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面散文知识体系
1
文体特色
一、散文的定义
当代散文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
广义的散文,是指与小说、诗歌、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文体,是指诗歌、小说、戏剧以外的所有具有文学性的散行文章。除以议论抒怀为主的散文外,还包括通讯、报告文学、随笔杂文、回顾录、传记等文体。
狭义的散文,是指文艺性散文,它是一种以记叙或抒怀为主,取材广泛、笔法灵巧、篇幅短小、情文并茂的文学样式。这是我们考试中所利用的观点。散文具有记叙、议论、抒怀三种功能,与此相应,散文可分为记叙性散文、抒怀性散文制定条约论性散文三种。
二、散文的基本特色
1.基本特色
“形散神不散”指散文的取材广泛自由,不受韶光和空间的限定,表现方法不拘一格。“神不散”指散文要表达的中央思想明确而集中。
2.内容上的特色
作者把自己对生活的感悟或至深的生活履历,通过状物、记人、写景等办法表达出来。关注“传授教化书信”"大众号,让你的语文学习不再“虚”。
3.形式上的特色
①以个人抒怀为主,把抒怀、阐述、议论熔为一炉;
②从细处落笔,小中见大;
③从侧面暗示,发挥读者的想象力;
④行文自由,构造灵巧。
三、散文的分类
(一)写景状物类
写景状物散文是一种篇幅短小、题材广泛,通过描6写特定的景或物的形态、色彩、神韵等特点,来表现作者内心情绪、民气抱负和生活情趣的散文。
(二)议论说理类
以揭橥议论、阐述道理为主的散文,称为议论说理散文。议论说理类散文是作者对现实生活的领悟,是人的思想火花在生活过程中的表现,它不是靠“三论”(论点、论据、论证),而是借助于感性具象来阐述道理。议论说理散文包括杂文、小品文、随笔、哲理散文等。
(三)文化游记类
文化游记散文是指将科学研究的“理”与文学创作的“情”结合起来,或讲述文化知识,或感悟文化征象,或评析世态人情,既充满思考的智性,又不之文化关怀和个人感想熏染,行文严密而不失落活泼,构造自由而不失落谨严的一类散文。
(四)写人记事类
写人记事类散文是指以记叙为紧张表达办法,以人物、事宜为紧张表述工具,借写人记事来表达自己的感想熏染、感情、感悟的散文。写人的散文,着意于刻画人物光鲜的思想性情;记事的散文,致力于发掘所叙之事的本色。
2
考点一:词义、句意理解类2大题型
高考文学类文本的“理解”层级包括“理解文中主要词语的含义”和“理解文中主要句子的含义”两个考点。对付“词义、句意”的理解,应长于挖掘其修辞义、主旨意等深层含义,不能浮于表象,浅尝辄止。
题型一:理解词语的含义
一样平常地说,高考试题稽核词语的含义,每每不是词典中所诠释的“规范”意思,而是在文章中的详细的含义。所谓“主要词语”是就词语在文中的地位和浸染比较较而言的。
高考重点稽核的关键“词语”:
1、表示文章主旨、作者情绪态度等词语;
2、利用比喻、排比、双关等修辞手腕的词语;关注“传授教化书信”"大众号,让你的语文学习不再“虚”。
3、具有分外指代意义(远指、近指、不定指等)的词语,如“结合全文,解释文中‘窗子’的含义”(2017年课标全国Ⅱ);
4、在表情达意方面利用得非常奥妙的动词、形容词、叠词等;
5、有分外用法的词语,包括贬词褒用、大词小用、词类活用等。
常见设问
1.(2017•课标全国Ⅱ)结合全文,解释文中的“窗子”的含义。
2.(2015•江苏)请结合文章内容,解释第⑤段中“孱弱”的含义。
3.(2015•广东)请结合高下文赏析画线的词语。
4.(2015•重庆)若何理解文中用“十分能干”和“海市蜃楼”这两个词语来描述甘森?
