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春节前,家中照例会买几球水仙
这花好养,只须要用一个浅钵把球茎放进去,时时时换换水,一个月旁边就会着花,既应景,又适宜

水仙花很美,我也很喜好它的喷鼻香气,清幽温婉。
每年着花往后,我每天都会特意凑近闻几次。
妈妈只要瞥见了都会说,“小心,有毒!
”实在,有毒的只是它的鳞茎,花是没毒的。

水仙,学名:Narcissus tazetta var.chinensis,石蒜科水仙属,多年生草本。
本文图片除特殊注明外,均为作者周敏 图

但总的来说,水仙不算我特殊偏爱的花。
我很清楚缘故原由:从植物学的角度来说,它的构造太大略了,一览无遗。
而我更喜好的,却是曲径通幽——向来是那种构造风雅又繁芜、充分展现了进化之美的植物最得我欢心,因此,每每是不起眼的小野花更能撩拨起我的愉快感。

水仙,过年少不了的花卉。

水仙宋朝人的顶级网红花卉

水仙来自美女辈出的石蒜科,像园艺上常见的君子兰、朱顶红、水鬼蕉,城市绿化常用的葱兰与韭兰等,都是这一科的。
它们都有着六裂的花被与六枚雄蕊,子房下位(即子房位于花冠之下,这是差异花型跟它们非常相似的百合科的核心特色),以及带状扁平的叶子。

水仙最特殊的地方,在于它花中央有一个金黄色的浅杯,长不及花冠裂片的一半,上缘整洁。
这在植物学上称为副花冠,单瓣品种的水仙有个别名叫“金盏银盘”,非常形象。
其余,水仙也有重瓣的品种,叫做玉玲珑。

伞形花序,每序有花数朵,花梗长短不一

花高脚碟形,花冠6裂,白色副花冠金黄色,似小杯

但今年有点不同,我对水仙产生了比较特殊的兴趣。
我创造在古代,水仙、蜡梅(或梅花)以及南天竹的红果,险些是岁朝清供的钦定组合。
古人称大年初一为“岁朝”,意为新的一年的开始,在这一天,文人雅士们常日会以瓶花清供的形式庆贺新年,或因此这个主题来绘画。
岁朝画作成了一个历史悠久的绘画主题,很多有名的画家都画过。

之以是选这三种,汪曾祺师长西席在《岁朝清供》一文里有提到:“水仙、腊梅、天竹,是取其颜色光辉光耀。
隆冬风厉,百卉凋残,晴窗坐对,眼目增明,是岁朝乐事。

换言之,活在中国传统文化里的水仙,比面前的水仙真花更吸引我。
这是什么缘故原由呢?我想,大概是由于所谓的岁朝清供,展示了一种在当今时期险些已经失落传的中国式精细美学,一种风雅,一种生活的仪式感吧。

清代陈书,《岁朝丽景图》

清代陈枚,《岁兆图》

从这个“小门”拐进去,我才创造,水仙在中国历史上享有非同一般的地位,而且很巧,它成为顶级网红的年代,也是宋朝:“水仙是外来物种,真正引起人们关注是北宋熙宁、元丰年间的事......两个多世纪,水仙险些走完了其他花卉数百乃至上千年的进程,终极达到了与梅花等‘岁寒之友’齐名并誉的地位。

在过去这一年的植物生活里,我一而再、再而三地创造,很多植物,不管是我国原生的,还是外来的物种,都是在两宋时期才忽然声名大噪。
对此,我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宋人,到底有着若何不同的审美情趣呢?

我在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程杰教授的一篇文章中找到了答案:“宋代社会的平民化,精英阶层的士大夫化和意识形态的道德理性化,使宋代文化迥异于汉唐之世的气势凌越、色彩艳丽,展现出一种气质沉着、格调淡雅的时期风格。
反响在详细的花卉品种选择上,宋人更为欣赏那些村落居平常、色彩素雅、气味暗香、习气特殊的花卉。
宋人对梅花的推崇广为人知,而蜡梅、山矾、荼、木犀( 桂花)、瑞喷鼻香、素馨这类新兴的花卉,更以山野原生的姿态、素淡芬芳的气韵、凌寒萧然的品质适应了宋人清贞雅逸的情趣需求。
这是水仙在宋代一经创造就迅速窜红,备受推崇的紧张缘故原由。
”(《论宋代水仙花事及其文化奠基意义》,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7年12月)

