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是流火的时令。
《水浒传》里有这样的诗篇: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
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
平民百姓也常念古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劳。
盛夏,除了有一些烦恼,更有麦熟的费力收成。

不过,在墨客的眼里,夏天不完备暑热,也有清凉,处处有迷人的色彩。
绿色构成美的底色,显示出身气发达的生命活力,成为夏天的主旋律。
夏天如画,只管酷热,墨客们还是吟诵俏丽的诗篇。

初夏时,墨客们就开始感慨。
宋·司马光《客中初夏》句: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宋·杨万里《小池》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清·敦诚《初夏村落居》句:柳荫初浓麦浪微,杳无人迹到柴扉。
日常挂起蓬窗卧,满院野花蛱蝶飞。
宋·方岳《农谣》句:池塘水满蛙成市,门巷春深燕作家。
的确如此,人与大自然的和谐,产生了绿的美妙。
青田绿野,草盛花繁,一派活气勃勃的景象。
蛙声、蝉声、鸟声、蜜蜂声,大自然在合唱。
家花、野花、树花,谷蔬花,如具有诗意的画展。
风声、雨声、雷声,浪涛声,成为一场气势磅礴的交响乐汇演。
放眼自然,这是一个绚丽的时令。

盛夏时,墨客面对暑热与清凉吟咏成诗。
盛夏以写景诗词为主。
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宋·张耒《夏日》句:长夏江村落风日清,檐牙燕雀已天生。
蝶衣晒粉花枝舞,蛛网添衣屋角晴。
宋·张伦《咏夏》句:一轮红日贴中天,乾坤如火燃。
唐·王毂《苦热行》句:祝融南来鞭火龙,火旗焰焰烧天红。
日轮当午凝不去,万国如在洪炉中。
唐·僧鸾《苦热行》句:烛龙衔火飞天地,平陆无风海波沸。
彤云叠叠耸奇峰,焰焰流光热凝翠。
唐·陆希声《绿云亭》句:六月清凉绿树阴,小亭高卧涤烦襟。
唐·杜甫《夏夜叹》句:昊天出华月,茂林延流光。
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清·李雯《夏》句:长夏,日影梧桐,玉枕东窗下。
手擎水晶瓜,喷鼻香雾清寒泻。
清·陈维崧《昼寝》句:瓷枕摇新竹,藤床荫瘦桐,人间亦有广寒宫。
半亩荷亭,几阵藕丝风。
在夏日的酷热里,阵阵凉风轻轻吹来,绿色也铺天盖地的迎面而来。
山也绿,地也绿,水也绿。
永日夏凉风动水,凉风动水藕荷喷鼻香。
墨客们徜徉在绿的海洋中,感想熏染到大自然的无穷魅力。

原创丨绿韵滔滔纳清凉古诗不雅赏

盛夏也有不少抒怀诗词。
唐·高骈《山亭夏日》句: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精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喷鼻香。
唐·韩偓《夏日》句:庭树新阴叶未成,玉阶人静一蝉声。
相风不动乌龙睡,时有娇莺自唤名。
宋·张耒《夏日》句:枣径瓜畦经雨凉,白衫乌帽野人装。
幽花避日房房敛,翠树含风叶叶凉。
唐·韩偓《夏夜》句:猛风飘电黑云生,霎霎高林簇雨声。
夜久雨休风又定,断云流月却斜明。
宋·杨万里《夏夜追凉》句: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
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
洞开肚量胸襟,收受接管大自然,墨客们产生了丰富的想象,领悟出大自然的哲理,让人们短韶光的分开了尘世的鼓噪,忘怀了世俗的烦恼。

如今,夏天,是绿透的时令,大地凝碧,野外滴翠。
夏天,有绿的山,有绿的水,有绿的野外。
夏天,是绿的海洋,是绿的天下,是绿的家园。
夏天,在绿的律动中,展开绿的畅想,唤起绿的希望。
绿是生命的颜色,它代表活气勃勃、欣欣向荣的景象。
青山常在,绿水长流。
人们在休闲生活中,有了更多的闲情逸致,一定要学会欣赏,方不负大好风光。

本文系海河网原创稿件,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海河网。
欢迎关注并按规则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