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期,“以旧换新”政策助力假日消费升温。商务部最新数据显示,国庆假期前三天,全国有104.55万名消费者购买“以旧换新”8大类家电产品154.61万台,发卖额达到73.57亿元。这得益于今年4月份商务部、发改委、工信部等14部门联合发布的《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聚焦汽车换“能”、家电换“智”、家装厨卫“焕新”,支配做好消费品“以旧换新”事情,干系政策举措涉及财税、金融等多个领域。
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是稳定和扩大传统消费、提高公民生活品质的有力举措。我国相继出台了《家电以旧换新履行办法》《汽车以旧换新履行办法》等政策文件,大力推进“以旧换新”行动,在促进资源有效循环利用的同时,也在应对2008年国际金融危急中发挥了稳增长的主要浸染。当前,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持续显效。今年前8个月,全国报废汽车回收同比增长42.4%;前7个月,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2.3%。
现阶段,在海内有效需求不敷、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的背景下,消费品“以旧换新”仍面临一些难点痛点,消费者“不愿换”“不敢换”“不便换”问题突出。如消费者存在认知误区,认为换掉能用的家电是一种摧残浪费蹂躏;二手车辆交易平台报价不一,交易做事费不合理;旧家具家电回收品种少、回收价格不透明、回收利用代价低等顽疾依然存在,影响着辞“旧”迎“新”的消费意愿,以及“以旧换新”政策的落地。未来,要打好组合拳,持续引发消费潜能,扩大消费规模,提升消费质量,不断增强消费者得到感、幸福感、安全感。
大力造就新型消费不雅观,破解“不愿换”难题。勾引消费者精确处理好节约与消费的关系。节约虽然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提倡节约并非意味着不消费,而是更加强调资源的高效利用。要大力倡导以绿色、康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型消费理念,逐步改变人们的消费习气,推动社会"大众年夜众科学合理消费。勾引消费者精确处理好利用寿命与安全利用年限的关系。广泛宣扬超期服役消费品所带来的高能耗环保问题和潜在安全隐患,主动推广“以旧换新”的年限建议,加快淘汰掉队低效设备,推动消费提质升级。
持续强化标准牵引,破解“不敢换”难题。综合考虑企业和消费者的承受能力与接管程度,提升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前辈性、有效性和适用性,做好新旧标准转换衔接与平稳过渡。如加快推进汽车行业标准的升级转型,加速家电产品标准的迭代更新,加强家居产品标准的示范引领,提高新兴消费领域的标准供应,让更多节能、环保、智能的高质量产品“飞入平凡百姓家”。积极推进绿色产品认证和标识体系培植,优化智能家电等高端品质认证制度;优化消费品质量与安全监管机制,提升产品质量监管效能;持续推进重点消费品的质量调查,增强毛病产品召回力度。
积极完善回收做事体系,破解“不便换”难题。创新回收模式。鼓励发展“互联网+”“以车代库”等新型模式,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媒介开展网上预约、上门回收等“一站式”做事,推动专业化、规范化回收做事进街道、进社区、进村落落。推进回收网点和集中储运点培植,将废旧家电家具等回收网点纳入便民舆图,鼓励有条件的社区设置“家装便民做事点”,踏实培植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健全二手商品鉴定、评估、分级等标准,鼓励发展二手回收业务,扩大二手交易规模,规范二手交易行为,实现“闲置有代价,消费不摧残浪费蹂躏”。(侣传振)
来源: 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