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原文、译文及赏析
使至塞上
唐 王维
(原文)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译文)(我)轻车简从地去慰问边关守军,行进在辽远的边塞地区。
(赏析)首联点题,交待地点及事由。第一句写自己轻车简从,随从少,墨客形单影只。第二句表现出关塞迢迢,山高路远,陪衬墨客的孤寂心境。
(原文)征蓬/出汗塞,归雁/入胡天。
(译文)(我)像飘飞的蓬草一样地飘向塞外,像振翅北飞的大雁进入胡人的地方。
(赏析)本联承接首联,叙事写景。由“归雁”一词知道,这次出塞的韶光是春天。
比喻。以“征蓬”“归雁”自比 既说事,又写景,更传达出流落无定的内心感想熏染。
比拟:“征蓬”与“归雁,“出汉塞”与“入胡天”,一“征”一“归”,一“出一“入”,比拟强烈,悲惨中蕴含着悲壮。
(原文)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译文)苍茫大漠上一拄烽烟笔直地升上天空,夕阳西下,黄河上一轮落日又大又圆。
(赏析)以真切的笔墨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
“孤”“直”二字写出了景物的大略纯净,“孤”写出了景物的单调。“直”字写出了孤烟之高,表现了劲拔、坚毅之美。“圆”字写出了落日孤悬于地平线之上,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觉得。“直”“圆”不仅准确地描述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墨客的孤寂之感。
描写的景物营造了雄奇、苍凉的意境 表现了墨客对雄奇壮阔绰象的赞颂以及被排挤出朝廷的孤寂、伤感的情绪。
(原文)箫关/封候骑,都护/在燕然。
(译文)在箫关碰着卖力侦查、巡逻的骑兵,得知统帅正在前哨大破敌军。
(赏析)与首联呼应,连续写出使这件事。
暗用“燕然山”的典故,暗示战事胜利。
二、文学知识
王维,唐代著名墨客、画家。《使至塞上》是五言律诗。
三、主旨归纳
诗歌以墨客行踪为线索,写出使途中的所见所闻,表现了墨客因受排挤而产生的孤寂之情,以及在大漠雄浑景致中情绪得到净化、升华后产生的年夜方悲壮之情,表现了墨客的达不雅观。
四、针对性演习
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写了哪些景物,营造了若何的意境?表达了墨客若何的情绪?
(参考答案)写了“大漠”“孤烟”等景物,营造了苍茫(或空旷、辽阔、广袤等等)的意境,表达了墨客孤寂的情绪。
2.“征蓬出汗塞,归雁入胡天”这两句在写法上有何特点?表达了作者若何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融写景、叙事、抒怀于一体,蕴藉地表达了墨客内心的激愤及忧郁。
或 利用比喻、对偶,以“征蓬”“归雁”自比,表达了墨客内心的苦闷孤寂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