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籍浩如烟海、人生渺若微尘。
我们虽平凡、历史却波澜壮阔;借诗言史,以史抒怀,用笔墨品沧桑!
笔墨无意,诗却可含情;历史苍凉、却可明智;每一首诗中蕴含着一段感悟,每一句话,都有着一缕情丝,笔墨少,但不妨碍内心的情绪的表达。
诗词未必高明,却饱含奥义;文章虽烂,却依旧可以情真意切。

文章千古事,得失落寸心知。
故此,我的文章依旧不求文采飞扬、不求诗词格律,只求真情实感,正所谓,文章虽烂、贵在情真。
不懂华美词华堆砌、不明生僻玄奥的词语、不求起承转合、只求直白平叙,让自己的情绪及好恶、不雅观点能清晰明了,而这对我来讲则足矣。

本文中,按照老例,总计十首七律,依然是读史过程中的灵光一现,借用诗词形式记录下来,然,自媒体平台天威难测,规矩繁多,为免心血付之东流,特存档备份,汇总成文。

1、七律 李成梁

文/雾锁苍穹

七律 咏史系列10首 人生平凡历史却波澜壮阔历史可以很有趣

风骚倜傥展雄才,后世蒙冤事可哀。

腹有良谋平外寇,心昭日月戍轮台。

忠实老将无他志,睿智君王未忌猜。

长叹魂消胡入境,生平浴血化尘埃。

2、七律 唐王殿

文/雾锁苍穹

唐王殿里少人游,人去楼空水自流。

曲径深山藏古刹,高法衣冠葬荒丘。

鼓钟响彻新都郡,八景名传老卫州。

总有浮云遮望眼,繁华不在使人愁。

3、七律 闻鸡起舞

文/雾锁苍穹

生逢浊世愤刀戈,石友同心壮志多。

论战谈兵勤奋斗,闻鸡起舞未磋砣。

驱胡一曲刘琨奏,击楫中流祖逖歌。

可叹忠良空有恨,难平北虏复山河。

4、七律 战广宁

文/雾锁苍穹

都言伟业转头空,败寇成王自古同。

冀北严彊丢霸气,幽州重镇丧雄风。

敌兵掳掠千家惨,守将亡命万里匆。

但使当年边帅在,胡人怎敢犯辽东。

5、七律 养寇

文/雾锁苍穹

劝君莫骂李成梁,养寇之言太勉强。

大帅魂消遗战绩,明皇御赐立牌坊。

实情不要瞎预测,历史宜须细考量。

九子一门皆勇烈,何堪信口论雌黄。

6、七律 秦桧

文/雾锁苍穹

祸乱朝纲义染尘,投戈叛主悖人伦。

经年未解千仇意,万去世难消百罪身。

有幸青山埋烈骨,无辜白铁铸奸臣。

他人宋后羞名桧,后代人前愧姓秦。

7、七律 潘美

文/雾锁苍穹

艺术加工乱弹弦,潘家未料受牵连。

评书假造多宗罪,谩骂无端数百年。

昔日痛恨成噩梦,如今翻案见上苍。

阴阳逆转平凡事,历史迷团自古玄。

8、七律 北镇

文/雾锁苍穹

追思往事忆边城,震慑妖邪四海平。

几度狼烟随浪尽,一朝赤日共潮生。

千秋伟业逢春色,万里江山见月明。

傲雪凌霜终不悔,残垣依旧诉心声。

9、七律 边帅

文/雾锁苍穹

辽东立马挽狂澜,卫护边关志不残。

制寇何遭名受损,杀胡怎怯夜生寒。

青山已老心犹烈,宝剑仍锋血未干。

史载牌楼千百世,英魂依旧保民安。

10、七律 征东

文/雾锁苍穹

沃野千秋养万民,何堪属国悖臣伦。

辽东百姓哭蒙难,塞北山河恨染尘。

布阵排兵寻猛将,挥师跨海灭番人。

唐王一怒除边患,护守神州世代春。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历史同样如此,由胜利者书写的历史难免会受到各类影响,造成有些事宜如云山雾罩、迷团重重,加之野史、小说演义的乱转乾坤,给我们学习、解读真正的历史铺上了层层障碍,而原形又每每藏于深处,乃至我们所知道的原形却未必便是原形,但也恰是以,才有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壮不雅观,才留下了些波澜壮阔的历史大悬案。

