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真拍浮的猫,一个喜好诗词的读书人。记得关注我,和我一起欣赏那些妙趣横生的诗词谜语,诗词中有秘密,机警博学的人们才能参透玄机。
第1首:能使妖魔胆尽催,身如束帛气如雷。一声震得人放恐,回顾相看已化灰。
看过《红楼梦》的朋友,该当对这首诗有印象。这是书中的贾元春所作的字谜诗,诗的答案是炮竹。相传古代为了赶跑年兽,才有了放炮竹的习俗,这便是诗中的“能使妖魔胆尽催”。
而放炮竹时候,很响亮的一声,如果是女孩子,一定会把耳朵捂住,这便是“一声震得人放恐”。至于炮竹燃烧后,就变成飞灰,相信大家都有很多体验。
这是一个比较大略的谜语诗,先给大家开开胃。当然,如果联系到红楼梦中贾元春的命运,实在这个谜语诗还是另有玄机的。贾元春是贵妃,看上去荣华富贵,震天响动,但是就像炮竹一样,富贵是没法持续的,“回顾相看已化灰”,该是何等的悲哀呢。
第2首,《风》:解落三秋叶,能开仲春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墨客李峤。如果遮住诗的题目,那么这首咏物诗就可以算作谜语诗。四句话正好将风的浸染和状态描写得淋漓尽致,让人知道,呀,这便是风啊。
第3首,《画》: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墨客王维。这首诗该当说大名鼎鼎,小朋友都会背诵的。同样隐蔽了诗的名字,就成为了一首有趣的谜语诗。画里面的水没有声音,鸟也不会怕人,非常有味道的。
第4首:身是天下客,喜上人间盾。淑女自多情,绵绵无绝期。
我们读着这首诗,很随意马虎就会创造这首诗说的答案是“蚕”。很多人都听过一句话,“蚕为天下虫”,这是从汉字字形上来说的,称为“拆字格”。而诗的后两句,“淑女自多情,绵绵无绝期”,又暗藏了李商隐的名句“春蚕到去世丝方尽”,自然便是说的蚕吐丝的行为了。
第5个:生者长已矣,打一针言。
杜甫《石壕吏》:“存者且偷生,去世者长已矣。”上面这句诗故意弄混了“生”和“去世”,以是针言便是“出生入去世”。是不是很奥妙呢?
第6个:独来买花处,打一针言。
白居易《买花》:“有一田舍翁,偶来买花处。”而谜面故意把“偶”字变成了“独”,以是答案是“不足为奇”。
第7个:涕问客从何处来,打一针言。
贺知章《还乡偶书》:“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而谜面是“涕问客从何处来”,以是答案是“转悲为喜”。
第8个:病树前头万花春,打一针言。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以是答案是“移花接木”。
第9个:当流赤足踏涧水,打一针言。
韩愈《山石》:“当流赤足踏涧石,水声激激风吹衣。”以是答案是“底细毕露”。
第10个:一弯月牙,打一句诗。
答案是“此曲只应天上有”。波折波折,弯和曲意思相同,而曲又有曲子的意思。天上的“弯”,便是“此曲只应天上有”。
第11个:一夕骄阳转作霖,打一句宋词。
一夕骄阳转作霖,出自宋代墨客曾几的《苏秀道中》:“一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而答案则是李清照的《声声慢》中的句子:“到薄暮点点滴滴。”可以说,相称奥妙了。
在娱乐化的大背景下,我每天写传统文化类的文章很不随意马虎,希望大家多多关注我,多多分享我的文章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