5.(2014•湖南)综不雅观全文,简析文中加点词“修改”的内涵。
答题技法:“3联1依”法解答词语含义解题。
“3联”
第一“联”:联系词语所在的句子的内容及前后句,理解词语的表层含义。
第二“联”:联系文章的主题或作者的情绪态度揣摩词语的深层含义。
第三“联”:联系作者写作时的写作意图和社会背景理解词语的含义。
“1依”
依托手腕挖掘:为了突出表达效果,使措辞生动形象,散文写作系每每利用一些修辞、描写手腕。因此可以依托修辞、描写手腕挖掘其背后作者要表达什么意思,要表达什么效果。若没有,则不定这一点。
答题模板
手腕+内容(本句意思,本句所写内容)+效果(情绪、形象、主旨等)。即本句采取……手腕,写出了……内容,表达了……的情绪(主旨),或写出了人物(景物)……特点。
【背示例】
(2017•课标全国Ⅱ)结合全文,解释文中“窗子”的含义。
【满分答案】
①指详细的窗子,如铁纱窗、关注“传授教化书信”公众号,让你的语文学习不再“虚”。玻璃窗,分隔了不同生活的场景;
②指“无形的窗子”,即心态与不雅观念的限定,造成了自我与外部天下的隔膜。
3
题型二:理解句子的含义
高考重点稽核的关键“句子"
①蕴藉句(凝聚某种情绪、具有某种哲理,如“作者为什么说‘你在没有走进这些胡同人家之前,关于北京文化的理解,是不便言深的’?请结合高下文详细解释”(2019年北京卷);
②行文思路句(总领句、过渡句、总结句等),如“根据全文,剖析作者‘感到如此新奇和光彩’的深层意蕴”(2018年浙江卷);
③技巧句(利用了修辞手腕或表现手腕的句子),如“请赏析文中画线句子”(2018年天津卷):
④主旨情绪句,如“结合高下文,剖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含义”(2017年课标全国卷II)。
常见设问
1.(2017•课标全国I)结合高下文,剖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含义。
2.(2015•湖南)“有人会捞得的,便是沉了,将来有人会捞起来的。只要不碎就好—吃吧,不要想了,吃完了进舱来喝热茶……这种事往后多着呢。”“末了一句很轻很轻,什么意思?”什么意思呢?谈谈你的理解。
3. (2014•山东)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
4. (2014•安徽)请阐明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义。
答题步骤
解答句子含义题“3步骤”
第一步:剖析关键词,揣摩句意。
理解句子可通过抓关键词,利用更换词语的方法来揣摩句子在文中的表达效果和目的。
第二步:剖析句子在文中的浸染。
总领句——篇首段首——要考虑其所领起的语段的内容
过渡句——中间句段——要密切关注高下语段的内容
总结句——篇尾段尾——须上溯,探求干系信息,确定答案要点
第三步:剖析修辞手腕,理解句子的深层含义。
文中的有些句子,每每采取了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腕,而利用特定的修辞手腕都有一定的效果和目的。辨析修辞手腕,有助于理解句子的深层含义。没有利用修辞的句子,可以不考虑此步骤。关注“传授教化书信”公众号,让你的语文学习不再“虚”。
【背示例】
(2017•课标全国卷Ⅲ)结合高下文,剖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含义。
【满分答案】
①裁缝作为辛劳的谋生行当,看起来与其他行当一样;②但在做裁缝的过程中,对生活有了难忘的履历和体会,不由得对这一行当产生了分外感情,感到它有独特意义。
4
考点二:构造思路剖析类题目的3种题型
作品的构造是指作者行文思路的外在表现,指作品的整体构思(布局谋篇)、行文线索以及段落间(各个部分和各个方之间)的关系与安排。高考作品构造题从其内容上看有两种稽核办法:一是整体稽核,即从总体上剖析文章的构造思路线索等;二是局部稽核,即题目每每不是哀求总体剖析,而是选择“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段落或句子,剖析其在全篇构造思路中的浸染,形成了稽核作品构造的特色题型——句段构造剖析题。
题型一:行文思路剖析
行文思路是作者按照一定的条理表达思想的路径、脉络。思路有不同层面,对全篇而言有总体思路,对详细段落或层次而言便是局部思路。
常见设问
1.(2018•浙江)从构造上剖析作品为什么先写街,再写人,后写灯?