水仙在宋代一经创造就迅速窜红,被授予了凌雪傲霜的高操气节。

以是绝不料外,以黄庭坚、杨万里为首的宋代墨客们写了大量吟咏水仙的诗词。
但看过往后,我有种觉得:一写到水仙,交往来交往去无非是“冰肌玉骨”、“凌波仙子”之类,略欠新意。
更有以朱熹为首的理学家们,非要把它往大义凛然的“人设”上推,一首《赋水仙花》,又是“高操摧冰霜”,又是“讵识怀贞刚”——这种柔弱的草本植物,被授予了过多过重的道德象征,有点过了。
至此,我终于理解为啥一位朋友总说宋代是“摇摆宋”了。

倒是有一位不甚出名的宋代墨客宋伯仁写了一首《山下》,我挺喜好的: “山下六七里,山前八九家。
家家清到骨,只卖水仙花。
”至少,如实地记录下了水仙在宋朝时盛行到了什么程度。

民国期间著名园艺家黄岳渊、黄德邻父子合著的《花经》,其对水仙的描述仅寥寥数十字,最得我心:“水仙腊蕊素瓣,冷艳清香;于岁暮天寒,花事岑寂之际;盛以磁钵,满贮净水,下佐文石;供诸明窗之前,净几之上;芬芳扑鼻,清致入画;仅此一丛,点缀岁朝,大为生色也。
”——既简洁,又经典,最主要的是,不扭曲。

腊蕊素瓣,冷艳清香

今年的水仙是元旦节买的,当时花店里的种球有三个品级:分别是5元、10元与15元一个。
我问店家:10元的与5元的,看上去没多大差异啊?老板答:“品质不同。
我这些都是从漳州进的货,越贵的花茎越多。
”这位老板很老实。
末了我买的是中品级的,均匀一个鳞茎有五六根花葶,数了一下,每一株都开出了三十多朵花。

据干系资料先容,自清代乾隆朝往后,福建漳州就已成了我国水仙栽种的紧张产地。
从光绪年间开始,漳州水仙不仅行销海内,还出口远销至美国、加拿大等外洋埠区。
花友骄傲地见告我,水仙是“我们漳州三宝之一”,我问她其他两宝是什么?答:“八宝印泥和片仔癀。

漳州水仙最著名

我养水仙很佛系,基本上只是换换水。
后来看到不少古籍上都说,水仙适宜用盐水养,每次换水时就顺手加一小勺盐。
但今年的水仙叶子长得太高了,真有点像蒜苗;也由于个头高,着花后很爱倒伏。
我在网上查了下花友们的履历,总结要点如下:一,着花前要多晒太阳,不然叶子很随意马虎徒长,但着花后则要移至阴凉处。
二,昼夜温差要大,才有利于花芽分解,以是夜晚可以挪到室外放着。
三,直接买矮壮素,掌握叶子长高。
我准备明年再试试。

养水仙也是门技能活,要掌握叶子高度及防倒伏

水仙虽然是多年生植物,但我看很多花友都说,想要它第二年复花很困难。
这大概跟水仙的老家在温暖湿润的地中海地区有关,以是,也是景象最靠近的福建、浙江沿海地区最适宜它的成长。
在世界范围内,水仙也仅分布于中国、日本、朝鲜等亚洲国家的滨海温暖湿润地区。

关于水仙的出生,以前一贯有争议,但如今最新的植物分子学研究已证明,中国人特殊热爱的这种水仙是法国水仙的变种,在唐代作为贡品由西域青鸟使传入我国。
只是它太契合中国气质了,不仅成为从古至今中国人过年必不可少的花,还当选了“中国十大传统名花”,常常让人忘却,原来它也是个外来户。

温暖湿润的景象最适宜水仙成长

春节前后的花市上,除了水仙,还常见它的同属近亲黄水仙(Narcissus pseudonarcissus),也叫洋水仙或喇叭水仙,原产欧洲。
水仙属的属名Narcissus,便是希腊神话中自恋至极溺水而去世的美少年纳喀索斯。

很随意马虎将这两种水仙区分开来:洋水仙花更大,色更艳。
它的副花冠呈喇叭形,与花冠近等长,先端皱褶如裙状浅裂。
最常见的是黄色,但园艺品种的花冠与副花冠有白、橘、红、黄等各种组合。
其余,两种水仙的花序也不同:洋水仙单花顶生,中国水仙则是伞形花序,花葶自叶丛抽出,每葶有花数朵,花梗长短不一。

洋水仙,单花顶生,副花冠喇叭形,与花冠近等长。

很多科普文章都说,洋水仙无喷鼻香。
但我买这种明显是喷鼻香的,在花店门口的洋水仙丛中,我看到很多劳碌一直的蜜蜂,凑近一闻,喷鼻香气浓腻而略闷,实不及中国水仙之清幽耐闻。
这正是东西方审美的明显不同:东方之美,重神韵而轻色相;西方之美,视觉冲击总占第一位的。

任务编辑:王昱

校正:张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