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解读】
《蜀相》是七言律诗,构造严整,法度森然。这首诗抒写作者游览武侯祠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诸葛亮才干、德行的称颂及对其“出师未捷身先去世”的惋惜,也暗含着感时忧国的情怀和以身许国的抱负。全诗情绪深奥深厚悲壮,有厚重的历史感。学习时要反复诵读涵泳,并联系《出师表》等文,加深对诗人情志的理解。
【传授教化目标】
1.借助参考书本课下注释,理解杜甫的平生及其造诣,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
2.疏通诗歌内容,捉住重点词语,剖析景物意象,品味诗歌的意境。
3.借助诗歌的景情关系的鉴赏,感想熏染墨客忧国忧民、强烈的爱国主义情绪。
【传授教化重难点】
剖析诗歌意象,感想熏染墨客所要表达的情绪。
【传授教化过程】
李白和杜甫身处唐王朝繁华似锦的极盛时期,又目睹了安史之乱的惊天巨变,各自以不朽的诗篇抒写了时期精神和人们的心灵。李白天才不羁,诗风豪迈洒脱,想象奇特,笔意纵横,无拘无束;杜甫老成憨实,诗风沉郁抑扬,笔力千钧,法度森然,体式谨严。两人的诗风既截然有别,又共同表现出盛唐诗歌特有的气候。本日我们一起走进《蜀相》这首作品,感想熏染杜甫的情怀。
任务一、知人论世
1.理解杜甫
杜甫(712 —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墨客,与李白合称“李杜”。出生于河南巩县,原籍湖北襄阳。为了与另两位墨客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差异,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大历五年(770年)冬,杜甫病逝,时年五十九岁。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2.干系背景
《蜀相》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春天。此时的杜甫,刚刚来到成都不久,暂住于城西的浣花溪畔。在此之前的五年,他颠沛流离,一度身陷安史叛军中,逃脱后做过左拾遗、华州司功参军之类的小官,之后又弃官而去。这五年里,他目睹了安史之乱中兵火连天、百姓涂炭、田园荒漠的景况,《哀江头》《羌村落三首》《北征》以及“三吏”“三别”都作于这一期间;加之唐肃宗昏庸颛预,宠信宦官,排斥元勋,而杜甫本人亦因上书救宰相房珀而遭疏远、贬斥,这使得从前间齐心专心想要“致君尧舜上,再使风尚淳”(《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的他倍感失落落,对时局的忧虑也始终徘徊在心头。正是在这样的生理背景下,杜甫游览了成都城外的诸葛武侯祠,写下了《蜀相》一诗。
诸葛亮是三国期间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为蜀汉制订了统一天下的策略,辅佐刘备、刘禅父子建立并巩固蜀汉政权。他“鞠躬尽瘁,去世而后已”的精神,他与刘备之间鱼水相得的关系,当然会使仕途坎坷、报国无门的杜甫心潮起伏、热泪盈眶。
3.咏史怀古诗
这首诗是一首凭吊古迹、颂扬诸葛亮的咏史诗。
墨客以历史事宜、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
《山坡羊·潼关怀古》《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任务二、文本研究
