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本日回答一个满级读者的问题,这位读者让我比对剖析一下,不婚不育的生平,和婚育的生平。
问题很有代表性,相信这个过去的,或者还没完备过去的春节假期,读者们多多少少,都有与家人谈论过婚育话题。
以是我拿出来分享。
首先我亮明态度,我以为,要不要结婚,要不要生养,纯属私事,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人有一千个选择。
但这位读者的提问是请我做比对剖析,并不是做选择。
这个可以有,决策是每个人的私事,但剖析比拟,是可以拿来公共谈论的。
对付这个问题,我是这么看的,作为未婚未育的年轻人,如果是我,我会先做一个收入估量模型。
人的收入是颠簸的,起起伏伏,哪怕胡雪岩也有破产的时候。
但是,作为一个人,总有对自己生平的期待,你期待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把稳,期待不是白日梦。
我做白日梦还梦见自己是奥特曼呢,这不叫期待,期待是说我真的会为之奋斗终生,矢志不渝。
很显然,我不可能真的要奋斗成为奥特曼,以是那不叫期待。
站在收入的角度,你的期待有三种。
期待自己是个高收入者,期待自己是个中等收入者,期待自己是个低收入者。
我们先看第一种,如果你的未来与期待符合,你是个高收入者。
婚育,是值得的。
这个缘故原由非常大略,便是你靠自己,钱花不只。
这个天下上百分之九十九的问题都可以用钱办理,不假,但是,钱是有边际效应的。
你没有车的时候,下雨天骑共享单车,挤地铁,鞋掉了,淋一身雨。
从这个阶段,到你买入一辆5万块的代步车,这个过程,你得到的快乐是100,从0到100。
天热的时候,你有个私人空间可以开凉气,下雨的时候,你有个私人空间可以遮风挡雨。
那么从5万块的车,到50万的车,你的快乐在提升,可是提升不了十倍。
你的快乐能够从100提升到150就很多了。
你把稳,前者是0到100,后者是100到150。
再提升,从50万的车换到500万的车,你的快乐能从150提升到160就不错了。
创造边际效应了么?
一个人,从0分努力到60分,是很快的,60分提升到90分就很不随意马虎了,90分之后,每提高一分,那个多付出的努力都是不可想象的。
你的快乐也是一样,从0到60须要的钱并不多,等90之后,再想快乐,须要的钱,是弗成思议的。
而且,怎么说呢,你赢利也要操心的,钱越大,越操心,大过一定的边界,钱带给你的快乐,是抵消不了你操心付出的痛楚的。
以是如果你是个高收入者,是否须要配偶不一定,但你肯定须要孩子。
这里面有个非常大略的事理叫做明确继续原则。
你看古代的天子,每每一上台就立储了,他可以秘密立储,把遗诏藏在光亮磊落匾后面,但不能没有。
尤其是没有继续人的君主,比如宋仁宗这种,处境是极其尴尬的。
你没有一个明确的继续人,大家又都知道你的钱是花不完的,那不搞你搞谁呢?
