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岭沧桑,平畴日月。
禅风之境,光天地而有形;杨府之祥,润万物于无声。
乙未(1955年),兴校于碧山禅寺之旧地,命曰“浙江瑞安县中学分校”。
1956年改称瑞安县第一低级中学,1971年9月兴高中部,改称陶山区中学。
2005年校庆,校友侨领郑品海蔡建霞夫妇引黉庠以助学,攀书山而集智,扶惠近232.7万元。
2011年春,改称瑞安市碧山中学。
德馨志远,思邃学广,甚至遥襟俯畅,载之以文,幸甚!
乃赋以此篇:

忆昔乙未,风习襟飏。
筚路蓝缕,拼力于乡邑之中;栉风沐雨,设教于青山之傍。
馨雅和蔼,进德弘志。
崇教尚育,造点点自然佳境;乐学雅行,立“三三”(即三个仪器室,三个实验室,配备三个实验员)懿德精英。
数理见长,科技增光,因此教鞭锵锵之策远,甚至居瓯越之首者,幸甚!

至若不雅观游,逸兴遄飞。
苔阶林麓,玄渚隰皋。
朝夕阴晴,登顿仓前石径;暑寒节候,往来山边风涛。
三十四亩校区欣欣向荣,六百余逻辑学子勃勃活气。
滋兰之芳,昭师范于隐微;树蕙之音,引性心于高远。
遂于2012年誉为“瑞安市绿色学校”、2016年誉为“瑞安市俏丽校园”矣。

至乃教室内外,广博阅闻,陶然怡情,返璞归真。
团气熙和,笃课业之闿疏;结心精恳,究科学之关键。
因材琢璞,慧眼识珠,破教条局囿于纵横捭阖、随意率性翱翔之间,是故1998年誉为“瑞安市德育示范学校”、2005年誉为“瑞安市行为规范达标学校”,2010年誉为“温州市示范初中”,2011年誉为“瑞安市AAA学校”者,殚精竭虑,竞秀风骚焉。

瑞安碧山中学赋并序修订版

比及中国地质大学闻碧山中学文理合璧,乃设募才之处。
盖碧山学子积学为渊,入而脚踏实地;怀德蕴智,出则仰望星空。
立德树人,致知格物。
斫雕为朴,专其业者全其名;返璞归真,久其道者尽其美。
正所谓始能大任荷肩,方可心慕云苍矣。

感乎厚德载物,赏乎尚武崇德,碧山中学之谓也。
无状之状,无物之象,以心行意,以意导气,以气运身。
或变舒法度,或意势全面,攻防断交果断焉。
履仁居德,博爱不炫,甚至誉赫江南,声隆中原,遂为中国武术段位考试点、温州市南拳传授教化基地、温州市南拳协会青少年分会。
此以是旨奥之道、宏高之技,亦合于心法微言也。

瓯窑瑰瑀,沐风名扬,因此碧山以为殊珍,中学传承而可留芳也。
盘泥成形,拉坯而舒婉纡;滋水买卖,历火以现骨钢。
祥瑞嘉应,明德和熹,虽随类赋彩而势之灵动兮,诚理尊自然而运适造化者,遂得“汉臣”之助而演进也。

表里虚实,寒热八纲。
四气五味,辩归经与禁忌;浮沉升降,谙人体之阴阳。
夫药有四性,曰“寒、热、温、平”,盖先陈药之性,以见治病之能焉。
我校为“瑞安市中草药研究会栽种与传授教化基地”,幸甚!
但见玄圃:寒药者,治虚烦而立成;热药者,转脏腑以温;温药者,宽中快膈;平药者,散风壮骨。
是故药理之传,疗法之扬,一脉相承,以兴万世之利也。

更兼诗教,积智以增雅,好学而崇文。
雅言承授,诗学炳贲,乃鉴古今体势,复品高岑之语壮,笔惊边尘千里。
因此论及平仄,曲转清商,典雅协律、清空骚雅之间,学子何幸欤!
遂得陶山诗词学会之助,甚至立意高而谨严,语典重而相符。
个中,散韵语而明彻澹雅者,常见于报刊、公号矣。
至于吟诵,师以声求气,生行腔依字。
吟笔对扬,寄早起于教室;奇姿独树,值琴书于校园。
兰亭襟度,挥绰秀奇之韵;佳构名篇,吐纳雅俗之音。
此诚光扬传统之穷竟,谐奏吟诵而风神也。

壮哉!
碧山中学!
致学求知,道以坦坦;格物明教,路以漫漫。
诚为教改示范,瓯越名校荣膺;学科鳌头,庠序桂冠焉让。
乃作歌曰:“薪火相继兮文脉荣熙,复兴大计兮宏图奇志。
巍巍兮,耸与陶山齐;汤汤兮,涌似福泉汐。
造炬成阳,厥章摛发,慨而慷之际,唯期日新又新,日盛日隆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