施预约订餐,当晚早已客满爆棚。
于是乎,我们趁热打铁,瞄准其招牌、特色菜品,大快朵颐,一饱口福,自不待言。

相逢感触良深的美好境遇

  走马不雅观光四日行,浮光掠影扬州城。
行色匆匆的远足之旅,我们穿梭于风景旖旎的山水园林中,溜达在古色古喷鼻香的灰墙黛瓦间,沉浸到经典淮扬的美味佳者肴里,开阔了视野,丰富了见识,愉悦了身心。

我们感慨,古典文化和当代文明的领悟,造诣了这座城市的神韵与魅力。
我们仰慕,历史悠久和费力耕耘的结晶,彰显了这座城市的卓越与非凡。
我们盛赞,弘扬传统和与时俱进,展示了这座城市的活力与希望。

相较之下的扬州,有的新鲜事物,实为罕见;有些凡人轶事,分歧凡响。
感想熏染个中,引人寻思。

我们乘高铁在扬州东站下车时,数条站台竟然挤满了高下车或期待上车的人们;在各大旅游景点同样是熙熙攘攘,游人如云。
大概也是“烟花三月下扬州”,助燃了当地火爆旅游热。

不是饭点的任意时段在任意一家小餐馆门口小憩,却有店家做事员激情亲切呼唤,可以进店免费加注冷热饮用水。
这在扬州并非新鲜事,当地人说在一些公共场所,游人皆能遇此好事。

无论打车、问路,还是购物、用餐,当地人会报以激情亲切微笑与主动合作,言行之间闪耀着善良与厚道的光芒。
值得一提的还有,我们一行多位乃退役军人,游览所有景区均享受免票优待。

诸如此类看似小节苛礼,足令外地游客倍感宾至如归。
细微之处示知著。
大概,正是当地高下万万千万个细微存心,凝聚起一股打造当代名都扬州的强大力量。

烟花扬州,如诗如画,短暂旅程成为永恒影象。

人文扬州,古韵新貌,四海来宾至此击掌称绝。

再见扬州,回味无穷,诚挚祝福未来更加辉煌。

解释 : 本篇有关史料及数据,依凭笔者所见所闻,并参考 [ 百度知识 ];文中之临场表述及其感想熏染,仅为个人意见和思考。

感激您的不雅观赏!

  拍照 / 撰文 / 编辑 淡泊宁静

(篇中2幅片头和4幅事情图片转自当地网络)

2024年4月10日 于北京海淀寓所

编辑:乐在个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