明白这意思么?你一定是待宰的羔羊。
我曾经比拟过东西方企业,尤其是东方。
我们实际上就没有建立起来真正意义上的经理人制度和相信机制。我们的经理人,或者说实行团队,从来也就没有说了算过,说了算的,永久是老板,或者幕后老板。
说到底,甭管企业做多大,都是广义上的家族企业。
在这样的环境里,继续人就格外主要,继续人可以是头猪,可以何不食肉糜,但是得有。
有,周围的人就不会搞你了,由于搞你,钱也落不到他们兜里。
没有,周围的人一定搞你,搞了你,钱就落他们兜里了。
以是我说,如果你是高收入者,你一定是须要孩子的。
纯粹站在经济的角度,你希望的孩子是多多益善的,多到什么程度?靠近你的财富边界。
打个比方,如果你有10个孩子,花2辈子能把你的钱花光,而有20个孩子,就只能花一辈子。
你希望有多少个孩子呢?10个以上,不到20个,如果50,这便是你不愿意接管的数字。
这便是纯粹经济学的角度。
以是你会看到富人是有多生孩子的冲动的,由于一个非常大略的事理。
那便是让N个孩子分享自己的财富,通报一辈子,要比让一个孩子独享自己的财富,通报N辈子,随意马虎太多了。
如果秦始皇有高科技,他能生一千万个孩子,他一定会那么做。他一定会把秦帝国的财富分给这一千万个孩子,这样他绝对不会二世而亡,由于总人口里面靠近半数,都是他的孩子。
而如果他只是寄希望于一个一个往下通报,那就特殊特殊难。
以是当你的钱足够的时候,当然是多生孩子更划算,就像朱元璋,你甭管他的儿孙们靖难之役打成什么样,对付老朱来说,肉烂烂在锅里。
站在他个人的视角下,他的分封,是精确的选择。
而你指望找出一个精良的孩子,继续你全部的财富,并熬过岁月这把杀猪刀,这是极不可测的。
当然,现实中的富人未必都那么做,这里面有很多缘故原由。
说到底,养孩子不但是血缘关系,还有付出的精力,你未曾付出精力,那也就没有情绪,即便生物学上和你有血缘,实际上与陌生人,也无异。
一个人能抚养的孩子数目,是有限的。
那么我们再看第二种情形,如果你预期自己是个中等收入者。
作为中等收入者,你要明白一件事,即便你以为自己不须要婚姻,你也须要一个长期值得信赖的互助伙伴。
但现实见告你,虽然婚姻不可靠,可是婚姻之外的人际关系,更加不可靠。
明白我的意思么?不是你要找一个OK的,而是你在一堆都不OK的方案里面挑。
挑来挑去,多数人还是选择了婚姻。
进入婚姻之后,你就会创造如果没有共同的孩子,你们想要坚持长期的信赖关系,是不现实的。
古人说得很清楚,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
没有孩子的情形下,你们能够相爱七年,已经良久良久良久了。
大多数所谓的白头到老并不是爱情坚持了那么久,不是的,只是这对夫妻,养育了一个又一个的孩子,直到最小的孩子终年夜,两口子都已老去。
数据统计,所谓的恩爱夫妻,生平当中也至少有过十次以上想要掐去世对方的冲动。
所谓长久的婚姻,不是没有抵牾,而是看在共同的孩子的份上,算了。
就这么点事儿。
孩子便是那个缓冲地带。
以是中等收入者,实际上是用自己一部分的收入,换取了一段信赖关系,和明确的继续人。
由于划算。
我前面讲过,快乐有阈值的,你要快乐增加10%,你花的钱可能要增加十倍。思来想去不划算,还不如快乐减10%,换个老婆孩子。
说到底,人们都是在算总账。
否则等你60岁之后,配偶也没有,孩子也没有,你自己的处境也很尴尬,周围只有算计自己的人,无它,由于你老了,由于所有人都知道,你时日无多。
而我们,又是一个没有经理人制度,没有相信机制的社会环境。你能指望什么?
末了一种情形,你估量自己是一个低收入者。
那答案很大略,儿孙自有儿孙福,没有儿孙我享福。
只要你有了配偶,你对生活就有了期待,没配偶你可以夏天睡天桥底下,冬天住在10块钱的青旅大通铺,有配偶,谁会和你一起流浪?
只要你有了孩子,你对生活就有了神往,你不可能像武状元苏乞儿一样,指着父子俩一起上街讨饭。
以是如果你对生活没有期待,实际上,不婚不育才是最划算的。
但是问题来了,像流浪汉一样活着,真的是我们想要的生活么?
如果这不是我们想要的,实际上,你又步入上面两种选择模型里了。
当你预期自己是中等收入者,你实际上须要稳定关系,而坚持稳定关系又须要共同的后代。
当你预期自己是高收入者,你可以坚持黄金单身汉的身份,但这不虞味着你可以没有孩子,由于,你活在一个没有职业经理人以及真正相信机制的社会环境下。
以是,这个问题并不是有的选,人们选择了不婚不育,而是没的选。
实在人们都想成为中高收入者,人们都想要前两者关系,只不过在现实生活中无论如何都做不到的时候,只能苦中作乐。
明白这意思么?
不是不想要,而是要不到,那不如算了。
毕竟,在要不到且痛楚,和要不到但是想开了之间,明显后者才是更划算的。........关注公众号,影象承载,方能阅读正文《有些经济话题,再拖下去,可能就来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