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寺初创于唐初垂拱二年(686年),历史悠久绵长。泉州市的地标,非开元寺双塔莫属。
开元寺布局,中轴线自南而北依次有:紫云屏、山门(天王殿)、拜亭、大雄宝殿、甘露戒坛、藏经阁。东翼有檀越祠、泉州佛教博物馆(弘一法师纪念馆)、准提禅院;西翼有安养院、功德堂、水陆寺;大雄宝殿前拜亭的东、西两侧分置镇国塔、仁寿塔两石塔,俗称东西塔。
山门 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贤人。
①天王殿:山门与天王殿合二为一,殿内石柱吊颈挂有木制对联“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贤人”是南宋大理学家朱熹所撰,近代高僧弘一法师所写。
②藏经阁:收藏各种版本经书3700多卷。最著名的包括:五代开闽王请开元寺义英法师写了两部金银《大藏经》残页、元朝如照法师刺血写成的《法华经》以及泰米尔文的贝叶经。它们是中国宝贵的佛学文籍。
③大雄宝殿:是开元寺主体建筑,现存建筑物系重修于明代崇祯年间(公元1637年)。大殿正中供奉大日如来(佛教密宗的最高神抵),两旁依次为东方喷鼻香积天下阿閦佛,南方欢畅天下宝生佛,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北方莲花天下造诣佛,合称五方佛。匾额上是桑莲静界,顾名思义便是悄悄的利益所,但为什么不直接写“大雄宝殿”四字呢?(请百度开元寺由来。)
④甘露戒坛:甘露戒坛建于大雄宝殿之后。听说唐朝时候此地常降甘露,因此称甘露戒坛。
坛台供奉明代的卢舍那佛木雕坐像
⑤东西二塔:开元寺东西二塔与大雄宝殿呈“品”字形布局。东塔称为“镇国塔”,西塔称为“仁寿塔”。开元寺双塔是中国最高的一对石塔,最令人惊叹的是双塔经明万历年间泉州八级地震以及多次台风仍耸立不倒。
舍利塔
甘露戒坛心里有数,不必别求甘露;我人无相,皆来随喜戒坛。
藏书阁
西塔
东塔
泉州古船陈设馆
弘一法师纪念馆
《七律●题泉州开元寺》
紫云百柱重檐托,甘露攒尖漫乐流。舍利神龟亭拜立,法华大藏匿经楼。弘一诗画多传世,匡护禅师永圣留。守望千年双石塔,东南佛国暨泉州。
注:辛丑大年初五泉州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