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的诗词,或婉约或豪放;或清丽或朴实;有的情真意切,有的充满理趣。
本日让我们先一起来吟咏个中四位墨客的诗歌,品味个中情味。
晚 春
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
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
惟解漫天作雪飞。
落花流水春去也。
暮春时节,人们多是慨叹光阴流逝,年光时间易逝,多是伤春哀叹。
年逾半百的韩愈,一天到城南外远足,看到晚春时节花草树木依然蕴藏的发达活气——
百花盛开,万紫千红,花木们仿佛知道春天将要拜别,以是特殊珍惜这末了的美好光阴,争芳斗艳,尽情伸展生命的本色。
连那些“无才思”的杨花榆荚,也都在纷纭飘落,如雪花般尽情飞舞。
花草树木用他们的办法,努力绽放生命的色彩。
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生命是有限的,人生的长河却是无止境的。
每一个人都该当珍惜人生的春天,乘时而进,抓紧机遇,去创造有代价的东西,尽显生命的本色。
江 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宋朝画家马远创作了一幅画《寒江独钓图》,画中有一叶扁舟,舟上有一位老翁俯身垂钓,船旁以淡墨寥寥数笔勾出水纹,四周都是空缺,令人以为江水浩渺,寒气逼人。
这幅画的素材取自柳宗元的《江雪》,诗歌四句首字相连,意为“千万孤独。”
于这“千万孤独”之中,临江寒钓的老翁在天地间傲然独守,何尝不是柳宗元自身的写照?
后来他被贬柳州,终于践行了自己“吏为民役”的民气抱负。
人生海海,潮起潮落。孤独,也是人之常态。
每个人都会有陷入孤独的时候。孤独并不可怕,它是一个人进行反思、自我沉淀、向内挖掘自己的最好机遇。
一个人,只有享受得了孤独,才能找回自己,成为自己。
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模糊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荡漾,惊起沙禽掠岸飞。
诗中的西湖并非杭州西湖,而是颍州西湖。
欧阳修对颍州是情有独钟:任职于斯,归隐于斯,终老于斯。
“西湖烟水如我家。”晚年,欧阳修隐居颍州,把西湖当作安家之所,泛舟其上,他说:
碧绿的湖水绵延不断,长堤上花草散出芳香。模糊传来的音乐歌唱,像是随着船儿在湖上飘荡。西湖风光好,驾轻舟划短桨多么逍遥。
无风的水面,光滑得好似琉璃一样,不以为船儿在提高,只见微微的细浪在船边荡漾。看,被船儿惊起的水鸟,正掠过湖岸在飞行。
庐陵欧阳修已然把颍州西湖当成了自己的家乡与心灵栖居地。
一个人,该当有两个故乡吧!
一个是自己现实中的故乡,一个是自己心灵的栖居地。
心灵的栖居地,便是一方让自己内心安宁,并从中得到滋养的地方。
愿你也有一处自己心灵的庇护所、栖居地。
九日和韩魏公
苏洵
晚岁登门最鄙人,
萧萧华发映金罍。
不堪丞相延东阁,
闲伴诸儒老曲台。
佳节久从愁里过,
壮心偶傍醉中来。
暮归冲雨寒无睡,
自把新诗百遍开。
韩魏公,韩琦也。北宋著名的政治家,为相十载、辅佐三朝。
十年前,苏洵四十八岁,自蜀入京。他手持推举信赴京谒见韩琦、欧阳修等名流重臣,受到他们的奖誉、荐举,但一贯未得到朝廷重用。
十年后的重阳佳节,苏洵应邀参加韩琦的家宴,席间韩琦赋《乙巳重阳》诗,苏洵当晚回来后便写下了这首诗。
韩琦的诗志满意得,而苏洵郁郁不得志,萧萧华发。以是越读韩琦新诗就加倍难以入睡。
诗歌表面是对韩琦的谢意,实则抒写了自己壮志难酬的深奥深厚哀怨与苦闷。
但是苏洵,终极打破了心灵的樊笼,找到了自己的人生重心:闭学苦修,以文章见世。
聪慧的人生,向来是取舍有道。如果在一个赛道走不通,我们不妨转变视角,重新方案自己的人生赛道。
人生的各个阶段,生活的重心各不相同。愿每一个人都能方案好自己的人生,选择好自己的人生赛道。
这四位大家,境遇不同,诗歌风格迥异,使诗歌的百花园万紫千红,同时也给人们以启迪与聪慧。
至于其余四位大家的诗歌,让我们留到下期再来一起读。
作者简介:小荷听雨,喜好阅读,感知笔墨温暖。心旭日光,前行写作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