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墨客,被誉为“古今隐逸墨客之宗”、“田园诗派之鼻祖”。

他是墨客、辞赋家、散文家。

他是陶渊明

欧阳修曾评价说:晋无文章,唯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隐逸安然自得其乐陶渊明8句经典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挂冠而去,给后世留下一段佳话;他寄情山水田园,隐居世外,留下一篇篇佳赋名作。

本日就让我们走近陶渊明,追随他的足迹感想熏染隐逸安然的生活吧!

01.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

——《形影神赠答诗》

诗句的意思是说,投身到宇宙的韶光年夜水中,没有喜悦也没有恐怖,让生命与韶光同在,让生命与宇宙同在,安然淡定,无我忘我。

这是哲学家、思想家追求的生命境界,也是中国古代文人学士渴求的天人合一境界。

这种超脱的生命不雅观,与佛家、道家人生哲学遥相呼应,散发着迷人的精神光芒。

0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饮酒其五》

这是心灵与自然的重逢,是生命与自然的握手,是佛家开悟的喜悦,是可遇而不可求的神来之句。

千百年之后,这种“悠然见南山”的人生体悟,在每个人的生命进程中,反反复复涌现,给人以无限的启迪。

短短十个字里,包含着如此丰富多彩的人生感悟,是货真价实的千古名句,被后人反复引用。

诗句措辞朴实,诗思浑然天成,无丝毫雕琢痕迹。

03.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饮酒其五》

名诗必有名句,名句造诣名诗。
两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得益彰,不可或缺。

在陶渊明《饮酒其五》中,竟然涌现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和“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两个千古名句,更是难得,足见这首诗的非凡。

采菊的时候,蓦然碰着南山。
这南山真的美极了,可到底美在何处?

你叫我说出来,我却说不出来。
这便是“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用措辞来表达繁芜的心灵感想熏染,每每显得捉襟见肘,苍白无力。

04.丈夫志四海,我愿不知老。

——《杂诗十二首其四》

这是一句言志诗。
表达的是人生虽老,壮志不已。

很显然,陶渊明的“志”与一样平常人的“志”不同,不在于荣华富贵、加官进爵,而在于寄情山水,追求精神自由。
陶渊明人生态度严明,代价取向高远,令人仰止。

05.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读山海经其十》

这是一句正能量满满的诗句。
精卫填海,刑天挥斧,均是《山海经》中的励志故事。

古人有“诗言志”的传统。
在这里,“猛志固常在”,既是对刑天倔强生命的讴歌,也是陶渊明自我心迹的暴露。
诗句充满豪情,与陶渊明以恬淡为特色的田园诗风格,迥然不同。

06.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杂诗其一》

这是一句著名的“惜时”诗。
意思是说:青春年华一去不复返,清晨光阴流逝难再现,要珍惜光阴呀,要好好努力呀,岁月不会等待你的!

一个“不”字,一个“难”字,均因此否定的语气,来强调惜时的主要。
诗中殷殷劝勉之情,读之让人动容。
这句诗也是古代浩瀚“惜时”名句之一,为后人反复引用,并以此自勉。

07.去世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挽歌其三》

死活是人生头等大事。
对生命的追求,对去世亡的恐怖,仍是人之常情。
不过,陶渊明却发出了“去世去何足道”的惊世之语,其超越死活的豁达心胸,令人钦佩。

如今,人们依然用这句话来吊唁去世者,疏导生者,足见此句的魅力。

08.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

——《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

看到天空中自由飞行的鸟,不雅观察水中快乐游动的鱼,为什么会产生惭愧生理?

这便是陶渊明,一个伟大墨客分歧凡响之处。
他看到了自由飞行的鸟和快乐游动的鱼,想到的却是自己的不自由,因此而惭愧。
作为高等生物的人,却一贯困扰于荣华富贵俗事而难得自由,连鸟和鱼都不如,岂不惭愧?

在这里,墨客对自由快乐的渴望之情,溢于言表。
在这里,一个真脾气、爱自然的读书人形象,跃然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