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和朋友溜达到安州,在刘禹锡的撮合下,娶了已故老宰相许圉师孙女为妻,在许家一住便是十年,生了一儿一女。这十年间,李白有吃有喝,没事找朋友喝点小酒,啃许家这个老啃的挺痛快酣畅。
有一次,李白和朋友喝了一宿的酒;清晨,李白晕晕乎乎,晃晃荡悠的骑着马往家里走,欠妥心撞到当地都督衙门里长史的车上;赶车的以为碰着碰瓷的了,不仅大声训斥李白,还把李白绑回府衙。
在封建社会,平民百姓路上碰着官员的车马仪仗必须回避让路。李白冲撞长史的车辆属于犯罪,按律最轻也得打屁股板子;不过这个长史李京之和李白喝过酒,认识李白,叫家人把他放了,就没有深究李白冲撞官车的事。
李白回到家越想越不对劲,别看长史只是个副市级秘书长,那可是能跟领导说上话的人,万一哪天在领导面前说几句坏话,想让都督推举的操持就泡汤了。想到这里,李白连夜奋笔疾书给李长史写了一份深刻的反省;便是那篇著名的《上安州李长史籍》。
李白在反省书开头就先把自己轻轻的表扬一下“白,嵚崎历落可笑人也。虽然,颇尝览千载,不雅观百家,至于圣贤,相似厥众,则有若似于仲尼,纪信似于高祖,牢之似于无忌,宋玉似于屈原。”李白我长得高大清秀、品质卓异出群,是个可笑的人。又说:曾经波澜前世之书,看百家圣贤都有相似的地方。
接下来轻轻拍李长史的马屁该当让李长史有点不舒畅了。“而遥不雅观君侯,窃疑魏洽,便欲趋就,临然举鞭,迟疑之间,未及回避。”我远远的看长史您以为是魏洽。想打马近前细看看,一犹豫就没来得及回避。本来是想说没回避的情由,结果把都督比作魏洽了。
魏洽是南北朝期间北朝著名的文学家,以帮人家写祭文和墓志铭著称。把李长史比作魏洽,是不是说长史也便是写祭文和墓志铭的呗。估计李长史看到这里心里彷佛会有点不是滋味。
不过接下来都督可能会高兴点。“且理有疑误而成过,事有形似而类真,惟大雅含宏,方能恕之也。”这种误会只有品行高尚,只有大度原谅的胸襟和气量人才可能体谅。这句马屁拍的还可以。
不过,李白接下来又习气性树立自己的高大形象。“白少颇周慎,忝闻义方,入暗室而无欺,属昏行而不变。” 李白我从小干事就比较周密谨慎,遵纪遵法;在阴郁的屋子里也不会做欺骗人的事,阴暗的路上和光明的路上走都是一个样子。
李白把自己为什么饮酒给李长史阐明完了接下来对自己的评价切实其实是惊世之才。“昔徐邈缘醉而赏,魏王却以为贤;无盐因丑而获,齐君待之逾厚。白妄人也,安能比之?”
徐邈是曹魏期间的重臣,为政清廉、公道,深得曹魏三代二帝的信赖。只是徐邈生平喜好饮酒,由于违反禁酒令,差点被曹操斩了。到曹芳继位要升任徐邈做司空,徐邈武断辞让,对曹芳说:司空位列三公,非常主要,宁肯空着也不能让我这样一个老人坐。徐邈去世后,曹芳评价他“显贤表德,圣王所重;举善而教,仲尼所美。故司空徐邈服职前朝,历事四世,出统戎马,入赞庶政,忠清在公,忧国忘私,不营家当,身没之后,家无余财,朕甚嘉之。”
钟无盐是齐宣王期间齐国最丑的女人,四十还没有出嫁。《烈女传》记载:齐宣王正在和大臣们歌舞饮宴,钟无盐在王宫门前大喊“我要嫁给大王为妻。” 齐宣王出于好奇就让钟无盐觐见。钟无盐当着大臣的面像齐宣王陈述了齐国外有三大患,内有四忧如果再这样下去齐国就危险了;齐王如果娶了我别人就不会再说你沉迷女色啦。钟无盐的话冲动了齐宣王,于是就娶了钟无盐为王后。在钟无盐的帮忙下,齐宣王明法制、修德政,齐国迅速强大起来。
李白自比徐邈、钟无盐,明显的是想向李长史展示自己的治国才能,得到长史的推举。
后边,李白对李长史的吹捧就有点不靠谱了。“伏惟君侯明夺秋月,和均韶风,扫尘辞场,振发文雅。陆机作太康之杰士,未可比肩;曹植为建安之雄才,惟堪捧驾。天下豪俊,翕然趋风,白之不敏,窃慕馀论。”西晋文章冠世的大文豪陆机都没法和您比较;才高八斗的曹子建也只能是您驾前打杂的;天下的豪杰都对您如蚁附膻;象李白我这样的笨人,私底下都非常仰慕您的文章。
李白末了还写了三首诗,第二每天一亮就跑到李长史府上递上反省书和三首诗,做深刻的检讨。
李长史原来对李白就不怎么感冒,这一通胡吹乱侃,一样平常人都得给吓跑了,何况李长史这种在官场上驰骋官场多年的老油条。
李长史接到李白的反省书转头就交给了都督,还说了一大通李白的坏话。就这样,本来想向朝廷举荐李白的都督也就搁置。李白确当官梦因此泡汤了。
李白确当官梦是泡汤了,这篇《上安州李长史籍》反省书却作为著名的散文流传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