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劳!
其二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去世!
诗写的既直白写实,又辛辣讽刺,李绅借此一举成名,“悯农墨客”一跃成为诗坛新星,同时他也得到了韩愈、吕温等人的赏识,为他往后科举入仕打下了坚实的根本。
七年后,李绅考中进士,入朝为官,虽然经历了不少坎坷,但是官运亨通,一起做到宰相,在唐代墨客群体里,该当是百里挑一了。
而关于李绅的人品一些评价,属实不太高。
比如说他生活豪奢的:听说,李绅喜好吃鸡舌,为了吃一顿鸡舌,须要耗费活鸡三百多只,只取鸡舌,其他部分弃之不用……
比如说他公权私用、不讲交谊的:《云溪友议》记载,李绅发迹之前叫李元将为“叔叔”;李绅发迹之后,李元为了巴结李绅,自称“弟”和“侄子”,李绅都不满意,直到说自己是李绅的“孙子”,李绅才勉强接管。
比如说他残酷暴虐的:李绅一度出任淮南节度使。当时,江都县尉吴湘被人举报贪污公款、强娶民女。李绅接报后立即将吴湘逮捕下狱,判了去世刑。但此案上报到朝廷后,谏官疑惑个中有冤情,朝廷便叮嘱消磨御史崔元藻前往扬州复查。崔元藻调查后创造,吴湘确实有贪赃,但涉案金额不多,强娶民女之事纯属无稽之谈,以是罪不至去世。但李绅却强行将吴湘斩了,这便是有名的“吴湘案”。李绅也得了个“酷吏”的名声(后人推测是吴湘曾得罪李德裕的老爹,李绅为了巴结李德裕才公报私仇,杀了吴湘)。唐宣宗登基后,为吴湘平反,当时李绅虽已去世,但去世去的李绅受到了“削绅三官,子孙不得仕”的惩罚。
还有说他品行不端、骄奢淫逸、嫉贤妒能、鱼肉百姓的,可谓是劣迹斑斑,不过大多数都是后人加工过的,毕竟当时 “牛李党争”正处于白热化,站队“李党”的李绅,能力出众,受到政敌的舆论攻击,再正常不过了。
《新唐书·李绅传》对李绅的评价就相对客不雅观:为人短小精悍,于诗最有名,时号“短李”。
三不雅观超正的诗章孝标文才敏捷,但考试弗成,科举多次都落第,就去投奔李绅,一岁首年月春,李绅家宴请来宾,让章孝标以“春雪”为主题写诗,助助兴,章孝标也不暗昧,挥手写就一首七绝《淮南李相公绅席上赋春雪》,
六出花飞处处飘,粘窗拂砌上寒条。
豪门到晚难盈尺,尽是三军喜气消。
赢得满堂彩,李绅也很讴歌,还鼓励他;你这个才华是绝对没问题的,不要灰心
后来没多久,章孝标果真考中进士,有点激动、有点膨胀,写了首《及第后寄李绅》:
及第全胜十政官,金汤镀了出长安。
马头渐入扬州郭,为报时人洗眼看。
嘚瑟之心迎面而来,李绅看他有点张狂,有心劝诫,立时回他一首《答章孝标》
假金方用真金镀,若是真金不镀金。
十年长安方一第,何须空腹用高心?
这首诗就很讲道理,三不雅观也很正,他见告章孝标:只有假的、差的才须要一个好的包装,真的、好是不须要华美包装的。你小子十年寒窗才好不容易考中,有什么好嘚瑟的,还美意思好高骛远?还不赶紧去努力学习、去积累知识,钻营更大的进步?
公元846年,李绅病逝于扬州,享年75岁。去世后他被追赠太尉,谥号文肃。这基本上算是官方对李绅能力和功绩切实其实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