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花月夜二首

暮江平不动,春花满正开。

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

夜露含花气,春潭漾月晖。

隋炀帝杨广的九首诗确有超凡才情

汉水逢游女,湘川值二妃。

这首《春江花月夜》是杨广的名作。
凡读过诗文的人,险些都知晓唐代张若虚的名篇《春江花月夜》,但少有人知道在张若虚之前杨广早就写有《春江花月夜》。

寥寥四句诗,将春江花月夜收纳其间,绘出一幅江月胜景图。
“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缓缓读来,如欣赏清秋月夜之画,风致婉然。

野望

寒鸦飞数点,流水绕孤村落。

斜阳欲落处,一望黯消魂。

这首诗营造了一种寥落和孤寂的意境,此时墨客心里会产生凉飕飕、空落落的觉得。

村落落是很孤单,有流水环抱,有所凭依,彷佛也不那么孤零了。
流水看来还是那么有情,流水啊,何时送我回归?“统统景语皆情语”,这中间有玩索无尽的意味。

饮马长城窟行

肃肃秋风起,悠悠行万里。

万里何所行,横漠筑长城。

岂台小子智,先圣之所营。

树兹万世策,安此亿兆生。

讵敢惮焦思,高枕于上京。

北河见武节,千里卷戎旌。

山川互出没,原野穷超忽。

撞金止行阵,鸣鼓兴士卒。

千乘万旗动,饮马长城窟。

秋昏塞外云,雾暗关山月。

缘岩驿立时,乘空烽火发。

借问长城侯,单于入朝谒。

浊气静天山,晨光照高阙。

释兵仍振旅,要荒事万举。

饮至告言旋,功归清庙前。

这首诗颂扬了修建长城的历史功绩。
长城是先辈的聪慧的构想,是万世安宁的保障,令亿兆公民得以和平地生活。
千军万马战长城,赢得反侵略战役的胜利,单于来朝,远国归降,大军凯旋,饮庆功酒,终于可以在宗庙前告慰先人的英灵了。
后人评价此诗:“通首气体强大,颇有魏武之风。

泛龙舟

舳舻千里泛归舟,言旋旧镇下扬州。

借问扬州在何处,淮南江北海西头。

六辔聊停御百丈,暂罢开山歌棹讴。

讵似江东掌间地,独自称言鉴里游。

杨广对扬州有很深的感情,他曾担当扬州总管十年。
做了天子后,三下江都。
末了,他又去世在了扬州,时也命也。
某一年的端午,为纪念屈原,扬州开始况竞渡,有感的杨广写下此诗。

王夫之评杨广《泛龙舟》曰:“神采天成,此雷塘骨少年犹有英气。

夏日临江诗

夏潭荫修竹,高岸坐长枫。

日落沧江静,云散远山空。

鹭飞林外白,莲开水上红。

逍遥有馀兴,怅望情不终。

临江之处,竹树葱茂,岸高潭深。
夕阳的余晖映照在宽阔的江面上看上去是那样的澄净;云雾散去,远山在望,仿佛天地一下子开扩了许多。
白鹭飞过绿竹树林外掠过一抹白色;荷花开了在碧波之中呈现出一片赤色。
在这里逍遥清闲的不雅观赏景致,兴味无穷,天晚了还不想回去。

辽东二首

辽东海北翦长鲸,风云万里清。

方当销锋散马牛,旋师宴镐京。

前歌后舞振军威,饮至解戎衣。

判不徒行万里去,空道五原归。

秉旄仗节定辽东,俘馘变夷风。

清歌凯捷九都水,归宴洛阳宫。

策功行赏不淹留,全军藉智谋。

讵似南宫复道上,先封雍齿侯。

隋炀帝在位期间曾三次征讨辽东,即高句丽。
大业八年,隋炀帝征伐高句丽,渡过辽水,与高句丽大战于东岸,大败高句丽,进围辽东。

不远万里跨海渡江,征讨辽东,终于剪除了辽东巨寇,使风云弥漫的沙场硝烟归于沉着。
此时正应该熔化兵器放养马牛,尽享太平。
将士们班师回朝,在京都设宴庆功。
酒席上歌舞欢闹,更显现出军威。

战士们开怀畅饮,直到醉了方才归去。
我盛大之国,决不会去辽东白走一遭,空手归来中原,要战就一定会胜利而回。

悲秋诗

故年秋始去,今年秋复来。

露浓山气冷,风急蝉声哀。

鸟击初移树,鱼寒欲隐苔。

断雾时通日,残云尚作雷。

觉得去年的秋日才刚刚过去,今年秋日就又来临。
山中露水浓重云雾弥漫,让人生寒,秋风中蝉在声声悲鸣。

鸟儿受打击后,开始移树隐身,鱼儿因天寒欲隐水草之下。
阳光时时从断断续续的烟雾中透下来,天上几朵残云飘散,偶尔还传来模糊雷声。

江陵女歌

雨从天上落,水从桥下流。

拾得娘裙带,同心结两头。

这是一首绵绵的爱情诗。
“同心结两头”中的“结”字,照睦,彷佛是“结裙带”,但实际是“结两个人的心”,又是“两意语”也。

江都宫乐歌

扬州旧处可淹留,台榭高明复好游。

风亭芳树迎早夏,长皋麦陇送余秋。

渌潭桂楫浮青雀,果下金鞍跃紫骝。

绿觞素蚁流霞饮,长袖清笙歌戏州。

《江都宫乐歌》为隋代隋炀帝杨广所作的七言律诗,抒发了当时隋炀帝在扬州的所见所感和对扬州的美好生活情境。
夏日的凉风、俏丽的树,秋日的麦喷鼻香,都让杨广留恋。
虽然所写皆为宫廷生活的寻欢作乐之举,但是神采飞扬,不乏俊爽之气。

源自:中华诗文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