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身是菩提树

唐代:神秀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

唐诗中最意味深长的8首禅诗读懂了这些你就透彻了人生

好玩的国学:这是神秀大师的一首著名的禅诗。
神秀大师是禅宗北派的创始人。
这首诗光鲜地表示了禅宗北派的修行原则。
他把人的身心比作是菩提树和明镜台,人要体悟佛法,必须时候修行自己,让自己的心就像明镜一样显出光明。
同样,人生的进程就在于时候修炼自己,才能体悟到佛法的光明。
按照禅宗北派的原则,人生便是一个艰巨的时候修炼的过程,唯有时候修炼,才有可能参透天下悟得光明。

2.菩提本无树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好玩的国学:菩提原来就没有树, 通亮的镜子也并不是台。
本来便是虚无没有一物, 哪里会染上什么尘埃?我们可以看到,这是禅宗六祖慧能的禅诗,这首禅诗所表示的禅意,与神秀大师的完备相反。
六祖慧能认为,大家心中都有佛性,和什么菩提树和明镜台没有关系,由于统统诸相均非实有,本自虚无,哪里有什么尘埃?以是人生之路,只要发明本心,顿悟时大家都可以成佛。
慧能大师的顿悟和人皆可以成佛的理论,将佛教带上了一条全面复兴之路,成为禅宗,从而千年来生生不息。

3. 终南别业

唐代: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有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好玩的国学:王维被称为诗佛,不仅仅是说他的诗歌有禅意,而是说王维有一颗向佛的心和通透的人生聪慧。
最有名也最有哲理的是“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这句话一方面是写景,更有深意的是这句诗中蕴含的哲理。
人生有成功和失落败,有鲜花和泪水。
关键是我们用什么心态去看。
身处绝境也不要失落望,可能这正是希望开始的地方。
正如陆游的“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落”一样,在绝望中蕴含着希望。

4. 山中问答

唐代:李白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好玩的国学:有人迷惑不解地问我,为何幽居碧山?我只笑而不答,心里却一片轻松坦然。
桃花飘落溪水,随之远远流去。
此处别有天地,真如瑶池一样平常。
李白崇尚玄门,诗歌羽士,他神往那种深山中的隐居生活。
不过,李白同样崇山佛教。
这首诗就表示了他的佛教的思想。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一句,绝对宁静幽远,给人以林下之想。

5.题鹤林寺僧舍

唐代:李涉

终日昏昏醉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

因过竹院逢僧话,偷得浮生半日闲。

好玩的国学:永劫光来一贯处于混沌醉梦之中,无端地耗费着人生这点有限的光阴。
有一天,忽然创造春天即将过去了,于是便强打精神登上南山去欣赏春色。
在游览寺院的时候,无意中与一位高僧闲聊了良久,难得在这骚动的世事中暂且得到少焉的清闲。
人在内心不静的时候,连出去走走都很勉强,但在深山竹院和僧人交谈过后,觉得心灵宁静,一下子轻松起来。
人生总是如此,繁忙繁忙,生命在浑浑噩噩中过去,何不放下身心,放过自己,追求那轻松自由的宁静呢?

6.一住寒山

寒山

一住寒山万事休,更天真念挂心头。

闲于石壁题诗句,任运还同不系舟。

好玩的国学:这是寒山大师的一首禅诗,读来让人如醍醐灌顶。
第一句实在是虚写,不是说住在寒山,而是说自己的心性执着于自性的时候,万事万物都可以勾留下来,进入自性的境界。
第二句说的是放下的问题。
人生即烦恼,就要学会方向,一旦放下,什么功名利禄滚滚尘凡都不复存在了。
末了一句说的是人生的大聪慧。
人有希望就有痛楚,希望便是我们人生的缰绳,而我们如果能像一只没有缆绳的小舟,随风飘荡自由清闲,只是随缘清闲的生活,这便是人生的大清闲。

7. 上堂开示颂

唐代:黄蘖禅师

尘劳迥脱事非常,紧把绳头做一场。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喷鼻香。

好玩的国学:摆脱尘劳事不屈常,须下力气大干一场。
不经由彻骨寒冷,哪有梅花扑鼻芳香。
人生漫漫名缰利锁,真的要能摆脱滚滚尘凡,确实不是很随意马虎的事情,但人生涯着,总有比名利希望更为主要的事情,那便是明心见性修禅见佛回归清净本性。
以是,人生就像是那梅花一样,不经由寒冷的磨练,哪有俏丽的暗香?这不仅是说梅花,更是说佛法,说人生!
面对困难,我们就要像那凌寒傲霜的梅花,战胜困难,战胜希望,活出自己的精彩!

8. 赠质上人

唐代:杜荀鹤

枿坐云游出世尘,兼无瓶钵可随身。

逢人不说人间事,便是人间无事人。

好玩的国学:质上人有时打坐,静如枯木;有时出游,飘若浮云,心无所系,随性而行,超世脱俗。
其他僧人云游,还带着盛水的瓶子和用饭的钵,而他出门连这两件东西都不带,一身之外无所有,赤条条来去无顾虑。
碰着人也不会去聊人间间的琐事,仿佛他是一个置身于世间之外的人一样。
从禅的意义上说,我们该当抛却世事了无顾虑,而从世俗意义上来说,这也是人生的大聪慧。
不说不说,一说就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