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孩子的,我们有必要趁此机会从小给孩子讲讲传统节日背后的风尚、故事。

有关中秋的故事、传说 中秋传说之一——嫦娥奔月

相传,远古时候天上有旬日同时涌现,晒得庄稼枯去世,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他同情耐劳的百姓,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太阳,并严令末了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

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后羿娶了个俏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
后羿除传艺佃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倾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

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有关中秋的习俗诗词替孩子收藏起来完成手抄报或许用得上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探友求道,巧遇由此经由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去世药。
听说,服下此药,能即刻仙游羽化。
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去世药交给嫦娥珍藏。
嫦娥将药藏进装扮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小人蓬蒙瞥见了,他想偷吃不去世药自己羽化。

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佃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
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去世药。
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去世药一口吞了下去。
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
由于嫦娥顾虑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玉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
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逃走了,后羿气得捶胸顿足,悲痛欲绝,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创造,本日的玉轮格外皎洁通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
他冒死朝玉轮追去,可是他追三步,玉轮退三步,他退三步,玉轮进三步,无论若何也追不到跟前。

后羿无可奈何,又思念妻子,只好派人到嫦娥喜好的后花园里,摆上喷鼻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
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羽化的后,纷纭在月下摆设喷鼻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安然。

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尚在民间传开了。

中秋传说之二——吴刚折桂

关于中秋节还有一个传说:

相传玉轮上的广寒宫前的桂树成长繁茂,有五百多丈高,下边有一个人常在砍伐它,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拢了。
几千年来,就这样随砍随合,这棵桂树永久也不能被砍光。

听说这个砍树的人名叫吴刚,是汉朝西河人,曾跟随神仙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缺点,神仙就把他贬谪到月宫,日日做这种徒劳无功的苦差使,以示惩办。
李白诗中有“欲斫月中桂,持为寒者薪”的记载。

中秋传说之三——朱元璋与月饼叛逆

中秋节吃月饼相传始于元代。
当时,中原广大公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纷纭叛逆抗元。
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叛逆。
但朝庭官兵查抄的十分严密,通报十分困难。
智囊刘伯温便想出一计谋,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叛逆”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叛逆师中,关照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叛逆相应。
到了叛逆的那天,各路义军一齐相应,叛逆师如星火燎原。

很快,徐达就攻陷元大都,叛逆成功了。
传来,朱元璋高兴得连忙传下口谕,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年起兵时以秘密通报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
此后,“月饼”制作加倍风雅,品种更多,大者如圆盘,成为赠送的佳品。
往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

下面这些有关中秋的诗歌,不妨带孩子读一读:《中秋》

(唐)李朴

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

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面前生;

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

《八月十五夜玩月》

(唐)刘禹锡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

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

《水调歌头》

(宋)苏东坡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
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上苍。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中秋月》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太常引》

(宋)辛弃疾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

直下看山河。
斫去桂婆娑。
人性是清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