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乌啼,历来理解为乌鸦啼叫,不过也有人坚持认为,乌,不是指乌鸦,而是其他的鸟类。

其二,这首诗虽然反响张继当时的真实感想熏染,但是诗中意象,却与南朝萧综的《听钟鸣》非常吻合,不能不令人疑惑张继化用了萧综的这首诗。

我们先看看这首诗 :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苏州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月落乌啼霜满天张继此诗出自南朝诗乌啼不是乌鸦叫吗

一、张继也是祖述古人吗?

南宋词人周紫芝在《竹坡诗话》中说过:

自古墨客文士,大抵皆祖述古人作语。

大意是,墨客作诗,基本上都是借鉴或者化用古人的作品。

黄庭坚也有过一段很有名的评论:

"老杜作诗,退之作文,无一字无来处。
后人读书少,故谓韩、杜自作此语耳。
古人能为文章,真能熏陶万物,虽取古人陈言..........《答洪驹父书》

那么张继这首诗从哪里“祖述”、从哪里”取古人陈言“呢?

齐梁期间的兰陵萧氏,是南朝名门王谢。
宋末,齐高帝萧道成篡位建立南齐,南齐后来又被箫衍篡位建立梁朝。

梁武帝箫衍的次子叫作萧综(后叫萧缵)。
萧氏一门,无论是诸王还是天子,很多颇有造诣的学者和墨客,这个豫章王萧综也不例外。

终年夜后萧综得知,生母吴景晖原是南齐东昏侯萧宝卷的皇妃,自己是南齐天子的遗腹子。
于是他离开南梁投奔到了北魏为官,可惜在北朝31岁就去世了。

萧综在北魏都城洛阳时,听到城东建阳里的钟声,想起自己的悲惨出生,于是作了一首《听钟鸣》:

历历听钟鸣,当知在帝城,

西树隐落月,东窗见晓星,

雾露朏朏未分明,乌啼哑哑已流声,

惊客思,动客情,客思郁从横,

......略

愁思无所讬,强作听钟歌。

落月,钟声,乌啼,晓星,西树,雾露,诗中的意象,和张继的《枫桥夜泊》中的诗境非常相似。
流落北方的萧综,在诗中表现出来的这种失落落、流落之感,也会引起游子张继的共鸣。

可以预测,张继很熟习这首诗。
当他在寒山寺外的客船中,面对月落乌啼之时,很自然会想起萧综这首诗。
以是,我们在《枫桥夜泊》中,可以看到很多《听钟鸣》的影子。

读过《听钟鸣》,也有助于我们理解张继的《枫桥夜泊》。

二、月落乌啼霜满天,乌鸦还是乌臼鸟?

月落乌啼霜满天,夜半钟声到客船。

月落乌啼,钟声到船,这首诗中的意象,落月、钟声,都没有什么争议。
但是乌啼,到底是不是乌鸦呢?

传说是最早的《乌夜啼》有两个出处,一个来自三国时的“何晏之女” ,一个来自南朝宋的刘义庆,两个故事大同小异。
《唐书》乐志曰:

乌夜啼者。
宋临川王义庆所作也。
元嘉十七年,徙彭城王义康于豫章。
义庆时为江州,至镇,相见而哭。
文帝闻而怪之,徵还,庆大惧。
伎妾夜闻乌夜啼声,扣齐閤云,嫡应有赦。

其年更为兖州刺史。
因此作歌。
故其和云:夜夜望郎来,笼窗窗不开。
今所传歌。

乌鸟夜啼,家人报喜,这是祥瑞之兆,避免了一场灾害。

但是乌到底是不是乌鸦,彷佛有些争议。
乐府《乌夜啼》个中一首写道:

可怜乌臼鸟,强言知天曙。
无端三更啼,欢子冒暗去。

乌臼鸟呀乌臼鸟,还美意思说知道天什么时候亮,无缘无端地三更叫,搞得我的情人以为天亮了,结果黑着天就离我而去了。

于是有些人认为,《乌夜啼》里的乌,不是乌鸦,而是乌臼鸟,这种鸟会在半夜鸣叫。
隋朝无名氏《读曲歌》中有诗云:

打杀长鸣鸡,弹去乌臼鸟。

愿得连冥不复曙,一年都一晓。

把打鸣唱晓得鸡,和半夜鸣叫的乌臼鸟消灭掉,这样天就不会亮了。
可见,乌臼鸟夜里啼叫,是古人早就把稳到的事情。

箫衍的三子,也便是豫章王萧综的三弟萧纲也有一首《乌夜啼》 :,诗云:

绿草庭中望明月,碧玉堂里对金铺。

鸣弦捣捩发初异,挑琴欲吹众曲殊。

【不疑三足朝含影,直言九子夜相呼】。

羞言独眠枕下泪,托道单栖城上乌。

不疑三足朝含影,直言九子夜相呼。
三足,指三足乌,又叫金乌。
汉王充《论衡.说日》:"日中有三足乌,月中有兔、蟾蜍。
"

古代神话里,太阳便是金乌化身。
箫衍《乌夜啼》指的乌鸦。

乌啼,有天将亮的意思,例如陈朝末代天子陈叔宝的《乌栖曲》:

合欢襦薰百和喷鼻香,床中被织两鸳鸯。

乌啼汉没天应曙,只持怀抱送郎去。

乌啼汉没天应曙,汉,天河、银河。
乌啼时,天河逐渐消逝,天要亮了。
天要亮了,这里的乌,令人联系到太阳(金乌),该当也是指乌鸦。

结束语

乌鸦是诗词中比较常见的意象,就有着多种含义,例如代表太阳金乌与祥瑞之兆;也有“乌鸟私情”的孝顺形象;还有相思离去之情等等。

《乌夜啼》在唐朝成为教坊曲名,后被收录为词牌,别号为《相见欢》、《忆真妃》等。

以《乌夜啼》为题的诗中,既有乌鸦也有乌臼鸟。

但是《乌夜啼》的这个乌字,该当便是指乌臼鸟,这种鸟很像乌鸦,但是略小,乌臼鸟。
乌臼鸟学名叫作卷尾,又称为黎鸡,古人又叫作鸦舅、催明鸟、鹎鵊、鹍鵊、夏鸡、乌舅、唤起...

至于张继听到的是什么鸟,是乌鸦还是乌桕,就不清楚了。
这两种鸟长得挺像,大概古人作诗未必分得这么清楚。

除了诗无达诂以外,诗中意境与情绪的表达,也不须要像写论文那样考证详细。

@老街味道

张中行谈诗词,表达幽微情意有2种,悍妇骂街型和邯郸旅梦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