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秋日,是一个盛产橘子的时令,作为一个湖南人,从小就特殊喜好吃橘子,湖南的橘子鲜美多汁,肉质细嫩,由于冬季的寒冷景象,让它的风味更加浓郁。
喜好橘子活泼可爱的颜色,不管是青绿,还是暖黄。
喜好橘子酸酸甜甜的味道,用牙轻轻一咬,那凉凉的、酸甜的味道就在舌尖蔓延。
喜好橘子的暗香,特殊是在长途旅行时,每次都要买几个橘子,闻到清爽的橘喷鼻香味,使人神清气爽。
分享八首橘子古诗词,品味一抹千年橘喷鼻香。
1
新霜彻晓报秋深,染尽青林作缬林。
惟有橘园风景异,碧丛丛里万黄金。
——宋范成大《橘园》
彻:通,透。缬:带花纹的针织品,形容树林染霜后颜色。
秋色已深,一夜霜寒深重,青林尽染霜色,此时的橘园却是一片活气勃勃的风景。放眼望去,碧绿的树丛中是一片金黄色,树树枝枝缀满金橘,在阳光下显得格外迷人。
墨客先渲染霜染秋林,呈现一种冷落冷暗的秋色,然后笔锋一转,看到丰收在望的橘园,用反衬的手腕淡淡几笔,写出橘园景致的美好。
2
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运命唯所遇,循环不可寻。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
——唐张九龄《感遇.江南有丹橘》
江南的丹橘林,到了冬天仍是一片青青之色,难道是由于它所处的地方景象温暖吗?不是的,是由于它实质上就如松柏一样耐寒冷。
一树树的累累硕果,假如推举给朝廷,贡献给高朋一定倍受夸奖,可惜山高路远,难以抵达。
这或许便是命运的安排吧,正如祸福循环反复难以追问一样,大家在庭院中忙着栽种桃树和李树,却不栽种橘树,难道是由于橘树不能遮阴吗?
张九龄由于直言上谏,被唐玄宗从宰相职位贬为荆州长史,阔别政权中央,来到偏远的地方,心中倍感苦闷写下《感遇》十二首,这是个中一首。
诗中句句都在说丹橘,又句句都在感叹自己,把一腔的悲愤和无奈倾吐,不知该如何开解,只能自我安慰,大概这都是命运的安排吧!
3
怜君卧病思新橘,试摘犹酸亦未黄。书后欲题三百颗,洞庭须待满林霜。
——唐韦应物《答郑骑曹青橘绝句》
郑骑曹:是韦应物的好友。
三百颗:出自晋朝王羲之的典故,王送朋侪橘子,并随橘奉上一个帖子,“奉橘三百颗。霜未降,未可多得。”
你身在病中向我索要橘子,我在树上摘了一个试吃,橘子的皮还是青色没有完备成熟,味道很酸。
你且再等等吧,等到洞庭山上霜染层林,我一定像王羲之一样随信附上三百颗黄橘,给你送过去。
这首诗非常地富有生活气息,朋侪病中想吃橘子,但是很尴尬,橘子还未成熟。为了化解尴尬,墨客用三百颗诙谐地安慰朋侪,对朋侪表达关怀之情,也是一种莫大的安慰。
4
手种黄柑二百株,春来新叶遍城隅。方同楚客怜皇树,不学荆州利木奴。几岁着花闻喷雪,何人摘实见垂珠。若教坐待成林日,滋味还堪养老夫。
——唐柳宗元《柳州城西北隅种柑树》
我在柳州城西栽种200棵柑橘,春天来的时候橘树枝叶繁茂,处处一片碧绿之色。
我像屈原一样发自内心地喜好橘树,而不是像李衡那样把柑橘树当作木材来谋利。
也不知道要过多少年,我才能看到它如雪的花儿绽放,也不知道会是谁来摘下它如垂珠般的果实。
我期待着柑橘终年夜成林的日子,那个时候我这个老人就能品尝到这人间美味,用它养老,还是很有趣的。
柳宗元由于永贞改造,被贬永州十年,好不容易盼到回京的召令,愉快的心情还没有过去,很快又接到贬谪的旨意,柳宗元再一次被贬柳州。
在柳州他不只栽种丹橘,他还带领百姓栽种柳树,是一个特殊讲究务实的官员,他的《种柳戏题》“柳州柳刺史,种柳柳江边。谈笑为故事,推移成昔年。”
5
菊暗荷枯一夜霜。新苞绿叶照林光。竹篱茅舍出青黄。喷鼻香雾噀人惊半破,清泉流齿怯初尝。吴姬三日手犹喷鼻香。
——宋苏轼《浣溪沙·咏橘》
秋霜让菊花凋残,荷花枯萎,而橘树却在秋霜下闪烁着光泽,走出茅舍才创造橘子已经由青色转成金黄色。
摘下一个剥开品尝,满嘴的喷鼻香甜有如泉水在口齿间流淌,听说吴地产的橘子,可以手上留喷鼻香三日,还喷鼻香气犹存。
这是一首咏物词,都说苏轼是一个美食家,确实是名不虚传,他对橘子也是满满的热爱。
6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宋苏轼《赠刘景文》
秋深时,荷叶枯萎,只有菊花还在枝头凌寒盛开,这是一年最美好的景致,你看满目山河,到处都缀满黄黄的橙子和青绿的橘子。
苏轼在秋日看到荷叶凋零,同时也惊叹秋日,不仅有菊花傲霜,还在一片丰收中收成喜悦,在一片橙黄橘绿中看到希望。
-end-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