活动1:文本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便是歌颂诸葛亮。杜甫入蜀往后,思想上有一个很突出的变革,那便是他不再“窃比稷与契”(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而神往于诸葛亮。他写了一系列赞赏诸葛亮的诗,并公然说:“凄其望吕葛,不复梦周孔。”意思便是说,他殷切期望的是吕尚、诸葛亮这类英雄人物,再也不梦想周公和孔子了。这首《蜀相》诗,便正是他“凄其望吕葛”的详细表现。全诗共八句,可分为两段:上四句写丞相祠堂,下四句写丞相本人。但这两段,并不是可以分开的两截。由于在对丞相祠堂的描写中,已暗含丞相其人在内。
补充资料:
“窃比稷与契”:(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许身一何愚, 窃比稷与契。”,译为:“杜陵之地有一老匹夫,年纪衰迈意念沉沉。年轻时的我何等愚蠢,竟将自己比作圣贤之辈。”)稷与契:传说中舜帝的两个大臣,稷是周代先人,教百姓栽种五谷;契是殷代先人,掌管文化教诲。
首联: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赏析:开头两句,“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用自问自答的办法,点明丞相祠堂的所在地。丞相祠堂,便是现在的“武侯祠”,在成都城南约二里,现在已经辟为“南郊公园”。
杜甫对诸葛亮是十分崇敬、心神往之的,因此初到成都就前往瞻仰、参拜。由于没有来过,以是要打听“丞相祠堂”的所在,“寻”解释是故意识地寻访,“何处寻”表现了一种景仰和急迫之感。“锦官城外”(成都的别称)点明了地点。
“柏森森”三字则意蕴丰硕,由于这森森的高大茂密的柏树,不但是识别丞相祠堂的标志,而且是历代公民爱戴诸葛亮的见证。杜甫在夔州时写有一首《古柏行》的诗,专门描写孔明庙前的一棵老柏树。个中有这么两句:“君臣已与时际会,树木犹为人爱惜。”不言而喻,成都的丞相祠堂之以是能涌现“柏森森”的景象,同样也是由于“人爱惜”的缘故。联系到古老的《诗经》里那首《甘棠》诗:“蔽蒂甘棠,勿剪勿伐,召伯所芳。”诗意是说,老百姓出于对召伯的爱戴,竟然连他曾经安歇过的那棵甘棠树,都不忍砍伐,因而长得茂盛。由此,我们也就不难知道:凡是为公民做了好事的人,公民是不会忘却他的。
一来是写实,展现了武侯祠周围的环境;
二是渲染气氛,表现祠堂附近的庄严肃穆,也表达墨客参拜时内心的崇敬之感;
三是带有象征意味,“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柏树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向来有忠贞、高洁的意味,在这里可以视为诸葛亮伟大人格的象征;此外,“森森”不仅是茂密、繁多,也给人整肃之感,解释武侯祠并非一个荒漠废弃的所在,而是有人在悉心掩护,因此这也是公民爱戴诸葛亮的见证。
颔联: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赏析:这两句是进而描写祠堂内的景物。但描写景物却是为了更深刻地表达对诸葛亮的怀念心情。表面上是写景,骨子里却是抒怀。关键在于“自春色”的“自”字和“空好音”的“空”字。由于自己心目中所景仰的人已经见不到了,以是,只管映带在台阶两边的碧草并非欠好看,那藏身在森森的柏叶之中的黄莺儿的歌唱,也并非不悦耳,但墨客都无心抚玩。这里的“自”字和“空”字,是互文对举,可以互训。所谓“互训”,也便是说,“自”可阐明为“空”,“空”也可以阐明为“自”。如果把这两个字对调一下,说成是“空春色”“自好音”,也完备可以。对诗的原意,毫无影响。唐人李华《春行寄兴》诗说“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起鸟空啼”,个中“自”“空”二字的用法,和杜诗是相同的。
