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已过,秋意渐浓!
秋日丰富的文化历史秘闻,使秋日充满灵秀之气。如果说唐诗宋词里的秋日,能把我们带到秋日那优雅静美的田地的话,那么,元曲中的秋日美景更是令人神往,让我们一起来感想熏染元曲的秋意浓浓的诗意吧!
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这首小令很短,一共只有五句二十八个字,全曲无一秋字,但却描述出一幅悲惨动人的秋郊落日图,并且准确地传达出旅人凄苦的心境,被赞为秋思之祖。
天净沙-秋
元-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
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这首小令,只五句二十八个字,篇幅虽短,却以神来之笔捅绘出了一幅绝妙的秋天景色图。
清江引-秋怀
元-张可久
西风信来家万里,问我归期未?
雁啼红叶天,
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
雁啼红叶、黄花渲染出一幅色彩浓丽的秋天景色图,衬自己浓浓的乡思情。
水仙子-咏江南
元-张养浩
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
芰荷丛一段秋光淡。
看沙鸥舞再三,卷喷鼻香风十里珠帘。
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
爱杀江南!
寥寥几笔,勾勒出一幅江南秋色图
惜芳春-秋望
元-乔吉
千山落叶岩岩瘦,百尺危阑寸寸愁。
有人独倚晚妆楼。
楼外柳,眉暗不禁秋。
这首小令用肃杀、悲惨的秋天景色,衬托出了思妇心中的悲楚、哀怨之情。
西湖杂咏-秋
元-薛昂夫
疏林红叶,芙蓉将谢,天然妆点秋屏列。
断霞遮,夕阳斜,山腰闪出闲亭榭。
分付画船且慢者。
歌,休唱彻;诗,乘兴写。
这首写西湖秋天景色的小令,自然界的景象机趣盎然,活灵巧现,令人感到仪态万方,千姿百态。
塞鸿秋-浔阳即景
元-周德清
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
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
晚云都变露,月牙初学扇。
塞鸿一字来如线。
此曲写浔阳江边清秋晚景。全篇七句四十五字,分则一句一景,宛如七幅山水屏画,七个风景镜头,千姿百态,各放异彩;合则构成浔阳江山的立体壮不雅观,好似一部名胜风景影片。
平湖乐
元-王恽
采菱人语隔秋烟,波静如横练。
入手风光莫流转,共留连,
画船一笑东风面。
江山信美,终非吾土,问何日是归年?
这首小令借江南水乡的美景抒客居异域的乡愁。曲作的前半部分极尽写江南之美,江南好,能挽人衣袖,能让人滞留,能让人憧憬。
末了,墨客迁移转变道:此处虽美,究竟不是我的故乡。他乡再好,也终不及故乡。越是陪衬渲染他乡的美,越是衬托乡愁的悲。由于,只有家乡才是让民气灵安顿的地方。
天净沙-秋
元-朱庭玉
庭前落尽梧桐,水边开彻芙蓉。
解与墨客意同。
辞柯霜叶,飞来就我题红。
庭院前落尽了梧桐的叶子,水中的荷花也早失落去当日的风采,仿佛是通达墨客我的心思,一片经霜的红叶离开树枝,飞近身来让我题诗。
秋日固然有萧瑟的一壁,但对热爱生活的墨客来说,却同时意味着希望和奋起。这一“辞”一“就”,尽翻前案,将初时悲秋消沉的气氛一扫而空,无异化衰朽为神奇,令人拍桌赞叹。
清江引-秋居
元-吴西逸
白雁乱飞秋似雪,清露生凉夜。
扫却石边云,醉踏松根月,
星斗满天人睡也。
全曲笔墨简洁,意境洒脱,色彩淡雅,格调清新,自雁、雪、云、月、星斗,组成一幅安谧清凉的 秋夜画面,素雅之色衬淡泊之情,深刻地表达了作者阔别污浊的尘世,回到大自然的怀抱的追求,保持高雅的情操的神往。
