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昂首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古人评注
《唐诗广选》:
有第三句,自不虞其末句忽转至此。便奇(“疑是”句下)。蒋仲舒曰:“昂首”、“低头”,写出踌蹰踯躅之态。
《增订唐诗摘钞》:
思乡诗最多,终不如此四语真率而有味。此信口语,后人复不能摹拟,摹拟便丑,语似极率,回环尽致。
《唐诗选胜直解》:
此旅怀之思。月色侵床,凄清之景也,易动乡思。月光照地,恍疑霜白。昂首低头,同此月也,一俯一仰间多少情怀。题云《静夜思》,淡而有味。
《诗境浅说续编》:
前二句,取喻殊新。后二句,往昂首、低头俄顷之间,顿生乡思。良以故乡之念,久蕴怀中,偶见床前明月,一触即发,正见其乡心之切。且“昂首”、“低头”,联属用之,更见俯仰有致。
《李太白诗醇》:
谢云:直书衷曲,不着色相。徐增曰:因“疑”则“望”,因“望”则“思”,并无他念,真“静夜思”也。
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
其二
船上齐桡乐,湖心泛月归。
白鸥闲不去,争拂酒筵飞。
其三
刬却君山好,平铺湘水流。
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
古人评注
《鹤林玉露》:
李太白云:“铲却君山好,平铺湘水流。”杜子美云:“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二公所以为墨客冠冕者,胸襟阔大故也。此皆自然流出,不假安排。
《唐诗选胜直解》:
言铲去君山而令湘水平铺,太白胸中放旷豪迈可见。中流畅饮,洞庭秋意,尽收于醉中矣。
《诗式》:
首句,若以君山在湖中不免犹为心病,不如革除更好。二句,君山铲去,湘水平流,则眼界弥觉空阔。三句,先点“酒”字,四句,落到“醉”字。步骤一丝不乱。三句有了“无限”二字,四句“醉杀”二字迎机而上,所谓一应一呼也。结句有醉倒在洞庭秋色之中,有“一脚踢翻鹦鹉洲,一拳捶碎黄鹤楼”之概。
夜下征虏亭
船下广陵去,月明征虏亭。
山花如绣颊,江火似流萤。
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古人评注
《唐诗归折衷》:
唐云:“不厌”妙矣,“两不厌”尤妙。
《增订唐诗摘钞》:
鸟飞云远,言其独坐也;末句“独”字更醒。
《诗法易简录》:
首二句已绘出“独坐”神理,三、四句偏不从独处写,偏曰“相看两不厌”,从不独处写出“独”字,倍觉警妙非常。
《唐诗选胜直解》:
山间之所有者,鸟与云耳,今则飞尽矣,去闲矣。独坐之际对之郁然而深秀者,则有此山,陶靖节诗“悠然见南山”,即此意也,加“不厌”二字,方醒得独坐神理。言浅意深,人所不能道。
《诗式》:
首句“众鸟”喻世间名利之辈,“高飞尽”言皆得意去,尽为“独”字写照。“孤云”喻世间高隐一流,“独去闲”言虽与世相忘。而尚有往来之迹。“独”字非题中“独”字,应上句“尽”字。三句看曰“相看”,见人固看著山,山亦似看著人;“两不厌”,见人固恋看山,山亦似恋看人。四句“只有”二字,见恋看山者惟人,而恋看人者似亦惟山。除却敬亭山以外,无足语者,“独坐”二字之神,跃然纸上。
《唐人绝句精华》:
首二句独坐所见,三四句独坐所感,曰“两不厌”,便觉山亦有情,而太白之风神,有非尘俗所得知者,知者其山灵乎?
自遣
对酒不觉暝,落花盈我衣。
醉起步溪月,鸟还人亦稀。
忆东山
不向东山久,蔷薇几度花。
白云还自散,明月落谁家。
白鹭鹚
白鹭下秋水,孤飞如坠霜。
心闲且未去,独立沙洲傍。
劳劳亭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东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古人评注
《增订唐诗摘钞》:
深极巧极,自然之极,太白独步。
《诗法易简录》:
若直写别离之苦,亦嫌平直;借“东风”以写之,转觉苦语入骨。其妙全作“知”字、“不遣”字,奇警绝伦。
《精选评注五朝诗学津梁》:
离去何关于东风?偏说到东风,高一层意思作法。
送殷淑三首
其三
痛饮龙筇下,灯青月复寒。
醉歌惊白鹭,半夜起沙滩。
怨情
美人捲珠帘,深坐颦蛾眉。
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越女词五首
其三
耶溪采莲女,见客棹歌回。
笑入荷花去,佯羞不出来。
其五
镜湖水如月,耶溪女似雪。
新妆荡新波,光景两奇绝。
哭宣城善酿纪叟
纪叟黄泉里,还应酿老春。
夜台无李白,沽酒与何人。
题情深树寄象公
肠断枝上猿,泪添山下樽。
白云见我去,亦为我飞翻。
口号留别金陵诸公
食出野田美,酒临远水倾。
东流若未尽,应见别离情。
杜陵绝句
南登杜陵上,北望五陵间。
秋水明落日,流光灭远山。
夏日山中
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
渌水曲
渌水明秋月,南湖采白蘋。
荷花娇欲语,愁杀荡舟人。
古人评注
《诗式》:
首句先叙时景,见水月入秋,愈臻清澈,盖为泛舟点染。二句设为采蘋,以寄秋意,起下荡舟之人。三句本为采蘋而见荷花、系从劳面陪衬;荷花又娇如欲语,系从生情。四句“愁杀”二字,所谓如顺流之舟矣。“荡舟人”对上“荷花”、“愁杀”对上“娇欲语”、此盖心有所属,情不能已,而有所托也。
《李太白诗醇》:
翼如斯:荷花娇艳迷人,因转而为愁,情不自持。盖有所托也。
荅朋侪赠乌纱帽
领得乌纱帽,全胜白接䍦。
隐士不照镜,稚子道合适。
王和尚说
和尚心中有三座神:李白、杜甫和辛弃疾。和尚立志要读烂这三位大神的作品。之前发布了不少杜甫诗的解读,从本日开始陆续发布一些李白的作品,请诸君赏读。
这二十几首绝句和尚不做一字评。由于措辞在五绝面前是软弱的,李白写诗胸中自然流出,不做丝毫假饰,洒脱洒脱,俊秀天然清闲个中。诸君以为然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