2.(2016•北京)作者对老腔的认识经历了若何的变革过程?请结合全文简要解释。
3.(2015•湖南)综不雅观全文,从情节的发展剖析“我”的生理变革。
4.(2012•重庆)文章紧张写了画家老刘的“太阳梦”,请就此梳理作者的写作思路。
5. (2012•课标全国)这篇文章是若何构思的?请简要剖析。
答题技法
1.明确类型,把握全貌
通过阅读,明确散文内容,是写人叙事、写景状物,还是阐发哲理。概括文章紧张阐述了什么事情或者谈的是什么问题,不同的文章类型,行文思路该当有所不同。
2.圈点勾画,抓关键句
在阅读过程中,要特殊关注文章的开头、结尾,每一段的起始句、收束句,这些地方每每被作者安排上中央句,以起到总领或收束内容的浸染。
3.标示段意,显露脉络
在找出中央句后,剖析综合每个自然段表达的意思,用句简明扼要的话标示出文段的段意。这样做的目的是把几百上千字的文章浓缩成几句话,显露出文章内在的脉络。
4.理清思路,把握构造
剖析段落之间的内在联系,划分文章层次。重视具有前后衔接、勾连、照料浸染的措辞标志;划分段内层次时,重视有区分层次浸染的标点符号,如分号、冒号、句号等。
5.通读全段,合成段意|
无明显信息的段落,该当通读全段,找出概括性语句或关键词语,剖析合成段意。这些都没有时,要考虑句间的关系,先划分层次,概括出各层意思,再综合考虑。关注“传授教化书信”"大众年夜众号,让你的语文学习不再“虚”。
精解行文思路题“3步骤”
第一步 审读题干把握哀求
根据题干中的关键词,确认题目是哀求直接梳理行文思路,还是哀求梳理人物生理(感情)变革。
第二步 通读全文梳理构造
要根据题目哀求和文本详细内容,或侧重划分层次,或侧重找寻线索,或侧重梳理生理(感情)变革。梳理时要把稳勾画圈点关键词或关键句,尤其是梳理生理(感情)变革,更要把稳提炼出“生理词(感情词)”。
第三步 分条陈述,规范作答
答题时不能只是纯挚贴标签,而要依托文本内容,详细陈述,分条作答。
模板一(采取表次序的词语表述)
文章环绕XXX(线索),首先写了……其次写了……末了写了……
模板二(分条表述)
①写……②写……③写……④全文整体上写……
【背示例】
(2012•重庆)文章紧张写了画家老刘的“太阳梦”,请就此梳理作者的写作思路。
【满分答案】
①艰辛寻“梦”画山画得苦。
②“梦”的实现一从太阳梦中得到灵感,独创“西藏山水画派”
③再寻新“梦”,陷入苦闷期,想再上一个艺术高峰。
5
题型二:线索浸染剖析
构造是文章的骨架,线索是文章的脉络,二者是紧密联系的。捉住散文中的线索,剖析散文的构培养迎刃而解了,对作品的思路也就了然于胸,不仅有助于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而且也是对作者谋篇布局本领的鉴赏,从而透过散文的“形散”表象捉住其真切的精髓,遵照作者的思路,剖析文章的立意。
常见设问
1.(2015•江苏)文章的阐述线索是什么?设置这一线索有什么浸染?
2.(2012•湖北)联系全文,简要剖析“杜鹃啼"在文章谋篇布局中的浸染。
答题步骤
线索浸染剖析“2步走”
第一步:找出并点明文章线索
找线索时把稳以下三点:
①区分散文种别,思虑8大线索(上文线索种别)
以物喻人的散文一样平常以作者对“物”的理解或情绪为线索,写景散文一样平常以游踪或某一景物为线索,叙事记人散文一样平常以事情发生、发展的过程或与人物交往的过程为线索,抒怀散文每每以感情变革为线索。阅读时捉住线索有助于把握文章的主旨。
②标题显线索
把稳文章标题(有的标题本身便是线索,或者直接显示线索)。关注“传授教化书信”"大众年夜众号,让你的语文学习不再“虚”。
③反复涌现的语句
把稳文中反复涌现的词语、句子。还要特殊把稳文中的议论、抒怀部分,由于散文中的“情”,常日紧扣线索,或者显示线索。
第二步:剖析线索的浸染
1.构造方面的浸染
(1)组织材料,贯串全文。(2)使构造清晰,情节集中。(3)使行文富于变革。
2.内容方面的浸染
(1)表达某种情绪或思想。(2)揭示主题。(3)呈现某种情景或状态。
