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出自于唐代著名边塞墨客王昌龄的《采莲曲》。全诗如下: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的意思是说,在荷花丛中的采莲少女,穿着绿色的罗裙,融入到了连绵的荷叶当中,荷花的颜色与少女的面庞一样红润。少女的面庞在盛开的荷花之中若隐若现,采莲少女仿佛与连绵的荷花融为一体。
拍摄思路
少女的面庞总是妖冶动人的,古诗词当中也不乏用鲜花来衬托少女面庞的柔美。像我们所熟知的“人面桃花相映红”便是在用桃花的粉嫩来衬托少女的面庞;而在这首《采莲曲》里面,是用“芙蓉向脸两边开”来形容少女的面孔宛如荷花一样平常,亭亭玉立的饱满姿态。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的拍摄思路是环境人像——拍摄环境是荷花塘;人像风格包括但不限于古风拍照。也便是说,穿着当代装的少女,也是可以在荷花池里拍摄环境人像的。
拍摄“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可以用荷花作为拍摄中的前景和背景,让少女作为拍照主体。有前景、有背景,可以让画面的立体感更强。
镜头的选择
拍摄“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至少要用到两枚镜头。
长焦镜头是拍摄人像的“必须品”。很多人像拍照师都会采取长焦镜头加大光圈虚化拍照背景的,这样做的好处便是让人像模特“悬浮”在拍照背景之上。背景虚了模特实了,层次感和立体感就跃然纸上了。
以是,如果是采取全画幅机身拍摄的话,70-200这枚镜头是首选。
当然,如果有条件的话,85mm定焦镜头拍摄人像的效果会非常惊艳;采取105mm定焦镜头拍摄人像也会有很不错的效果。
中焦段镜头可以很好的交待出拍摄环境。
拍摄环境人像,环境和人像都主要。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的拍摄环境是荷花池中,如果只用长焦镜头拍摄的话,对付拍摄环境的诠释相对会比较软弱一些。辅以中焦段镜头,对付诗词的释义相对会比较完全。
以是,如果是采取全画幅机身拍摄的话,24-70这枚镜头是赞助。
其余,50mm是最靠近人眼视角的定焦镜头,美中不敷的便是,如果是想要不同的构图效果,拍照师得靠跑路来探求拍摄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