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一位才子虽然一贯忙于著书立说,还要不断地应对各种事务和应酬,但是他却总是可以抽出韶光进行阅读,而且每次都会存心地记录自己读书的感想熏染,更为后世读者奉献了很多佳作。
下面分享南宋林希逸的一首七律,深入浅出,却充满理趣,读完深受启示。

《答朋侪论学》

南宋 • 林希逸

逐字笺来学转难,逢人个个说曾颜。

南宋林希逸的一首七律深入浅出却充满理趣读完令人深受启发

那知剥落皮毛处,不在流传口耳间。

禅要自参求印可,仙须亲炼待丹还。

卖花担上看桃李,此语吾今忆鹤山。

林希逸是著名的南宋理学家,他学识渊博、儒释道兼修,其作品传播广泛,更在域外产生过重大影响。
作者常常以朴实无华的措辞,阐释深刻的道理,令人讴歌的同时也收成匪浅。

墨客在空隙时常常翻阅古人的精良作品,尤其喜好唐宋大文豪的名篇。
有一次他有时读到古人的诗句,颇有感悟,于是就即兴题写了这首七律,也顺便回答了朋侪的提问。

墨客常常在夜深人静时独守一盏寒灯,当他感到怠倦时,只要细嗅书喷鼻香,就急速感到精神抖擞。
首联就抒写了作者对求学的意见,“逐字笺来学转难,逢人个个说曾颜。
”墨客逐字逐句地负责读完朋侪寄来的信件,非常赞许对方提出的不雅观点。

古代先贤的作品蕴含丰富,要想将其化作自己的知识,确实并非一朝一夕之事。
“曾颜”,是指孔子的两位弟子曾参和颜回,他们都以德行著称,又客气好学、见识深远。
很多人只要谈起做学问、写文章,一定首先提到他们,彷佛他们的思想完美无瑕。

可是墨客却有自己独到的意见,“那知剥落皮毛处,不在流传口耳间。
”作者认为很多后世读者常常会断章取义,却随意马虎忽略那些关键的要素。
而此后还会以讹传讹,更加令人曲解先贤作品中的原意。

比如古代印刷术不如当代发达,无法复印和传真,常常会涌现个别字句的缺点和遗失落,却让后世读者难以预测。

作者在此利用了形象的比喻,他将那些被人遗漏、或者视而不见的不雅观点,比作剥落的皮毛,从而无法口耳相传。
言下之意,人们该当只管即便地阅读原作,而不要一味地相信经由摘抄和口述的作品,不然就可能发生不必要的缺点。

颈联颇有理趣,“禅要自参求印可,仙须亲炼待丹还。
”作者将求学比作参禅,修炼者必须首先得到佛家的印证和认可,然后还要在实践中感悟;求仙之人也须要亲自体验如何炼丹,才能逐步地羽化仙游。

墨客认为,只有经由“自参、亲炼”的过程,方可深刻地舆解禅理之深奥、以及瑶池之美妙。
求学也是如此,就像唐代大文豪韩愈所言,行成于思,毁于随。
如果只是浅尝辄止,或者望文生义,都不可能得到成功。

北宋墨客欧阳修曾在其《六一诗话》中记录了别人的两句诗:卖花担上看桃李,拍酒楼头听管弦。
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大家在肩挑的担子上不雅观看鲜花,在繁盛热闹繁荣的酒楼上欣赏音乐,根本想象不到桃李绽放的盛况,也不可能体会到丝竹管弦的精妙。

林希逸在结尾不加修正地引用了第一句,然后又说自己读到这一句之后,就想起另一位著名的理学家魏了翁(号鹤山),他曾提出“虚无乃道之害也”,乃至疑惑人们对朱熹作品注释的精确性。
墨客希望借用魏了翁的不雅观点,让人们懂得道听途书的危害。

全文措辞朴实,却饱含哲理,尤其是末了两句更是弦外之音,读完令人深受启示。
作者通过“卖花担”的故事,讽刺一些人见识浅薄,常常避重就轻,无法体会文章或作品的妙趣。
这首七律不愧为南宋的佳作,值得人们讴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