其余,要把稳区分不同性子的线索的不同浸染,如物象线索有象征、呼应浸染,情绪线索有使情绪浓厚、不断深化的浸染等。
【背示例】
(2012•湖北)联系全文,简要剖析“杜鹃啼”在文章谋篇布局的浸染。
【满分答案]
①文章以“杜鹃啼”为线索将杜鹃啼叫的韶光、杜鹃啼叫的悲切状况以及杜鹃啼叫声的附和情形结合起来。
②文章以“杜鹃啼”统帅文章引用的诗词和传说故事,将其融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6
题型三:句段浸染剖析
句段的浸染,是指某些关键语句语段在表现文章主旨,情绪和不雅观点态度上的浸染。具有分外浸染的句段每每是全文行文思路上的重点句子或段落,是构造上有分外浸染的句子或段落,表达上富有特色的句子和段落。句段浸染是散文稽核的重点和热点。
以下是常考的五种句段及其浸染
首句或手段
①开门见山,点明中央;
②开篇点题,营造……的气氛,奠定……的感情基调;
③设置线索,引出下文;
④设置疑问,引出下文的……情节或引出话题;
⑤为下文的……情节做铺垫或与下文构成比拟;
⑥类比引题,引人遐思。
中间句段
①起承上启下的过渡浸染;
②前后呼应;
③为下文……的情节做铺垫,引起下文的……内容;
④照料上文的……内容、转换话题;
⑤衬托浸染(在行文中为了彰显阐述主体而谈到其他事物,其他事物具有衬托浸染),或渲染陪衬某种氛围(描写环境,为人物的出场营造氛围)。
结尾句段
①升华感情;
②点明中央,深化主题;
③总结上文;
④卒章显志,点明主题,或蕴藉地表明主旨(每每借住象征性的景物描写);
⑤呼应开头,使文章构造完全;
⑥言有尽而意无穷,使文章委婉蕴藉。
反复涌现句子
①在内容上,有突出主旨,强化情绪等浸染;
②在构造上,有交代线索,前后呼应等浸染;
③在表达上有交代线,利用了反复的修辞手腕,有强化或一唱三叹之效。
文中引述性、插入性材料(语句、故事等)
①传说故事:增加故事传奇性、景致的神秘性:主富文内容;引起读者兴趣;蕴藉地引出、表明……不雅观点。
②某一事宜:引出下文的议论或抒怀,在构造上每每有承上启下的过渡浸染;在内容上具有深化或启迪浸染;
③史实:反思历史,以古证今或借古讽今,具有例证的浸染。
④诗句:增强文章的诗情画意,使文章故意境美;丰富文章内容;引起读者兴趣;蕴藉地引出、表明……不雅观点,
⑤名言:表明…不雅观点,具有论证不雅观点、阐明道理的浸染,增强文章说服力;丰富文章内容。
常见设问
1.(2018•北京改编题)文章第④段对河蚌仙女梦想进行了详细的描述,这样写有什么浸染?
2.(2018•天津)作者回顾童年迷路的经历,在文中有什么浸染?
3.(2016•浙江)母亲和行人的对话在文中涌现了三次,这样安排有何用意?
4.(2015•山东)简析第②段在文中的浸染。
5.(2015•湖北)文章第②段引用波德菜尔散文诗《头发中的半球》的片段,有何浸染?请简要剖析。
答题技法:句段浸染剖析“4角度”
1、内容、主题——内容角度便是要考虑该内容对人物刻画、情绪表达、基调奠定等方面的浸染。主题角度可考虑对主题深化、突出、揭示等浸染。
2、构造思路——构造角度可考虑与高下文或标题的关系,思路角度可考虑暗示、揭示了什么样的思路等浸染。
3、表达技巧——不是所有的句段都有表达上的特点。如果特点较突出,则要从该技巧出发考虑渲染气氛、画龙点睛、比拟衬托、象征等浸染,也要把稳表达技巧自身的浸染。
4、读者情绪或生理——从这个角度可考虑加深印象、引发情绪、产生共鸣、深受启示、发人寻思、催人想象、同味不尽、想象无穷等浸染。
句段浸染剖析“2步骤”
第一步:明确句段位置,读懂句段内容。由于不同位置的句段在文中的浸染有所不同,明确句段位置就显得特殊主要,而读懂句段内容又是剖析句段浸染的条件。
第二步:确定剖析角度,结合文本分析。依据句段位置,确定对句段浸染剖析角度,结合文本分析作答。
【特殊提示】要把稳与句段浸染附近的题型。
【背示例】
(2016•天津)作者回顾童年路的经历,在文中有什么浸染?
