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第八章讲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上善若水:上,最的意思。上善即最善。这里老子以水的形象来解释"贤人"是道的表示者,由于贤人的言行有类于水,而水德是近于道的。处众人之所恶:即住所于众人所不 愿去的地方。几于道:几,靠近。即靠近于道。渊:沉静、深奥深厚。与,善仁:与,指与别人相交相接。善仁,指有教化之人。政,善治:为政长于管理国家,从而取得治绩。动,善时:行为动作长于把握有利的机遇。尤:怨咎、过失落、罪过。
首先我们来看上半句:“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上善若水”这四个字,纵然没有读过《道德经》,想必在许多书法作品中习认为常。那么为什么这四个字会被大家广为流传?
上善的意思便是最善,意思是说:“善”的最高境界是要像水一样。正如老子不才一句讲到的,“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水可以滋养众生万物,也可以安静地处于人们都不喜好的最低洼的地方。
这里,老子用水的状态形象的来表明老子心中“贤人”的“最善”状态。为什么这么说呢?由于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水除了是人类生活的中必不可少的物质资源外,在道家学说里,水有一个很大特点便是:至善至柔;水性绵绵密密,微则无声,巨则彭湃;与人无争却又容纳万物。水有滋养万物的德行,它使万物得到它的滋养,而不与万物发生抵牾、冲突,结合到我们现在的生活当中做人又何尝不是这个道理呢?
人的品质该当像水一样,干工作行云流水,静止如水。人的最高境界要像水一样,能屈能伸。表面沉着的水每每会流得更深些,那些有着厚重内涵的人,越是蕴藏着更大的聪慧。以是老子在后面说道“故几于道”,表明贤人的言行有类于水,水才是最靠近于“道”的。不与众人争一时之是非,做到至柔却能容天下的胸襟和气度。简而言之这个“道”便是无我利他的境界,把自己的位置放的很低,不为自己去争名利的这种品行就与“道”非常靠近了。
俗话又说到:“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结合上文讲的,人肯定是要有积极向上的精神和态度,而老子肯定的是“水往低处流”的品质。水自高处往下流淌,遇阻挡之物,耐心无限,若遇菱角磐石,即可把菱角磨园,亦可水滴石穿。同时也是水甘心自居下流,藏垢纳污而原谅统统的品质表现。表明是道的表示者,至高的品性像水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