从古至今,对一些历史事宜、某些名人的辩论彷佛就从来没有停滞过,人有千万,千人千面、理解也千差万别,自然其不雅观点、见地不同,这本正常。
也正是因此,历史才更有趣、人们的探索也才更故意义。

然对付我们普通人来讲,我们的见地也仅是个人不雅观点而已,险些无足轻重。
当然也有可能是错的,毕竟人的经历、见识不同、眼界不同,对事物的理解自然存在差异,但在不背离三不雅观、不违法、不违背良心的情形下,可以友好辩论,这才是进步的表示。

如本文中,所涉及的李成梁,有说南有戚继光、北有李成梁者有之,说其是千古名臣、朝廷柱石者也有之,更有“边帅武功之盛、二百年未曾有也”的说法,但近年来,又涌现了诸如养寇自重、姑息养奸之说,更有甚者将其称为“清太祖”。
说其培养了努尔哈赤,终极养虎为患,成了大明王朝的掘墓人。

但事实却是,1615年李成梁以90岁高龄去世。
而直到3年后(3年是古时孝子守孝的期限),努尔哈赤才以七大恨起兵。
李成梁只要活着,努尔哈赤就像孙子一样诚笃,说李成梁养虎为患、养寇自重,将李成梁视为明亡的罪魁罪魁彷佛没有道理。

同样,潘美被作为原型,在评书演义中塑造成了一个大奸臣,更因此在民间广泛流传,乃至涌现“潘杨不联姻”的情形,但事实却是潘美是北宋的一代名将,东征西讨,战功赫赫;此外,深深影响并勉励了我们一代人的”七郎八虎闯幽州“却仅仅是艺术加工!
烧火丫头也彷佛并不存在!

此外,我们所熟知的闻鸡起舞的故事,不仅有祖逖,还有另一个主角刘琨,但如果不读历史,我们又岂知刘琨名气更大?又怎知其在西晋末期,孤身恪守危城,去世战不退?还曾经创造了“一曲胡笳救孤城”的传说?乃至千古名句“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也是出自刘琨的诗句?

还有,来日诰日启二年广宁之战,努尔哈赤率军进攻辽东广宁,明将熊廷弼与王化贞反面,致使明军大败,王化贞与熊廷弼退守山海关,辽西地皮尽失落。
努尔哈赤敕令把辽河以西的百姓,驱赶到辽河以东全部屠戳,惨绝人寰。
又有几人还记得?谁又知道如今的锦州北镇便是当年的广宁?

其余,辽东的大片地皮曾经被朝鲜半岛政权所盘踞,至今仍旧有很多遗迹,从大连直到丹东一线,四处都有当年半岛民族霸占的遗迹,更留下了很多当年隋唐的东征的古迹及传说。
而唐宗与薛仁贵却是真实的存在!
薛礼征东之事并非全是演义,有些是真实的历史。

以上仅仅是文中诗词的历史背景,但诗词毕竟不是历史,只能利用这个形式,把自己的感触、不雅观点融入进去而已,可能未必不雅观点精确,但却不妨碍我们妄谈历史,乃至断章取义的去解读。
而恰是以,这些诗词也并非是无病呻吟,空洞无物的。
虽然不雅观点未必精确、措辞未必华美,却有着自己的感情、不雅观点融入了个中,我以为与诗词形式比较,饱含的感情则更名贵。

末了,世事无常、天威难测,一旦本文中有些不雅观点引发争议,乃至是鞭笞,则极有可能导致账号再次涌现问题,故此,为了保险,特形成此文留待备份,小心总无大错。

【温馨提示】

码字不易,诗词创作更是心血,请勿转载到其他平台。
本人已不堪其扰,为此特造作声明,该账号所有文章均为原创,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许可,严禁私自抄袭转载。

本账号已开通了全网维权,为了双方账号的安全,请尊重劳动成果,避免发生搬运征象。
如再次发生,平台将会主动展开跨平台维权,届时您的账号恐怕会有扣罚的风险,特此提醒。

#我来唠家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