【满分答案】①内容上,用孩子送路比喻可子离开母语,强调母语给人带来的庇护感和安全感。
②构造上,呼应题目“屋檐”,引出下面的议论。
7
考点三要点概括类2大题型
“概括内容要点”是散文阅读的常考考点,“内容要点”即文章的紧张内容,或者说是文章内容的精要之处。内容要点可以是全文的,也可以是局部的。常考题型有局部内容概括和情绪主旨概括。
题型一:局部内容概括
“局部内容概括”即指概括一个段落的内容要点,也指概括多个段落(层次)的内容要点,包括段(层)意概括题、特点概括题(以概括散文中的人、物、环境、某种题型、某一方面等的特点为中央)和因果探寻题。
常见设问
1.(2018•天津)请结合全文赏析,文中的“我”为何要探求徽墨。
2.(2017•天津)文章写出了竹子的哪些精神气质?
3.(2016•天津)作者深情地诠释了母语的多重意义,请结合全文加以概括。
4.(2015•山东)请根据本文概括四堡雕版及其文化衰落的缘故原由。
5.(2015•福建)文中说:“故乡给予我们的,更多的是精神层面的影响。”“精神层面的影响”包含哪些方面?请简述。
记通法答题技巧
信息检索提炼“3方法”
摘取法:有些信息显示在主要句子中,概括时可摘录句子或句子中的主要词语。
合并法:须要概括的内容每每不是一个方面,这时最好的方法便是将有关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思分别摘取出来并组合在一起。
层析法:须要概括的内容,文中无明显的对应关键句时,则可将原文内容分层,层层剖析后归纳概括。
局部内容概括“3步骤”
第一步:审清题干,明确概括指向——确保方向不跑偏,关注“传授教化书信”"大众年夜众号,让你的语文学习不再“虚”。
这一步的关键是明确概括工具是什么以及指向工具的哪一方面信息(缘故原由、结果、浸染、意义、影响、办法、特点等)。
第二步:理清思路,确定概括区间——确保信息搜索全
不论是概括哪类指向信息,要确保不遗漏要点,都必须要理清全文思路,这样才能明确所要概括的信息在哪里。
第三步:检索加工,整合答案要点——确保要点条理现
在确定信息存在的区间后,要准确提炼,分类整合,进行信息的检索加工。
牢记:遵照就近和分散相结合的原则
凡题干语句涌现的地方每每是答案密集的区域,以是一定要“就近”思考答案。尚存一两点分散在离题干句较远的高下文,须要延伸思维,适当扩大搜索范围,把答案找全。缘故原由概括题答案要点一样平常有显性要点和隐性要点,而“隐性要点”的探求须要“适当扩大搜索范围”并能透过征象看实质。
【背示例】
(2017•天津)文章写出了竹子的哪些精神气质?
