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节也称“禁火节”,是沿袭了远古的改火习俗。那时每到早春时令,景象干燥,人们保存的火种极易引动怒警,春雷发生也易引发山火。古人在这个时令要举行隆重的敬拜活动,把上一年传下来的火种全部熄灭,然后重新请“新火”,象征新的一年生产与生活的出发点。这段无火的日子,人们要备足食品以冷食度日,故而得名“寒食节”。
二十四节气-清明,松巴音乐
曲目编号:SPM-GLW-002-59
曲目描述:适宜传统民俗节日的氛围音乐。
春秋期间,禁火节转化为寒食节,传说是为了纪念春秋晋国大臣介子推。每到过节的时候,家家门上插柳枝、烧纸钱、吃冷食,青年男女还要上山踏青,头戴柳条编织的柳冠或柳环。后来人们也常在寒食节纪念逝去的亲人。
到了唐代,寒食节成为全国性法定节日,它不仅承载了古老的敬拜传统,更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娱乐性和狂欢色彩。
唐朝的寒食节既有传统的敬拜扫墓、禁烟禁火等习俗,也有蹴鞠、打毯、荡秋千等体育运动。在唐代墨客王维的《寒食城东即事》中,“蹴鞠屡过飞鸟上,秋千竞出垂杨里”就生动地描述出寒食节人们蹴鞠、荡秋千的欢快场景。秋千是古代宫廷女子盛行的娱乐项目,《开元天宝遗事》记载,“天宝宫中至寒食节竟竖秋千,令宫嫔辈戏笑以为宴乐。”打毯,是一种骑马执杖击球的体育活动,也是唐人喜好的一项寒食节活动。这些丰富的体育活动展现了人们追求康健、快乐的生活态度。
折柳、插柳、带柳的风尚是寒食节的一大特色。这个时节,万物复苏,春意盎然,人们纷纭走出家门,去远足踏青,折柳插门,或赠予亲朋好友。《酉阳杂俎》记载:“唐中宗三月三日,赐待臣细柳圈,带之可免虿毒。”古人认为插柳可以驱邪,同时,柳条也代表“留恋”、“思念”的意思。
归真,松巴音乐
曲目编号:DGM008-2
曲目描述:阐述发展的过程中终极归于纯洁,整首呈现心灵沉着、舒缓、柔和感情。
除了户外活动,寒食节期间还有赏花、斗鸡、馈宴、咏诗等室内活动。斗鸡活动在隋唐期间最为盛行,晚唐墨客皮日休的《洛中寒食二首》云:“击鞠王孙如锦地,斗鸡公子似花衣”,斗鸡风尚兴盛,与朝廷提倡有关,唐太宗就喜好斗鸡,到唐高宗时,王公贵族中斗鸡风气日盛,每到寒食节,从宫廷到民间,到处可见斗鸡场,斗鸡是寒食节盛行的活动之一。
音乐艺术也为寒食节供应了娱乐手段。《旧唐书》记载,唐文宗期间“寒食节,上宴群臣于麟德殿。”宋代吴自牧的《梦梁录》和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都展现了两宋期间寒食节“笙歌鼎沸,鼓吹喧天 ”、“都城之歌儿舞女,遍满园亭 ”的盛况。除了馈宴上的丝竹管弦、杂戏歌舞演出,人们还会相约到城镇间不雅观看百戏、戏班等演出。在清代山东的《寿光县志》中也有关于寒食节戏曲音乐活动的记载。
中国风幽美抒怀田园清新,松巴音乐
曲目编号:SPM-GF-001-06
曲目描述:旋律清新幽美,朗朗上口。适宜用于各种表现抒怀唯美的中国风古装剧、记录片等影视作品。
这些活动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寒食节,这个古老的传统节日,远比我们想象得更丰富有趣。在古老的敬拜传统上,唐宋期间寒食节融入了更多姿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营造出一个自然和谐、欢快放松的节日氛围。古人用禁烟火、吃寒食的办法,表达了他们对自然的敬畏和对忠实孝义的理解;他们又用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庆祝这一节日,感想熏染自然的活气勃勃,展现他们独特的生活体验和对生活的热爱。只管随着时期的变迁,寒食节已逐渐融入清明节,但它的文化内涵和传统习俗仍旧值得我们去理解和传承。理解更多传统文化,聆听传统民族音乐,欢迎登录松巴音乐官网,更多好音乐,与你一起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