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林黛玉和史湘云月下联诗,两人轻快的氛围透出的却是无家可归的悲惨。
史湘云说“又说他们他们做什么?不如说咱们”,两个无家可归的姑娘的中秋团圆夜,无怪这一回目用了“悲寂寞”三字!

及到“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妙玉溘然出场,将这一段孤寂推向高潮,但也顺势扫尾。

妙玉出场一个大意义是大半夜,妙玉出来做什么?贾母在山上家宴,用萧声娱乐。
妙玉说她被萧声吸引,实在何尝不是被人家的团圆吸引。
妙玉自幼有病,百药莫医。
末了随了师父带发修行才保安然。
有人说她是林黛玉的另一个人生,也未尝不可,毕竟林黛玉当初没有跟癞头和尚走,而妙玉却随着走了。

妙玉黛玉湘云三人联诗谁的诗最好谜底在一句赞赏中

妙玉寻着繁华而来,带着对家破人亡的孤寂。
结果三个无家可归的女孩子聚拢,仿佛更孤单,但结果不是,妙玉引得黛玉和湘云进了拢翠庵,这是一个寓意,妙玉虽然无家可归,但她还有崇奉。
可这崇奉能否度化得了她,却也难说难料。

【二】

妙玉出场也圆了一个遗憾。
上次刘姥姥来,很多人说妙玉的体己茶为什么没有史湘云,是不是对史湘云不待见。
事实证明并不是。

妙玉对史湘云的理解是个过程。
妙玉是金陵十二钗末了一个聚首之人,史湘云却是贾家最早的常客。
两个人的交集之前并不多。
作为侯门大小姐,妙玉是戴着有色眼镜看史湘云的。
用妙玉的标准是瞧不起这些公侯子弟。
以是她第一次体己茶请了与她出身类似的江南士族老乡林黛玉,请了贩子出身却自主自强的薛宝钗,最紧张我认为钗黛合一还不足,加上妙玉的弥合,才算上曹雪芹心中最完美的女人。
那一次聚首,是贾宝玉与一个完美女人的约会,自然没有史湘云的位置。

中秋夜,妙玉请了林黛玉和史湘云品茶,这次就迥异之前了。
第一没有贾宝玉什么事,第二,史湘云长期在大不雅观园,妙玉已经对她有所理解,更欣然接管毫无心机,豪杰阔大宽宏量。

【三】

中秋夜联诗但林黛玉冷月葬花魂而止,余下都是妙玉续完。
林史二人看后大加讴歌。

黛玉、湘云二人皆讴歌不已,说:可见我们每天是舍近而求远。
现有这样诗仙在此,却每天去纸上谈兵。

妙玉的诗文水平比起林史二人不相上下。
乃至被夸奖诗仙,还要更高一点。
与大不雅观园众人不同,妙玉经历过更多世俗熏染,更有人生阅历。
妙玉瞧不起贾家,与自身家族的文化积淀有关系。
金陵十二钗女子各个不一般。
妙玉绝对是上上之选。
贾宝玉得妙玉一封寿帖,欣喜若狂。
为了一个槛内人的署名,百般周折。

妙玉自称槛外人,又自称畸人。
自谓拥有天眼、道眼,即自外于“众人”与“扰扰之人”,超越于众人、凡人、俗人之上。
不与世俗社会同流,而与造化共在。
说妙玉是大不雅观园的异端,并不为过!
而她带发修行,依旧是尘凡中人。

中秋夜,妙玉、林黛玉、史湘云三人联诗,妙玉诗文,结尾一段,一样饱含深意,留待后文再说。

君笺雅侃红楼,多歧为贵。
你的关注将是我写作的最大动力,动动手指,关注一下,欢迎收藏转发。
非常感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