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9月3日,中国公民经由多年浴血奋战,取得抗日战役伟大胜利,发布了天下反法西斯战役的完备胜利。

只管日本在8月15日宣告屈膝降服佩服,但这一天一样平常被视为日本败北日。
而对付降服方来说,发布战役胜利要以败北方签署屈膝降服佩服书,也便是完成屈膝降服佩服法律手续为标志。

1945年9月2日,日本向盟军屈膝降服佩服仪式在东京湾密苏里号兵舰上举行。
在包括中国在内的9个受降国代表注目下,日本在屈膝降服佩服书上具名。

这是中国近代以来反侵略历史上的第一次全面胜利,也为天下反法西斯战役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抗日战役胜利76周年10首热血诗词向英雄致敬

之后每年的9月3日,被确定为中国公民抗日战役胜利纪念日。

本日恰逢76周年,我们一起品读10首热血诗词作品,纪念和反思这个特殊的日子。

让我们重温历史,借由诗词触摸国家和民族重获新生那一刻!

沁园春

杨靖宇

雪漫残阳,冰著寒山,铁骨傲风。

笑倭奴痴妄,徒施伎俩;丈夫矢志,为复国兴。

南满烟云,松江烽火,铁骑狂飚正纵横。

须来日,看高梁大豆,遍野黄红。

白山昂首苍穹,望林莽,葱葱是古松。

问英灵安在,后生可记:当年壮烈,那日从容?

再度回眸,诗篇血就,当教中华瞩目中。

还休忘,有余魅拜鬼,海上云浓。

杨靖宇(1905--1940),原名马尚德,河南省确山县人,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著名抗日民族英雄。

沁园春

赵登禹

滚滚狼烟,悲泣山河,恨聚怒潮。

听皇姑屯里,惊魂劈雳,喜峰口上,杀寇声高。

原野山川,长城内外,奋起男儿唱大刀!

宛平后,唤英雄叱咤,壮士骁骁。

南苑激战晨宵,弹雨泻,黄亭土炽焦!

痛荒郊碧血,故宅凄泪;千秋肝胆,百战魂消。

弹指春秋,纵目天地,几处狂徒又叫嚣。

雄碑下,教子孙长记,一代豪杰!

赵登禹,山东菏泽县杜庄乡赵楼村落人,抗日义士。

闻日本求和感赋

萨镇冰

满地兵戈今已定,民气欣慰万方同。

降王应悔当年错,盟主洵为一代雄。

骨暴疆场枯更白,血沾甲胄久还红。

蓬莱此日荒凉甚,败瓦颓垣遍海东。

1945年8月10日

萨镇冰(1859~1952),字鼎铭,福建闽侯人,蒙古族。
清末任总理南北洋海军兼广东水师提督等职。
入民国,任福建省省长等职。
有《仁寿堂吟草》等诗集。

侯且斋、董秋崖、余倜视余,即留饮

齐白石

柴门常闭院生苔,多谢诸君慰此怀。

高士虑危曾骂贼,将军识字未为非。

受降旗上日无色,贺劳樽前鼓似雷。

莫道长年亦多难,太平看到眼中来。

是年1945秋

齐白石(1863~1957),湖南湘潭人,画家。
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
有《齐白石作品集》《齐白石全集》等。

日寇求和喜而不寐枕上作

陈叔通

围城偷活鬓加霜,八载何曾苦备尝。

未见整师下江汉,已传降表出扶桑。

明知后事纷难说,纵带惭颜喜欲狂。

似此兴亡亦儿戏,要须努力救疮伤。

陈叔通(1876~1966),别名敬第,浙江杭州人。
曾参加戊戌维新运动、辛亥革命等。
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等。

闻日本降伏遂书(四首选一)

叶恭绰

昂首忧患尚如山,涧底黄花分耐寒。

晚节秋容都莫论,且将贞白与人看。

叶恭绰(1881~1968),字裕甫,号遐庵,广东番禺人。
曾任北洋政府交通总长等职。
1951年任中心文史研究馆副馆长。
著有《遐庵汇稿》《遐庵小品》等。

民国三十四年八月旬日晚八时闻炮竹声知日敌求和狂喜书感

王冷斋

彭湃鲸波万里平,降幡片片出东瀛。

捷音电闪传天地,炮竹雷喧起满城。

艰巨八年完胜利,阴沉一旦复光明。

头颅拚掷宁无价,必去世方能庆重生。

1945年8月

王冷斋(1892~1960),福建福州人。
“七七”事变时,任宛平县县长。
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心文史研究馆馆员、北京文史馆副馆长。
有《卢沟桥纪事五十首》。

闻胜有感·惊讯

萧军

胜利秋风战马骄,旌旗影动闪枪刀!

漫夸铁甲师无敌,直捣黄龙路匪遥。

行见金汤成败垒,窃怜覆卵碎完巢!

惊闻捷报浑如梦,痴立山头看火烧。

萧军(1907~1988).原名刘鸿霖,曾用名刘吟飞等。
笔名萧军、田军等。
奉天义县人。
有长篇小说《八月的村落庄》。

水调歌头

彭‍‍雪枫

战迹壮山色,风雨慰忠魂。

气吞万里如虎,叱咤皖南云。

旁边挥戈疆场,南北奔波骁将,功绩两淮闻。

一师制十万,巧力打千钧。

战芒砀,攻夏邑,史诗存。

三十七载,别样精彩耀星辰。

有报曾名《拂晓》,探索人间正道,今日忆何人?

但看新红日,正照满园春。

彭雪枫,河南省南阳市人,中国工农红军和新四军精彩指挥员、军事家。

1938年9月29日彭雪枫创立《拂晓报》,并在该报揭橥以革命为主题和战术辅导的文章60余篇,为革命斗争供应了精神力量。

闻日寇屈膝降服佩服

芦荻

年夜军已报入京华,寂寞扶桑日色斜。

遥听铙歌连大漠,欣看天野茁新芽。

八年锋镝留鸿影,一卷飘零写荻花。

乡梦敢随归棹急,流民百万尚无家。

1945年9月

芦荻(1912~1994),原名陈培迪,广东省南海人。
离休前为暨南大学中文系教授。
有《桑野》《驰驱集》《芦荻诗选》等诗集。

76年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本日我们强调牢记历史

是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中国公民

经历了战役的摧残

更加懂得和平的宝贵

我们铭记历史

我们反思战役

祝愿天下和平

来源:微信"大众年夜众号“诗词天下”

【声明:本号为“全民阅读推广”官方公益账号,转载此文是出于通报更多信息之目的。
若有来源标注缺点或涉嫌陵犯您的合法权柄,请联系我们。
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