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苏轼与苏辙相约,他年功成名就,早早退隐,同为闲居之乐。后来,二人各自出仕当官,十余年来聚少离多,天各一方。
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的中秋节,苏轼在密州因思念苏辙,写下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传世名句。可见,他十分期盼能与兄弟苏辙一同赏月。
次年的中秋节,苏轼、苏辙在徐州团圆赏月时,又写了一首《阳关曲·中秋作》。这首诗写得颇有些伤感,丝毫不见兄弟团圆的喜悦之情。
《阳关曲》本来是唐末非常著名的送别曲目,苏轼的这一首诗是写在中秋团圆夜,同时也是一首“送别诗”,这就难怪它引人伤感了。
一、《阳关曲·中秋作》赏析《阳关曲·中秋作》——北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口语翻译:
夜晚,天空中云气尽收,清冷的寒气正在四处流溢。一轮明月像玉盘一样,在银河之中无声地迁徙改变着。今生此夜很好,可惜不能一贯这样好。待到明年,我们又要在哪里去看玉轮呢?
《阳关曲》是唐代的一首非常盛行的歌曲,它是根据王维的《渭城曲·送元二使安西》,而谱曲打造的音乐作品。
苏轼的这首《阳关曲·中秋作》,本来是一首诗。宋代的墨客杨万里认为它是一首比较精良的七言绝句,并且“四句皆好。意思便是,这首诗的每一句都写得很有味道。
诗的第一句“暮云收尽溢清寒”,开始就起得非常独特。同时,我们看题目就可以知道,这是一首中秋诗,苏轼兄弟二人当时在徐州。
南方中秋的夜晚,尚余一丝暑热。此时,天空中的云雾散尽,明月露出了它的身影,同时散发出清冷的光芒,地上的人该当感想熏染到清凉气爽才是。
可是,苏轼在诗的开头仿佛是在嫌弃,那云气尽收之后,玉轮清寒的光辉在四处流溢。寒冷的觉得,总是模糊带着一些忧伤。
然后苏轼又说,银河当中的明月,像一只玉盘在悄无声息地迁徙改变着。那么,他为什么要强调明月“无声”呢?
苏轼在《水调歌头·徐州中秋》中写到:“离去一何久,七度过中秋。……今夜清樽对客,明夜孤帆水驿,依旧照离忧。”
意思便是说,他们兄弟二人已经七年没有见过面了。好不容易一起过个中秋节,无奈越日又要分别。当时苏轼即将奉命赶到南京,担当新职。以是团圆夜,同时也就成了分别的前夕。
面对此情此景,兄弟二人由于遗憾而相顾无言,已经难过得说不出话来了。于是,苏轼在此处利用“移情”的手腕,让天空中多情的明月,也说不出话来。
而诗的第三句,“此生此夜不长好”,也写得极好。此句好就好在作者正话反说,用“不好”来写突出团圆本身的美好,又用团圆的美好,反衬出人生“不能长好”的巨大遗憾。
末了一句“明月明年何处看”,就把整首诗的中央思想点明了。那么,这种巨大的遗憾到底在哪里呢?
中秋的月光,为什么是“清寒”的?银河上的明月,为什么“无声”?此生此夜为什么不能“长好”?这统统都是由于:我们兄弟二人,不知明年又要在哪里,度过中秋节。
二、苏轼与苏辙的兄弟情苏轼、苏辙二人,是北宋期间一对兄弟文学家。他们兄弟二人和父亲苏洵同时位列“唐宋八大家”。二人的散文也都写得非常好,诗词也相称出色。
苏氏兄弟出身四川眉山的一个地主家庭,他们的家族在眉山一带枝叶弘大。不过,他们父子三人可能“亲戚缘薄”,因此出川往后险些就没有回去过了。
苏氏兄弟二人只是在父亲苏洵去世的时候,扶灵回过一次家乡,从此往后再也没有回过四川了。可想而知,苏轼该当是没有多少亲朋的。
离开家乡往后,苏轼凭借着自己文学上的才华,在身边聚起了一大帮文友,但是他真正的至交却并不多。
“乌台诗案”之后,苏轼被贬去了黄州,曾经持续几个月都寄居在一间寺庙里,不敢见人。而他过去的那些朋友,也不怎么与他走动了。
在落难的时候,只有兄弟苏辙肯与他同苦共甘。而且苏辙曾经还想上书天子,想要用自己的官职,替苏轼赎罪。终极,兄弟二人一起被贬。
苏轼一贯非常关心苏辙,这除了是由于血缘的关系以外,也是由于苏辙性情沉稳,在生活中能够警策自己,帮助自己。
苏辙曾说:“辙少而无师,子瞻既冠而学成,先君命辙师焉。”意思是说,他小时候没正式拜过师,他父亲一开始就让他把兄弟苏轼当成老师来学习,以是苏辙始终很尊重和崇拜苏轼。
苏轼这个人有两个“臭毛病:其一是“直肚直肠”,易得罪人;其二是“好为人师”。当初苏轼在凤翔当官的时候,由于脾气太直,得罪了陈季常之父陈希亮,末了就被“穿小鞋”了。
由于苏轼故意在不参加官府的聚会,结果被罚了款。他和陈希亮反面,苏辙就悄悄把陈希亮编进寓言故事,大加讽刺。而苏轼这个大文豪,就只会上级“硬刚”。
其余,同样是凤翔任上的时候。苏轼的同寅张璪离任的时候,苏轼前去送行,结果作了《稼说》一文。在文章中,他一壁炫耀自己的过往的成绩,一壁教张璪做人。
结果,张璪后来跑到了知谏院,当了大官,在“乌台诗案”爆发的时候,拼了命地要置苏轼于去世地。以是苏轼虽然才华过人,但是性情却大大咧咧,得罪了人还不知道。
只有兄弟苏辙,绝对不会对他的才华和口没遮挡心生不满。只有兄弟在身边的时候,才能一贯提醒他小心做人。可惜由于命运的安排,他们兄弟二人后来一贯被分开。
绍圣四年(公元1097年),苏轼又由于管不住自己的嘴巴,“讥斥称朝”,结果被天子贬到了琼州,而当时的苏辙也被贬到雷州。两兄弟中间隔着一条海,相望不能相见。
这事本来该当很伤感的,可是生性诙谐的苏轼,又反其道而行之,还写诗说,“他年谁作舆舆志,海南万里真吾乡”。感谢皇恩浩荡,见不着不打紧,最最少兄弟俩还可以隔海望一望。
结语网上有人制作“唐朝墨客的旅行舆图”的小视频。看过李白、白居易生平的旅行舆图,非常故意思。李白走的路线非常地狂放,白居易活动范围则相称广泛,彷佛大家生平都在流落。
苏轼活动的范围,比如本年夜多数的网友都还大,但是却不及前述二人。特殊是他人生的中期,彷佛一贯在北宋的某几个生要区域里面,回环往来来往。
有一些网友说,这是由于他生平中曾九次被贬。以是他不是在被贬,便是在被贬的途中,完备不得自由。这种情形下的他,也是难免会感到孤独的。
这也就难怪,他为何会在《阳关曲·中秋作》中发出:“此生此夜不长好,明年明月何处看”的无尽感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