【满分答案】
坚韧忍耐、从容优雅、孤高兀傲、风骨高洁、清简、争先向上等。
8
题型二:情绪主旨概括
主旨,便是文章思想内容的核心,也便是文章的中央思想,即作者对人、事、景、物的认识和态度,以及由此表现出的感情方向。在散文阅读题中,对主旨的稽核紧张表示在两个方面:一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央意思;二是剖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不雅观点态度或深层意蕴。
常见设问
1.(2018•浙江)根据全文,剖析作者“感到如此新奇和光彩”的深层意蕴。
2.(2016•湖南)概括全文主旨。
3. (2012•山东)你认为本文表达了若何的思想感情?请结合文本作简要剖析。
情绪主旨概括“5方法”
1.解读题目法
很多题目直接点明了主旨,是文章中央思想最精练的概括。有的题目纵然没有点明主旨,也每每与中央意思有着干丝万缕的联系,是最佳的思考切人点。
2.剖析首尾法
很多文章的首尾每每揭示或暗含中央意思,以是一定要对首尾的语句进行重点品悟,这样每每有助于理解文章的主旨。
3.剖析议论抒怀语句法
散文中的议论抒怀语句,每每直接反响了作者的不雅观点态度,捉住了这些语句,就捉住了文章主旨。
4.段意串联法
即汇总每段的中央句,概括出文章的主旨。概括不同于归纳,归纳指从不同事物中寻取共同点并抽取出带有共性的论断,概括不一定都探求共同点,它更哀求将各个知识点联系起来,在更高的层次上找到一个集中点。也便是说将每段的中央联系起来,在整体上找出它们表达陈述的集中点,从而概括出文章的中央主旨。这种逐层地、由多段意思向中央意思提炼的方法,是剖析归纳文章中央意思最实在最有效、最一样平常的方法,也是传统的方法,是各层意思的相加且又是一种“意思的综合”。
5.因文而异法
不同文体利用不同方法来表达中央意思,写人叙事散文常写人记事,应看其写了什么人,记了什么事,表达了什么精神、人格;写景状物散文一样平常借物抒怀,应看其写了什么景物,丁宁了什么感情或阐发了什么哲理;议论哲理散文看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表明了什么不雅观点等。
概括文章情绪主旨,每每须要综合以上各种方法,其余还要关注写作背景、小注等一些细节。
【背示例】
(2014•湖南)概括全文主旨。
【满分答案】
文章充满温情地叙写了农业时期粮食与人的血肉联系,并以此与大机器时期粮食生产、消费办法进行比拟,表明了粮食是我们生命的源头和全部,应保重粮食。
9
考点四:技巧赏析类2大题型
赏析散文的艺术技巧是高考散文阅读的重点和难点,高考常设置两种题型来稽核:表达技巧鉴赏和措辞特色鉴赏。对付这两类题型,均需先准确剖断所用技巧或所属措辞特色,然后再结合文本多角度透彻剖析。
题型一:表达技巧先容
“表达技巧”是一个综合性观点,它包括了散文表情达意的所有手段,如表达办法利用技巧、表现手腕利用技巧、修辞手腕利用技巧、行文技巧等。
散文有以下四种常见的技巧
一、修辞手腕:包括比喻,比拟,排比,借代,夸年夜等。
二、表达办法:
1、记叙:
①记叙角度:第一人称、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
②记叙详略:详写、略写;
③记叙方法:顺叙、倒叙、插叙、补叙。
2、描写:
①描写角度:
a.觉得角度:视觉、听觉、嗅觉、触觉;
b.不雅观察角度:定点不雅观察、移步换景、俯视仰视;
c.写景角度:远近结合、高低结合。
②描写手腕:工笔细描、白描、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正面侧面结合等。
3、抒怀:
①直接抒怀
②间接抒怀:借景抒怀、托物言志等。
4、议论:
散文中的议论是在记叙过程中融入的方向和评价,形成夹叙夹议的特色。
三、表现手腕:包括比拟、象征、衬托、想象等。
四、行文技巧:包括设置线索、开门见山、卒章显志、照料题目、首尾相应、前后照料、伏笔、铺垫、抑扬等。
【常见设问】
1.(2019•天津)请赏析文中画线句子。
2.(2017•课标全国Ⅱ)作者交替利用“你”和“我”两个不同的人称,个中蕴含着若何的态度?请结合全文进行剖析。
3.(2016•北京)文章第四段利用了多种手腕,表达了作者对老腔的感想熏染。请结合详细语句加以赏析。
4.(2016•天津)赏析文中画线的笔墨。
5.(2016•浙江)请结合高下文,赏析文中画横线部分。
记通法
答题步骤:表达技巧鉴赏“3步骤”
①指脱手段:要指出文章或者某段在表达技巧方面的特点,或者根据题干的哀求准确定位;
②剖析内容:结合详细内容,剖析这种表达技巧在文中是若何利用的;关注“传授教化书信”"大众号,让你的语文学习不再“虚”。
③概括效果:根据自己对干系知识的积累,结合详细的内容,概括出这样利用的浸染及表达效果。这是最主要的一环。
【特殊提示】
解答表达技巧鉴赏题,要把稳以下两点:
1.判断表达技巧要准、全
