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笔重彩画法是一种造型工致细致,色彩冶艳而略带装饰性的画法,多绘于绢上,分起稿、勾线、分染底色、着色、罩色、提色六个步骤;

写意画法因此笔书意、大笔泼墨,用豪放而简洁的笔墨,生动的表现出人物的神韵和意境。

红叶女《题红图》

中唐墨客顾况在洛阳时,空隙时与三诗友在上阳宫宫廷苑囿内嬉戏。
看到流水从宫墙内飘来一片大梧桐树叶,上面写有一首诗:“一入深宫里,年年不见春。
聊题一片叶,寄与有情人。

顾况第二天走到流水的上游,也题了一首诗在叶上,让它顺着水流入宫墙内。
诗曰:“花落深宫莺亦悲,上阳宫女断肠时。
帝城不禁东流水,叶上题诗欲寄谁。

古典人物画中的诗词意境

过了十多天,有人到苑中踏春,又在红叶上得到一首诗,拿来给顾况看。
红叶上写着:“一叶题诗出禁城,谁人酬和独含情。
自嗟不及波中叶,荡漾乘春取次行。
”宫女用题诗红叶,抛于宫中流水寄怀幽情。

红叶题情传御沟,当时叮嘱向西流。

无端东下人间去,却使君王不信愁。

郑板桥《板桥问竹图》

板桥爱竹,善于画竹,留下了百首咏竹诗。
郑板桥辞官归里后,便在家乡兴化县城南建造一座小园,茅屋三间,屋前舍后全栽青竹,终年一片碧绿,窗外放几盆幽兰,名之“拥绿园”。

他在《扬州竹枝词序》中写道:“余少时读书真州之毛家桥,日在竹中闲步,潮来潮去,水浅沙明,绿荫澄鲜可爱,小鱼戏游于竹根短草之间。
但未赋一诗,甚感遗憾。
后补之:风情日午千林竹,野水穿林入林腹。
日影天光暂一开,青枝碧叶还遮覆。

在《竹》中云:“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游于疏枝密叶之间。
胸中勃勃,遂有画意。
实在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
” 板桥从生活中得到灵感,因而他的竹诗竹画通竹之灵秀,又有竹之雄浑;既有形状美,又有内在美,真趣无限,劲节可风,洒脱不俗。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是情。

陶渊明《东篱采菊图》

陶渊明生平喜好花草,最爱还是菊花,而菊花也折射出了他的人格素养。
晚秋时节,斜阳下,矮篱畔,一从黄菊傲然开放,不畏严霜,不辞寂寞,无论出入进退,都显示出名贵的品质。
菊花恬淡疏散气质,与墨客经历了苦闷彷徨之后而得到的精神上的安详宁静相契合。

自周敦颐《爱莲说》里“晋陶渊明独爱菊”以来,菊成了陶渊明隐逸品质的一种独特表征。
不以娇艳的姿色取媚于时,而因此素雅刚毅的品性见美于人,陶渊明爱菊、咏菊,寄托着高洁的情致,菊花险些成了陶渊明的化身。

他的《饮酒》其七:“秋菊有佳色,邑露掇其英。
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
一觞虽独进,背尽壶自倾。
日人群动息,归鸟趣林鸣。
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早晚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王维《幽篁操琴图》

在唐朝墨客之中,王维是诗、书、画、音律俱佳的大墨客,苏东坡曾评价王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不雅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他信奉佛教,思想超脱,加之仕途坎坷,四十岁往后就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

他好寂静、喜独居,曾自作诗“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退居山林的王维,过着悠然自得的生活:迎着松林吹来的清风,解开衣带洞开肚量胸襟;在山间明月的照映下,独自一人弹琴长啸,以抒肚量胸襟。

《旧唐书·王维传》中写道王维晚年隐居蓝田辋川一带,“浮舟往来,弹琴赋诗,啸咏终日”。
整日诗词歌赋、琴棋字画,回物化然,静不雅观宇宙万物,在动中的寻极静,在静中的寻极动,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动静相一,达到最高的心灵境界。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钟馗《钟馗打鬼图》

钟馗是中国民间俗神崇奉中最为人熟习的角色,贴于门户是镇鬼克邪的门神,悬在中堂是禳灾祛魅的灵符,涌现于傩仪中是统鬼斩妖的猛将,并由此派生出形形色色的钟馗打鬼戏、钟馗打鬼图。

钟馗浓眉大眼,髯毛满面,豹眼圆瞪,显得狞厉恶狠,凶神恶煞,却能驱魔辟邪。
从古至今,他的形象气概,令人敬仰安心,却令妖妖怪魅胆寒心惊。
钟馗为驱邪平鬼大王,为九界怪诞之首,能安宅保太平。

在民间,人们总喜好在房门上方挂、贴钟馗画像,众人认为含有趋吉避凶之意,故多喜之,逢年过节常常购买,挂于家中。
民间有俚语:“为了打鬼,借助钟馗。
” 钟馗打鬼、捉鬼,且又置身于众鬼中间,役使小鬼为他抬轿举伞,随他出游、嫁妹,给他抬酒敬酒,使得钟馗故事多了几分意见意义,在民间广为流传。

雄才法器耀天庭,凛冽威风护众生。

仗剑驱邪云物外,阖家长享太平春。

桃花女《人面桃花图》

博陵绅士崔护考进士落第,心情忧郁。
清明节这天,他独自到城南踏青,见到一所庄宅,四周桃花环抱,景致宜人。
适逢口渴,他便打门求饮。
不—会儿,一俏丽女子打开了门。
崔护一见之下,顿生爱慕。

第二年清明节,崔护旧地重游时,却见院墙如故而门已锁闭。
他痛惜若失落,便在门上题诗一首:“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东风。
” 往后,人们便以“人面桃花”来形容女子的仙颜,或用来表达爱恋的情思。
柳永《满朝欢》:“人面桃花,未知何处,但掩朱扉悄悄。
” 邓雅声《无题》:“崔郎能否能相见,怕读桃花人面诗。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