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自古至今最精彩的10首与三国有关的诗都是哪些?按照精彩程度如何排名?本文即将揭晓答案,分享和解读经典的“三国之诗”和朋友们一起欣赏。

第10首 唐朝李白的《咏赤壁

二龙争战决雌雄,

赤壁楼船扫地空。

烈火张天照云海,

史上水平最高的10首三国诗排行榜杜牧的赤壁仅能排第3

周瑜于此破曹公。

这首诗写的是三国期间三大战役之一的赤壁之战,李白以近乎平铺直述的手腕写出赤壁之战的激烈,暗寓这场战役对历史走势的主要性。

第9名 唐朝杜甫的《八阵图》

功盖三分国,

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

遗恨失落吞吴。

这首诗写于杜甫初到夔州时,写的是夷陵之战刘备惨败,蜀军抱头鼠窜,靠诸葛亮的八阵图救了刘备一命。
据传八阵图聚细石成堆,高五尺,六十围,纵横棋布,排列为六十四堆,岁月沧桑,周围事物俱变,唯八阵图的石堆坚固如初,几百年来岿然不动。

这首诗歌颂诸葛亮的丰功伟业,对他联吴抗曹大业的无奈失落败表达出深深的惋惜之情。

第8名 清朝赵翼的《赤壁》

依然形胜扼荆襄,赤壁山前故垒长。

乌鹊南飞无魏地,大江东去有周郎。

千秋人物三分国,一片山河百沙场。

今日经由已陈迹,月明渔父唱沧浪。

这首诗写的三国历史事宜是“赤壁之战”,是一首吊古伤今、抒怀遣兴诗作。

此诗化引了曹操的“乌鹊南飞”和苏轼的“大江东去”等诗词名句,从历史与现实的差异,韶光与空间的对照来表现今昔之感,抒发“弃官归乡、淡泊名利”的归隐志向。

第7名 三国曹植的《七步诗》

煮豆燃豆萁,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这首诗是三国人写三国事,表示的历史事宜是曹丕、曹植兄弟残杀。
这首诗有很几个版本,这个版本是个中比较盛行的一个。

这首诗用同根而生的萁和豆来比喻同父的兄弟,用萁煎豆比喻同胞骨肉的曹丕对弟弟曹植的残害,表达曹植对曹丕的强烈不满,生动形象,满含血泪。

第6名 唐朝温庭筠的《过五丈原》

铁马云雕久绝尘,柳营高压汉营春。

天清杀气屯关右,夜半妖星照渭滨。

下国卧龙空寤主,中原逐鹿不由人。

象床锦帐无言语,从此谯周是老臣。

这首诗写的三国历史事宜是诸葛亮星坠五丈原。

此诗感情浓厚,非常精彩,表达出作者对诸葛亮赍志以殁的惋惜和竭智效忠的敬仰,对后主刘禅和谯周的屈膝降服佩服误国进行了辛辣的嘲讽。

全诗用笔深奥深厚隽永,风格辛辣遒劲,气势雄浑,含蕴深厚。

第5名 唐朝杜甫的《咏怀古迹》五首其五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落萧曹。

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这首诗用短短几句话,写出诸葛亮从茅庐出山到他命丧五丈原劳苦功高的生平。

杜甫对诸葛亮持崇拜、赞赏、同情的态度。
全诗议而不空,句句凝重,层层保举,一个聪慧的化身,一个军务繁忙、不辞劳苦,“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蜀丞相形象跃然纸上,形象生动,历历在目。

第4名 唐朝刘禹锡的《蜀先主庙》

天下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

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

悲惨蜀故妓,来舞魏宫前。

这首诗写的三国历史事宜是“扶不起的阿斗”。

这首诗赞赏了刘备的功业,慨叹蜀汉奇迹后继无人,刘禅无能而亡国。

全诗措词精警凝炼,对仗精辟工致,风格沉着超迈,比拟强烈,引人寻思。

第3名 唐朝杜牧的《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这首诗写的历史事宜也是“赤壁之战”,“赤壁之战”是怀古诗词中最常见的主题之一。

这首七绝很精彩,适可而止地利用了“以小见大”的艺术手腕,通过“锁二乔”之“小事”,寓意战役残酷和国家存亡之大事。
艺术手腕高超,格局高迥,发人深省。

第2名 唐朝杜甫的《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去世,长使英雄泪满襟。

这首诗写的是蜀丞相诸葛亮的生平,写于杜甫定居成都后游览武侯祠时。

杜甫借游览古迹,表达对诸葛亮雄才大略、辅佐两朝、效忠报国的称颂,满含对他出师未捷身先去世的惋惜。
全诗笔调雄浑悲壮,沉郁抑扬,是一首“情、景、论”完美领悟的佳作,具有震荡民气的艺术传染力。

第1名 唐朝刘禹锡的《西塞山怀古》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间几次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到处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这首诗写的历史事宜是吴国灭亡。

此诗前两联写历史事实,后两联写现实和作者自身,有史、有景、有情、有论,墨客奥妙地把“景、情、史、今”完美地领悟一体,交相照映,纵横开阖,寓意深刻,使得此诗成为当之无愧的“怀古诗压卷之作”。

最经典的10首“三国”之诗分享完了,每都城是饱含史、情、论的佳作,都值得细细品读和回味。
其余,从这些诗中,可知诸葛亮在墨客们心中的地位。

本文中的诗都是与三国事件有关的,曹操的名作《短歌行》、《不雅观沧海》虽然写于三国期间,水平也很高,但跟历史事宜关系不大,因此未包含在本文范围内。

本文只论诗,“三国”之词会有专文阐述,敬请关注。

朋友们,除了本文还有哪些精彩的“三国”之诗?最欣赏哪首“三国”之诗?欢迎分享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