①准确节制四个层面的技巧术语。这一点要稳定节制本讲所述的干系技巧,并能透彻理解其浸染。
②多向赏析判断要全面。赏析表达技巧题一样平常都是多向切入,考生在此涌现的问题最多,常日只是大略列出几个技巧名称,其它的技巧答不出来。在此,我们当然反对把所有的技巧都写上去的做法,但在“全面”上还是有所讲究的:优先切入修辞手腕和表现手腕;联系前后文,紧张考虑表现手腕;笔墨量过多,不忘表达办法角度。
2.剖析表达效果要实在
①必须与内容相结合。只用一些“生动形象”一类的套话,剖析表达效果定会空泛,以是一定要结合着剖析所表达的内容,坚持内容与形式的同等性。(记住:不管作者选择什么样的方法技巧,都是为了把所写的人或事、所抒的情、所阐发的道理,明白清楚的见告读者。)
②必须与措辞相结合。书面解答时,要从文中干系部分捉住一些核心信息、关键词句,准确地引述于剖析中。这样做,可以避免术语堆砌、内容空泛。其余,有时与文章构造结合,剖析其构造效果。当然,这要根据其位置特点而定。
【背示例】
(2016•北京)文章第四段利用了多种手腕,表达了作者对老腔的感想熏染。请结合详细语句加以剖析。
【满分答案】
①遐想。从老腔的腔调遐想到关中大地特有的生活,点出了老腔源于关中大地、具有浓厚乡土气息的特点。
②比喻。将老腔的腔调比喻为骤雨拍击秋禾的啸响、雨润卖苗的柔声等,既写出了老腔的雄浑旷达,又写出了婉约平和,将抽象的觉得化为形象的画面,生动地写出了老腔给作者带来的感想熏染。
③排比。几个句子构成排比,强化了作者自己聆听老腔时的内心感想熏染。④化用古诗句。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暧暧远人村落,依依墟里烟”“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等,丰富了作品的文学意蕴。
10
用词之美
精美的炼字:动词、形容词的利用,准确、简练深刻、蕴藉、直白、突出、生动、形象、真切、充满动感、充满想象,等等。
叠词:①措辞具有生动性、形象性,从而增强措辞艺术表现力,具有绘画美;②叠字能使韵律铿锵悦耳,富有音乐美;③叠字可以组成整洁的句式,具有形式美;④叠字能使意思强化.起到强调浸染:⑤叠字能使高下文联系紧密,一气呵成之感。
反复:突出某种意思,强调某种情绪,具有强烈的抒怀性和传染力。
引用化用:引用诗词、化用典故一富有文采,典雅幽美。
句式之美
句式整洁。节奏和谐,能增强文章的气势,强化表达的情绪。
是非句的交错利用,整句(对偶句排比句、四字格短语)、散句(句子参差不齐,长短不一的结合。句式参差,错落有致,节奏抑扬,音韵和谐。
修辞之美
如比喻句、排比句、拟人句、对偶句、反问句等。利用各种方法,使措辞表达得准确光鲜而生动有力,情绪朴拙、强烈而又人入胜。
描写之美
这类手腕每每能使描写生动、细腻,刻画事物逼真、形象、光鲜。
常见设问
1.(2017•课标全国川)本文的措辞充满生活气息,请结合全文对此加以赏析。
2. (2013•江西)指出下面这句话所表示的人物措辞特色并剖析它的表达效果。
3. (2012•山东)以③④段为例,简要剖析本文措辞的两个紧张特点。
答题步骤
措辞特色鉴赏“3步骤”
第一步:概括特点
从用词、句式、修辞或风格等角度,用一两个词概括。概括时既要考虑到文本措辞的一样平常特色,又要充分考虑所给措辞片段的特色。
第二步:举例剖析
结合文本,紧扣内容(关键词、关键句)析浸染(对主旨的表示、对情绪的表达)。
第三步:规范作答
题目所涉及的措辞特色一样平常是多方面的。答题时应先答最紧张、最突出的,然后再答次要的。答案要分点表述形成合理的顺序。其余,指明效果用词要准确,要把稳利用术语。
【背示例】
(2012•山东)以③④段为例,简要剖析本文措辞的面个紧张特点。
【满分答案】
①形象生动。如“她撒一把来,鸡们怀着感激之情扑动翅膀,争夺地上的米粒”,在精细地描写中利用了拟人的修辞手腕,措辞光鲜生动。
②幽美抒怀。如“古老的笨重石磨迁徙改变起来,金黄的玉米被缓缓磨成面粉”,利用多个抒怀性意象,给人诗情画意之感。
③蕴藉蕴藉。如“这一点也没有危害劳作中的默契,仿佛一出戏的出演,已经经由了预先的排练”,措辞含意丰富,从而具有了多重思想情绪。
④简洁而细腻。如“蓝,蓝,白云勾留一- 会儿,就又很快散尽,剩下的,依然是蓝”,措辞简洁凝练,描写细腻。
11
考点五:形象概括类2大题型
散文因此抒怀为宗旨的,但多数散文不是直接抒怀的,而是借助一定的形象来完成。阅读散文,首先要感知形象,把握形象的特色,进而体会作品的思想感情。就高考选用的文本来看,散文的形象紧张指人物形象和事物形象。常考题型有形象特点概括剖析题和物象浸染剖析题。对付此类题目,应该由表及里,从多个角度去概括剖析,深入思考形象的内涵和浸染。
题型一:形象特点概括剖析
散文作品中的形象,是指作品中的人物、事物、景物等形象。“形象特点概括剖析”是指对人物形象特点或物象特点的概括剖析。
常见设问
1.(2019•天津)关注“传授教化书信”"大众年夜众号,让你的语文学习不再“虚”。文中的老祖母是一个若何的形象?
