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行几步后,只见两排西红柿秧中间的空隙处,放着一个“方盒子”,“嗡嗡声”正从里面发出来。

“你看,西红柿长得多好。
”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边昭镇五井子村落棚膜园区经理陈伟说。
这些大棚于2019年7月培植,共有18个温室,个中10棚草莓、8棚西红柿。
与传统温室不同的是,它里面多了一项“黑科技”。

闻声而去,在一颗西红柿秧前,只见一只个头足足有普通蜜蜂3倍大的超级“大黄蜂”正趴在上面。
“它叫通亮熊蜂,由吉林大学专家团队从200多公里外的长春送到了村落里。
”陈伟说,别看它个头大,但是很灵巧,专门给西红柿授粉。

比较普通蜜蜂,“大黄蜂”“续航能力”更强,每天上午十点到下午三点可一贯事情,授粉能力是普通蜜蜂的3倍。
“有了这种大黄蜂,授粉告别了以往人工‘对对碰’的办法,西红柿产量也更高,给庄家带来更多的效益。
”陈伟说,授粉能力增强后,以前每隔30厘米种一株西红柿,现在每隔10厘米就可以,果实还又大又厚。

嗡嗡嗡这只大年夜黄蜂有啥特殊本领

“我来这里打工,第一天进棚时,还被蜜蜂劈面撞了一下,当时害怕了好几天。
”五井子村落村落民谷成玉笑着说,现在每天都和“大黄蜂”共事,收入比种地高多了。

“大黄蜂”完整天天任务后,就回到蜂箱里安歇。
陈伟说,每个大棚还放置300多张粘蝇板用于除蝇,既为“大黄蜂”创造良好翱翔条件,也避免打除虫剂,确保绿色有机。

五井子村落于2019年整村落脱贫,现在不少脱贫户都在大棚内打工,年底还有分红。
棚内西红柿估量3月份全部采摘完,然后再种辣椒。

来源: 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