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当时只记得老师讲全诗描述的是一幅风雪夜归图,时至隆冬,大雪封山,苍山皑皑,冷风萧萧。
后来,偶读史籍,才知道每首诗不单是寄景抒怀,言事拟物,更有“以诗言志”,墨客通过写诗表达人物情绪和传奇故事,这些史籍上都看不到。
唐代宗大历八年(773)至十二年(777)间的一个秋日,刘长卿受鄂岳不雅观察使吴仲儒的诬陷开罪,虽经同寅援救保释,但敌对仍未打算放过他,派出卫队亲兵追杀他。他匆忙之中骑着一头毛驴一头扎进了大雪纷飞的芙蓉山。
眼看追兵将至,即将葬身荒山野岭,半山的林子中,北风吹来,一阵雪花飘舞,面前站立一人。
“叨教师长西席可是刘使君?”
“正是,老汉如何识得不才?”刘长卿勒住缰绳,愣住毛驴,仔细打量面前之人。此人身穿齐膝夏布袄,头上的笠帽落着一层薄雪,俨然是个山野村落夫。
“我能救使君,使君抓紧去前面我家,我来抵挡后面的追兵。无论发生什么事,都不要开门。”
“敢问恩人名姓?容来日报答。”
“老汉姓赵,使君已经报答,休再多言,速速拜别。”
林子外的追兵马蹄声已清晰可闻,刘长卿一拍毛驴,转过前面坡地,过了一道山梁,朝茅屋奔去。
茅屋低矮,柴门虚掩,闻听有人从茅草堆里窜出一只黄狗,狂吠几声,又钻回狗窝去了。
两年前,刘长卿受朝廷任命,来到和州任职转运使。水陆诸道,盐铁丝粮,数不清的赋税,经由他的手运往两京。为了芙蓉山的搞得民不聊生的“瑞炭”,他亲赴长安,跳过御史台,直接面圣上书。这下可惹了大祸,先是被革职查办,不想今日竟招来杀身之祸。
林子外,追兵已到赵老汉面前,三匹大马一字排开,立时三人全副武装,杀气腾腾,腰挂横刀,手持弓弩。
中间一人,身材高大,眼窝深陷,短须两绺,右脸上一道伤疤,指着雪地上的驴蹄印,口气如寒冰一样冷,“你刚才看到有个骑毛驴的人过去吗?”
赵老汉沉着自若,指着茅屋说道,“看到了,朝着那边茅屋方向去了。”
刀疤脸随口问道:“那里你可识得?”
“那是老汉的家。”
“那好,前边带路。”
赵老汉前面带路朝茅屋行进,山回路转,面前一道山梁陡坡,陡坡的高处是一大片平坦的空地,空地上耸起一座四四方方的雪垛,犹如山外飞来的一块巨石。走出雪垛十丈开外时,老汉向刀疤脸说,“军爷们稍等,我去撒泡尿去,立时回来。”说罢便转头朝雪垛方向走去。
一阵北风漫天吹来,夹着雪花打在脸上,冰冷砭骨。老汉提上裤子,随手从腰间抽出一把柴刀,走到雪垛侧面,对着雪垛“砰----砰”两刀,声音传出---------
三个追兵正在等着老汉,并未把稳到老汉在做什么,猛然听到“砰----砰”声响,举头一望,不禁大惊失落色。只见全体雪垛此刻竟四散开来,化作圆形石柱,宛如千军万马朝三人急滚而来。
刀疤脸大喊“快跑,是滚木。”此时才明白,但为时已晚。霎那间,三人便被滚木埋不才面,只听得几声惨叫,三人纷纭倒地。刀疤脸尚还未去世,其他两人当场毙命。
赵老汉听到惨叫非常高兴,小心翼翼来到滚木边上察看,只看到个中两人尸体,但刀疤脸却不见踪影。正在迷惑间,听得“嗖”的一声,自己小腹已中一只弩箭,原来是躺在滚木中间的刀疤脸发射弓弩打了自己一弩。赵老汉翻身栽倒,鲜血从腹部逐渐流出。
不知过了多久,赵老汉被大风吹醒,强忍腹部伤痛,逐步顺着满地散落的滚木爬行,把稳查看刀疤脸的藏身之处。爬了一段韶光后,终于创造刀疤脸被压在前面一大朵滚木下面,只露出上半截身子,下半身被埋在滚木之下不能动弹。
看到赵老汉逐步爬到自己面前,刀疤脸呻吟着问道,“我们和你有仇?”
“没有,我不认识你们。”
“不认识我们,为什么对我们痛下杀手。”
“可我认识刘使君,他是个好官,年夜大好人,为百姓说话办事的人。我不能瞥见你们劫杀他而不救。你们要杀他,便与我有仇。”赵老汉冷声说道。
“唉,我没有战去世在军中疆场,却去世在这荒郊野岭,我去世不瞑目........,来个我个高兴的吧!
”
赵老汉却扔下柴刀,逐步坐到雪地上,眼中的仇恨缓缓退却,“你来了一个不该来的地方,你做了一件不该做的事,都是因果循环报应,可惜了呀............好料用错了地方。”声音逐步低沉下去..........
茅屋内,刘长卿在摸索了好久之后,才找到火折子,点着油灯。随手找了一把称手的柴刀,刚要开门去屋外看看情形,举头创造茅屋正中的条几上,供着灵牌,上写“故男赵快意之灵位”。
刘长卿一阵寒意袭上心头,随后却一阵感慨。原来,去年他为了“瑞炭”之事上奏朝廷,紧张是由于大量山民聚拢,但官府却不顾山民去世活,派兵弹压,以聚众滋事为由,大肆抓捕山民,人数达数百人。而他上奏的奏折里提到一位里正,人称“赵五爷”;赵五爷的妻子和女儿在这场抓捕中被屈打致去世,之后他在安葬好妻子和女儿后,就深居简出,常常进山一两个月不出山。
统统都明白了,老汉为什么而救他。
这时,门外狗吠。赵五爷来,则生,官兵来,则去世。
死活一瞬间,刘长卿抬脚走到墙边,挥刀便刻,随着尘土飞落,人已提刀出门。
油灯闪烁,墙上字体凌厉可见,题曰: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诗曰:“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