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二十岁就跟随将军把兵当,赤胆忠心日分夜夜保国防。黑夜里大雪迷漫经由边塞,清晨里冒着寒风渡过冰上。大猎雕野性未改难以出放,烈马还没调驯好横冲直撞。小小儒生哪里位得来评论辩论,请看战士腰挎宝剑斗志昂。
张祜(hù)(约785年—849年?), 字承吉,唐代清河(今邢台市清河县)人,墨客。家世显赫,被人称作张公子,有“海内绅士”之誉。从前曾寓居苏州。长庆中,令狐楚表荐之,不报。辟诸侯府,为元稹排挤,遂至淮南寓居,爱丹阳曲阿地,隐居以终。开头“二十逐骠姚,分兵远戍辽”两句,用二十岁阔别父母随武将守边的事实,暗示了青年战士的远大脚怀
“雕”和”马”两种事物,陪衬出战役的频繁和应战之急,这些都是对腰横宝剑的守边战士英雄古迹的详细的描写。
最末一句,扫尾有力,有余音绕梁三日之感。不容置疑,这是作者主旨所在,他径直抒发感情,匠心独运地揭示出为国事“看取剑横腰”的大义。
从张祜此类边塞乐府诗中,感想熏染到隐蔽在诗歌文本之后,一个对边疆场合排场极度关怀,满腔热心的爱国者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