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岁时,青春年华,情窦初开。便有了司马相如《凤求凰》“有一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24岁时,愤世嫉俗,清高无比,看待社会如李白的呼啸“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愉快颜。”
32岁时,步入社会几年后,回忆曾经的美好也颇为无奈,发出来崔户般感慨“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东风。”
40岁时,开始逐渐接管人生的各类打击,抚慰自己便道:“不快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
50岁时,经由中年危急的折磨,颇有感悟,借用东坡师长西席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缓步。一蓑烟雨任平生。回顾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抚慰自己。”
60岁时,或许经由一场场人生离去,无奈般独自效仿杜工部举杯酌酒《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羽觞。”
70岁时,逐渐理解人生悲苦,仿佛悟了,醒了。感叹“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难道是大彻大悟?
80岁时,此时心如止水,统统都可收受接管,这生平,经由繁华与孤独,拥有富贵与悲惨,都不过是过眼云烟,随着滚滚大江而去,欣然道“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