秋日算复一年来到人间,面孔都是一样的,而到了墨客笔下,它却千变万化。吴西逸这首《清江引·秋居》清淡雅洁、宁静淡泊,像没有人间烟火味的仙界,这是一位隐君子的精神追求。
沉醉东风-秋天景色
元-卢挚
挂绝壁松枯倒倚,落残霞孤鹜齐飞。
四围不尽山,一望无穷水。
散西风满天秋意,夜静云帆月影低,
载我在潇湘画里。
波折的枯松倒挂在峭壁绝壁上,残留的片片晚霞和孤零的野鸭在天上一齐飘飞。四周围是数不尽的青山,一无 际的碧水,西风箫箫,天地间一派浓浓的秋意。悄悄的夜里 皎洁的月影映照着高挂云帆的船儿,载着我行舟在湘江上,恍如置身在画图之中。
正宫-小梁州
元-贯云石
芙蓉映水菊花黄,满目秋光。
枯荷叶底鹭鸶藏。
金风荡,飞舞桂枝喷鼻香。
雷峰塔畔登高望,见钱塘一派长江。
湖水清,江潮漾。
天边斜月,新雁两三行。
此曲为贯云石晚年隐居杭州时所作。他对风光奇丽的杭州怀有深厚感情。该曲极尽西湖秋色之美。其所描述的乃是一个略显善意的清爽、沉静的境界。其深层则是其淡泊名利、飘然出世的思想。
仙吕-后庭花
元-赵孟頫
清溪一叶舟,芙蓉两岸秋。
采菱谁家女,歌声起暮鸥。
乱云愁,满头风雨,戴荷叶归去休。
一群俏丽纯洁的田舍少女荡舟在清清的河水中,唱着渔家歌谣,歌声飞入荷花丛中,惊起了一群栖息的水鸟,画面变得明快活泼起来。但“乱云愁”却作了个陡转。风雨欲来,而采莲少女却处乱不惊,从容不迫地采下一茎绿荷叶戴在头上作雨具,返舟归家。全曲大概寄托着处于政治风云变幻中的赵孟頫的归隐之心。
中吕-普天乐江头秋行
元-赵善庆
稻粱肥,蒹葭秀。黄添篱落,绿淡汀州。
木叶空,山容瘦。
沙鸟翻风知潮候,望烟江万顷沉秋。
半竿落日,一声过雁,几处危楼。
作者给我们描述了一幅豁亮清明明丽的秋天景色图:稻谷和高粱长势喜人,丰收在望,芦苇也已秀穗。院墙竹篱,已逐渐被收成庄稼的黄色所装饰;江中小洲,也淡去了绿色。树叶飘零,植被稀薄,山容显瘦,沙鸥在水面翻飞,彷佛在报知潮涨潮落,烟雾迷蒙,秋色更显深奥深厚。一声过路的雁鸣,冲破了秋野的寂静,夕阳西下,四周的几栋楼阁,在渐次浓重的暮色衬托下,却显得更加高耸。
中吕-普天乐(平沙落雁)
元-鲜于必仁
稻粱收,菰蒲秀。山光凝暮,江影涵秋。
潮水远水宽,天阔孤帆瘦。
雁阵惊寒埋云岫,下长空飞满沧州。
西风渡头,斜阳岸口,不尽诗愁。
稻谷已经收割,水边的菰和蒲正是秀美之时。山光与暮色相凝相聚,江水倒影中蕴含着秋的神韵。江潮沉着,显得秋水宽阔;秋空辽远空旷,反衬得孤帆更加瘦小。雁阵为秋寒所惊,穿过山边薄云,落在江边沙滩上。红日西沉,秋风吹拂着渡口,主人公凝目痴望,无尽的诗思与情愁在心中郁积。这篇写景之作,意境辽远,境界开阔,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流落异域的无限忧思。锻字铸句尤有功力,如“孤帆瘦”的“瘦”字,既写帆小,又是墨客自身生理忧伤的投射。
越调-小桃红
元-倪瓒
一江秋水澹寒烟,水影明如练,
眼底离愁数行雁。
雪晴天,绿蘋红蓼参差见。
吴歌荡桨,一声哀怨,惊起白鸥眠。
此曲第一句写深秋时令,江面上飘浮着淡淡的烟霭,江水更加澄彻,彷佛白练。几行征雁,带着离愁,正飞向南方。下面一句写雪霁初晴,更显活气。末了一句写驾舟人一边荡浆,一边唱着带有幽怨情调的民歌,惊起了正在休憩的白鸥。如果说前面的画面多少显得凄冷寂寥和过于宁静,那么后面由于有了人的活动、歌声及鸥鸟,就使得全体画幅充满了动感和活气。
中吕-红绣鞋(秋日湖上)
元-王举之
红叶荒林酒兴,黄花老圃诗情。
柳塘新雁两三声。
湖光扶不定,山色难画成。
六桥风露冷。
此曲描写湖上秋天景色,绘影绘形,绘声绘色,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给人以清丽自然如在画中的感想熏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