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荆门送别

【唐代】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12首让孩子领略祖国多彩多姿的经典古诗推荐收藏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赏析

这首诗是李白出蜀时所作。
李白这次出蜀,由水路乘船远行,经巴渝,出三峡,直向荆门山之外驶去。
“山随平野尽”,形象地描述了船出三峡、渡过荆门山后长江两岸的特有景致:山逐渐消逝了,面前是一望无际的低平的原野。
这句好比用电影镜头摄下的一组活动画面,给人以流动感与空间感。
“江入大荒流”写出了江水奔驰直泻的气势,从荆门往远处望去,仿佛流入荒原辽远的原野,显得天空寥廓,境界高远。

2、黄河

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

【唐代】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赏析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这两句的大意是:九曲黄河之中有无数的砂砾,它们随同黄河流经万里,经受了浪涛的冲洗和狂风的簸荡,从天涯一贯来到这里。
墨客歌咏九曲黄河中的万里黄沙,赞赏它们冲风破浪,勇往直前的顽强性情。

3、西湖

钱塘湖春行

【唐代】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

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敷,

绿杨阴里白沙堤。

赏析

这首诗处处扣紧环境和时令的特色,把刚刚披上春天外衣的西湖,描述得买卖盎然,恰到好处。
“水面初平云脚低”,这句写春水初涨,水面与堤岸齐平,空中舒卷的白云和湖面荡漾的波澜连成了一片,正是范例的江南春湖的水态天容。

崇山峻岭

4、泰山

望岳

【唐代】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赏析

该诗是杜甫青年时期的作品,充满了浪漫与激情。
全诗没有一个“望”字,却牢牢环绕诗题“望岳”的“望”字着笔,由了望到近望,再到凝望,末了是俯望。
墨客描写了泰山雄伟磅礴的气候,抒发了自己勇于攀登,傲视统统的年夜志壮志,洋溢着发达向上的朝气。

5、庐山

望庐山瀑布

【唐代】李白

日照喷鼻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赏析

诗的前两句从大处着笔,概写望中全景:山顶紫烟环抱,山间白练悬挂,山下激流奔驰,构成一幅绚丽壮美的图景。
第三句从近处细致地描写瀑布。
末了一句说这“飞流直下”的瀑布,使人疑惑是银河从九天倾泻下来。
一个“疑”,用得空灵巧泼,若真若幻,引人遐想,增长了瀑布的神奇色彩。

6、峨眉山

峨眉山月歌

【唐代】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赏析

诗从“峨眉山月”写起,点出了远游的季候是在秋日。
次句意言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流去,不仅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
诗中连用了五个地名,构思风雅,不着痕迹,渐次为读者展开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

崖壁关隘

7、玉门关

凉州词二首·其一

【唐代】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东风不度玉门关。

赏析

这首诗写戍边士兵的怀乡情。
首句“黄河远上白云间”描述出一幅动人的图画:辽阔的高原上,黄河奔驰而去,远远向西望去,彷佛流入白云中一样平常。
次句“一片孤城万仞山”,写塞上的孤城。
在高山大河的环抱下,一座地处边塞的孤城巍然耸立。
这两句描写了祖国山川的雄伟气势。

8、居庸关

出居庸关

【清代】朱彝尊

居庸关上子规啼,

饮马流泉落日低。

雨雪自飞千嶂外,

榆林只隔数峰西。

赏析

居庸关上几声杜鹃啼鸣,仿佛有一缕辽远的乡愁,浮升在墨客的高岭独伫之中。
驱马更行,峰回路转,在暮霭四起中,忽遇一带山泉,从峰崖高处弯曲来泻。
透过如林插空的千百峰嶂,隐约可见有一片雨雪,纷扬在迢遥的天底下。
墨客意兴盎然地转身西望,不禁又惊喜而呼:那在内蒙古准格尔旗一带的“渝林”古塞,竟远非人们所想像的那般迢遥。

9、三峡

早发白帝城

【唐代】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赏析

首句“彩云间”三字,描写白帝城阵势之高,为全篇描写下水船走得快这一动态蓄势。
第二句的“千里”和“一日”,以空间之远与韶光之短作悬殊比拟。
第三句写出了李白在出峡时为猿声山影所感想熏染的情景。
瞬息之间,“轻舟”已过“万重山”。
全诗给人一种锋棱挺立、空灵飞动之感。

亭台楼阁

10、滕王阁

滕王阁诗(节选)

【唐代】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

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

珠帘暮卷西山雨。

赏析

第一句开门见山,用朴实苍老的笔法,点出了滕王阁的形势。
滕王阁的形势是这样的好,但是如今阁中有谁来游赏呢?过去那种豪华的场面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第一句写空间,第二句写韶光,第一句兴致勃勃,第二句意兴阑珊,两两对照。
墨客利用“随立随扫”的方法,使读者自然产生盛衰无常的觉得。

11、黄鹤楼

黄鹤楼

【唐代】崔颢

前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赏析

这首诗是吊古怀乡之佳作。
墨客登临古迹黄鹤楼,泛览面前的景物,即景而生情,诗兴大作,脱口而出,一泻千里,既自然宏丽,又饶有风骨。
此诗前半首用散调变格,后半首就整饬归正,实写楼中所见所感,写从楼上眺望汉阳城、鹦鹉洲的芳草绿树并由此而引起的乡愁,先放后收。
以丰富的想象力将读者引入远古,又回到现实各类情思和自然景致交融在一起,有谁能不感到它的凄婉苍凉。

12、岳阳楼

岳阳楼记(节选)

【宋代】范仲淹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高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拍浮;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登斯楼也,则有赏心悦目,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乐陶陶者矣。

赏析

这段写览物而喜者,描述出东风和畅、景致明丽、水天一碧的良辰美景。
更有鸥鸟在自由翱翔,鱼儿在欢畅游荡,连无知的水草兰花也充满活力。
作者以极为简练的笔墨,描摹出一幅湖光春色图,读之如在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