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中旬过,酷热惹心烦。

何方可解暑气?赵导荐临安:

到处青山绿水,遍野清溪飞瀑,任尔恣流连。

山头咫尺却无凭未登顶究竟意难平

风景佳绝处,还数太湖源。

携程网,推斯线,岂虚言?

遂乘假日,携侣共赴浙西峦。

入目滢潭翠木,侵体清凉刺骨,山雀啭林间。

若可长居此,闲适赛神仙。

解释:1. 字的平仄韵采取今韵(或称新韵),即以新华字典的汉语拼音为准(第一、第二音调为平韵,第三、第四音调为仄韵)。
该词牌的词谱平仄韵哀求参照了王力老师所著的《诗词格律》、谢桃坊老师所著的《唐宋词谱粹编》、于海洲于雪梨老师的《诗词曲赋知识十五讲》、申忠信老师的《诗词格律三十三讲》等书,以下同。

2. 上阕第四句的“赵导”,指的是南通携程旅行社的赵姓导游。

唐多令·柘林瀑纪游之一

八月夏秋交,奈何暑未消。

近知无,凉气翛翛。

闻道浙西峡谷荫,心憧憬,走一遭。

不畏旅途劳,亲来柘瀑瞧。

玉珠飞,似雪飘飘。

溜达石阶临水雾,阴凉意,透身浇。

解释:1.上阙第一句的“夏秋交”,意思是“夏天与秋日交替之际”。
也便是立秋前后。

2.上阙第五句的“荫”,意思是“少阳光照射,阴凉而湿润”,宜于解暑。

3.下阙第三句的“玉珠”,指的是“(柘林瀑)瀑布飞溅而下的水珠”,了望似晶莹夺目的白玉珠。

七律·柘林瀑纪游之二

浙西峡谷碧溪流,更有白云顶上悠。

山涧密林生冷意,柘林飞瀑溢清幽。

游人但爱阴凉觅,鸟雀偏寻茂盛啾。

日暮声声催速返,恨难于此久长留。

解释:1.第六句的意思是“鸟雀偏偏心好探求树林茂盛的地方去欢叫、觅食”。
“啾”的意思是“鸟雀的眇小的叫声”。

2.第七、八句的意思是“天色晚了,导游不断的敦促游客赶紧从景点撤离,返回到旅游车上去,因而我自己也不得不离开,对此感到非常遗憾,由于自己也难以在这个如此美好的地方长久逗留,连续乐不思蜀了”。

虞美人·老碓溪漂流记之一

炎酷暑季何时了?叵奈无人晓。

寻思何处有清凉,闻道浙西峡谷是天国。

初临峡谷心何冀?老碓溪嬉戏。

漂流溪上尽情游,一起阴凉无比似清秋!

解释:“老碓溪”,浙西大峡谷的景点之一,适宜于皮筏艇漂流活动。
当然也是消暑纳凉的利益所。

七绝--老碓溪漂流记之二

老碓溪中顺水游,从流飘荡任皮舟。

儿童水仗身湿透,未到终端打未休。

解释: 1. 第二句的“皮舟”,指的是“漂流活动用的皮筏子”。

2. 第三句的“水仗”,指的是“玩用水枪打水仗的游戏”。

3. 第四句的“终端”,指的是“皮筏艇漂流活动的终点站”。

蝶恋花·太湖源纪游

酷暑炎炎何处好?多有传言,去浙西边找。

天目山中云浩淼,太湖源在深山坳。

黄导边行边先容,沪浙斯时,中产纷纭到。

三五成群林壑绕,纳凉消暑从飞鸟。

解释:1.下阙第一句的“黄导”,指的是“旅行团的导游黄女士”。

2.下阕第三句的“中产”,意思是“有钱有闲的中产阶层”。
据导游先容,每到七、八月份,附近的上海、浙江杭州、宁波、绍兴、江苏南京、苏州、无锡等各大城市的有钱有闲人士,大多会三五成群地结队来到太湖源景区内的山里人家,租房小住个十天半月,或徜徉山水,或打牌嬉戏,或不雅观赏云雾飞鸟,或林间缓步溜达,只为能够轻松清闲地呼吸太湖源山林里面的新鲜空气。

小重山·太湖源高处随感

天目山中缓步行,闲不雅观千仞壁,涧溪清。

沿途偶有遇鹡鸰,人方至,飞掠立山亭。

一起履欢轻,至湖源末路,怅休停。

山头咫尺却无凭,未登顶,究竟意难平。

解释:1. 下阕第一句的“履”,意思是“脚步”。

2. 下阕第二句的“湖源”,是“太湖源”的缩写,为格律字数限定,只能这样了,看得懂就好。

3. 下阕第四句的“无凭”,是“没有凭借”,也便是“没有道路可循(太湖源头附近的平地间隔山顶大概还有不到一百米,但是该处周边既没有得当的道路上去到山顶,周边的树木也被铁丝网圈起,以是游人只能到此为止,无法登上山顶最高处)”的意思。
本句的意思是“山头近在咫尺却无路可以走(上去,直到山顶,以求体验“一览众山小”的觉得)”。

4. 下阙末了两句的意思是“对付这次没有能够登上太湖源的山顶,没有能够因此而登高望远,心里感到很遗憾,痛惜若失落,久久难以沉着”。

一剪梅·石径山上琴湖飞瀑纪游

初到琴湖诧淡然:左不新鲜,右亦一样平常。

停停走走意阑珊,山谷清溪,山岙幽潭。

行至七分乍非凡,视野无边,风景斑斓:

一方碧玉嵌苍茫,头枕青山,足抵林园。

解释:1.下阕第一句的意思是“走到全程的百分之七十旁边,容身不雅观看,风景顿然不同凡响”。

2.下阙第四句的是“碧玉”指的是琴湖,其水绿如蓝,其形状近似方形;“苍茫”,意思是“苍茫大地”,也便是“广袤的野外”的意思。

行喷鼻香子·青山湖即景

云淡风轻,万顷波平,

目之及,水碧山青。

车驰桥隧,舟泛沧溟,

见劲风吹,遣云散,转晴和。

不慕神仙,遑论浮名,

望烟波,气定神宁。

寻幽访胜,慕古贤明,

闲矗湖滨,赏山色,眺飞鹰。

解释:“青山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东郊,湖光山色,风景秀美。
即便是坐在旅行车上偶尔途经,目之所及,也会让人有“惊鸿一瞥”之感。

忆江南·途经青山湖有所见感怀

江浙沪,最美在临安。

偶打青山湖畔过,即惊幻景眼中翩,

瑶池现身前:

烟波上,楼榭水云间。

翠岵团团烟雨矗,白云朵朵远山衔,

目断水接天。

注:1.上阙第三句的“青山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东郊,风景秀美。

2.下阙第三句的“岵”,意思是“草木多而繁茂的山”。

3.末了一句的“目断”,意思是“一眼望不到尽头的地方”,也便是“远处”的意思。

作者简介

邱训华,自幼喜好古诗词。
大学期间在邓志溢同学的倡议下,考试测验写了第一首《吟雪》即景诗歌。
毕业事情四年后的大半年韶光里写了近一百首旧体诗歌,其后中断。
至2017年国庆节期间大学同学聚会开始,又触动了我的旧体诗词写作激情亲切,于是又重新开始连续写下去了。
至今已在《中国好诗词》、《千古诗词聚贤庄》等文学网站揭橥诗词近一百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