2.(2015•北京)本文倒数第三段描写了哪些赏梅的情境?作者借此写出了梅花若何的品质与格调?
3.(2016•浙江)联系全文,评价母亲这一人物形象题问
4.(2013•天津)请概括老代的性情特点,并加以剖析。
概括剖析人物形象特点“3角度”
1.从记叙的事宜中概括剖析特点
这一点与概括小说形象特点须要从情节入手是一个道理。
2.从描写中概括剖析特点
对付文中的动作、措辞、生理等的细节描写要重点关注,这些描写均可以提炼出形象的特点。
3.从抒怀议论中概括剖析特点
文中抒怀议论的语句,特殊是对形象的评价性语句,每每直接点明形象特点,概括剖析时不可忽略。
【背示例】
(2013•天津)请概括老代的性情特点,并加以剖析
【满分答案】
①老代淳厚,没有买卖人的精明,“我”问他饭钱,他不说详细数字,只说昨天有人给了60元;
②老代淳厚,“我”和他谈好饭钱60元,给他一张票子,他不要,“我”强行给了他。(答淳厚、淳厚、豪迈、大度,结合文本分析即可)
12
题型二:物象浸染剖析题
散文的物象不仅仅有其本身的详细意义,而且具有被授予的抽象意义。可以说,我们在文学作品中欣赏的物象,都是客不雅观物象和作者主不雅观思想情绪领悟而成的形象。散文物象浸染剖析紧张是就物象对文章内容主旨、艺术构思等方面所起的浸染的剖析。该题型又可分为紧张物象浸染的剖析和次要物象浸染的剖析两类。
常见设问
1.(2013•浙江卷) 文中多次写到“牛铃”有什么艺术效果?
2.(2011•北京卷)作者曾说:“雪”是《祁连山》的“文眼”,具有主要浸染。请通读全文,谈谈雪的主要浸染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题技巧
把握两类物象不同浸染
1.紧张物象浸染
①内容主旨方面:紧张物象是散文主旨之所在,剖析紧张物象的浸染便是阐明散文的神,一样平常来说写物要找志,写景要析情。
②艺术构思方面:紧张物象多为全文的线索起着把浩瀚材料贯穿在一起的浸染。
2.次要物象的浸染
①内容主旨方面:对内容的充足浸染,对主旨的深化升华浸染。
②对紧张物象方面:比拟,衬托,类比,虚实相生,使紧张物象更加光鲜突出。
③艺术构思方面:开头结尾的策划,详略主次的安排,行文线索的贯穿,过渡照料的勾连,伏笔悬念的设置。
【背示例】
(2011•北京卷)请通读全文,谈谈文中“雪”的主要浸染详细表现在哪些方面。
【满分答案】
“雪”是贯穿全文的线索。“雪”化水汇成了河流,哺育着河西走廊世世代代的子孙,“雪”授予祁连山以壮丽景不雅观,圣灵神韵,使人生出亲切之感;“雪”充当的是作者抒发思想感情和表达历史感悟的载体;“雪”作为生动光鲜的感性意象,使文章授予艺术传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