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曼殊原名戬 ,字子榖,小名三郎,学名玄英,后来改名叫苏玄英。
但是最有名的还是他的法号,曼殊,人称苏曼殊。

苏曼殊的僧名风靡一时,他超逸的才情为人倾倒,他能诗善画,通达日文、英文、梵文;他的诗风清艳明秀,别具一格;他的小说文辞婉丽,情节动人,对后来的鸳鸯蝴蝶派影响巨大。

苏曼殊胆识过人。
他曾经策划过暗杀保皇派头目康有为的行动,还参加过反清文学团体南社,与柳亚子交好。
他12岁的时候就削发为僧,虽然身披僧衣为空门弟子,仍旧从事一些革命活动。

苏曼殊奇怪的生活习气更是令人津津乐道。
苏曼殊的母亲这天本人,自幼就饱受歧视,到处流浪,居无定所,以卖文为生。
苏曼殊是一个“爱吃不要命”的人,尤其喜好吃甜食,自号为“糖僧”。

糖僧苏曼殊拔下金牙换糖吃

上海棋盘街有一家叫阿芳的粤式茶馆,同时出售各种粤式糕饼以及舶来品的糖果,苏曼殊常常在那喝茶。
个中有一种外国糖,叫做“摩尔登”,装在扁形的玻璃瓶内,粒粒如围棋子,光荣淡黄或者淡赤色。
她读了《茶花女》之后,便每天吃三包摩尔登糖。
别人问他为什么吃这么多糖?他说这是茶花女喜好吃的食品。

苏曼殊由于爱吃甜食,涌现了很多蛀牙,不得已拔掉牙齿装上金牙,但仍旧嗜糖如命。
有一次,他糖瘾上来了,口袋里没钱怎么办呢?就拔下一颗金牙换糖吃。
章士钊为此写了一首诗嘲笑他:齿豁曾教金作床,只缘偏嗜胶牙糖。
忽然糖尽囊羞涩,又脱金床付质房。

苏曼殊爱吃糖,尤其在写作的时候更是大吃特吃,以助文思。
为了吃糖他不在乎价格,在上海的时候吃过当时时价一斤一百元的糖果。

苏曼殊对付蜜枣也情有独钟。
有人投其所好,送他一包蜜枣,竟然得到了他的一幅亲笔画作。

苏州的酥糖有各种各样的品种,玫瑰、黄豆、芝麻等等,他可以一口气吃掉十几包。
包天笑题诗曰:“松糖桔饼又玫瑰,甜蜜喷鼻香酥笑开口。
想是大师心里苦,要从苦衷得甜来”。

有一次在上海,柳亚子将家乡特产麦芽塔饼送与苏曼殊,他竟然一口气吃了二十多个。

苏曼殊生性放荡不羁,爱吃却从来不加以节制。
终极由于饮食无节制而患肠胃病,年仅34岁就卒于上海宝隆医院。
在住院期间,由于受不了医院不准吸烟,吃糖喝牛奶等牵制,偷偷逃了出来,在街上大吃八宝饭、年糕、冰淇淋等食品,导致肠胃病加剧而医治无效。

英年早逝的苏曼殊令人唏嘘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