对付这两句的写景,过去有不同的理解,如清朝人仇兆鳌在其所著《杜诗详注》里就说是“写祠庙荒凉”的。近人大多数也采纳这一说法。我以为这是一种误解。第一,从“碧草春色”“黄鹂好音”的描写中,我们确实看不出有什么“荒凉”的意境,相反,倒是一幅春意盎然的景象。第二,古人常用草色来渲染春色之美,如江淹《别赋》中有“春草碧色,春水绿波”的句子,便是这一类。杜甫这里说的“碧草”,也正是这个意思。碧草便是碧草,不是蔓草、杂草、野草,更不是衰草,不能一看到“草”字,便和“荒凉”联系起来。而且,这样的理解也违背了墨客的创作意图。由于墨客的意图,正是要把祠堂的春景写得十分美好,然后再用“自”“空”二字将这美好的春景如草色莺声等一齐抹倒,来更加突出墨客对诸葛亮的敬仰之情。以是,春色越美,鸟音越好,就越有助于表现这种心情。如果理解为“荒凉”,便不能起到这种反衬浸染。大好春光,人无不爱,便是杜甫也写过“不是爱花即肯去世”的诗句,为什么在这儿他却采纳了否定的态度呢?下文回答了这一问题。原来“伤心人别有怀抱”,他齐心专心惦记着的是这祠堂的主人——蜀相诸葛亮。这也就由第一段过渡到第二段,由写景过渡到写人。
此二句写景,绝非一样平常意义上的情景交融、渲染气氛,这里的景与墨客的心情是不相融的,只是起到反向衬托的浸染。
颈联:“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赏析:“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这两句,从大处着眼,言简意赅,高度地概括和评价了诸葛亮生平的功绩和才德。
上句写诸葛亮的才略,得到刘备的看重,刘备曾三次去拜访他。这在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以是诸葛亮在《出师表》中也有“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的话。“三顾频烦”,便是“频烦三顾”。“天下计”,即天下大计,也便是有名的“隆中对”中所说的东连孙权,北拒曹操,西取刘璋(四川),南抚夷越等规复国家统一的策略。这一句,虽然写到刘备,但着重点仍在赞赏诸葛亮的雄才大略。由于刘备之以是不厌其烦地三顾草庐,正是由于诸葛亮肚量胸襟天下大计,从侧面反响诸葛亮之才干出众;
下句,从风致和奇迹方面写诸葛亮的忠贞。所谓“两朝开济”,是说诸葛亮先辅佐先主刘备首创帝业、建立蜀汉,后又辅佐后主刘禅巩固帝业,济美守成,真是“功盖三分国”,堪称居功至伟。然而他绝不居功自傲,这就充分表明了他那老臣谋国的一片忠心。
尾联:出师未捷身先去世,长使英雄泪满襟。
赏析:诸葛亮生平中最冲动人的地方,是他的去世。诗的末了两句“出师未捷身先去世,长使英雄泪满襟”,对诸葛亮的去世,墨客表示了无限的哀思,对付他未能实现复兴汉室、统一中国的天下大计,深表痛惜。
蜀后主建兴十二年,即公元234年春,诸葛亮第六次出兵伐魏,与司马懿的军队在陕西渭南对垒,两军相持百余日。诸葛亮终因操劳过度,于这年八月病去世在五丈原的军营中,去世时才54岁。这便是“出师未捷身先去世”的史实。诸葛亮虽然壮志未酬,但是,他所表现的这种“鞠躬尽瘁,去世而后已”的崇高精神所给予后人的积极影响,却是无可估量的。这也是墨客杜甫为之冲动得泪流满襟的一个没有说穿的缘故原由。
“泪满襟”的英雄,当然便是墨客杜甫自己。但他用了“长使”二字,便大大地扩充了传染的范围,不仅把普天之下的,而且把千百年后所有的有志未遂的英雄人物全都包括在内,使他们产生强烈的震撼与共鸣,而不能不为之同声一哭。
诸葛亮是杜甫最为崇敬的古人之一。他写诸葛亮的诗还有《八阵图》、《咏怀古迹五首》(其五)、《古柏行》等,可以与此诗参读。
活动2:问题探究
思考1.此诗写墨客在武侯祠吊古,但题为“蜀相”而非“武侯祠”,有何深意?
明确:诗的题目叫《蜀相》,“蜀相”便是诸葛亮。公元221年,魏、蜀、吴三国鼎立之时,刘备在四川成都立国称帝,历史上称为蜀汉,任命诸葛亮为丞相,以是杜甫称诸葛亮为“蜀相”。但诗以《蜀相》为题,却不是纯挚的历史记录,而是寄托了作者对诸葛亮的崇高敬意。
墨客写这首诗,是为了追思、仰慕、钦敬诸葛亮。写武侯祠可以由祠写到诸葛亮,写祠是为了写人,因此题为“蜀相”。
思考2.开头两句对郁郁葱葱的翠柏的描写起什么浸染?
明确:一是借“柏森森”写出武侯祠的历史悠久和寂寞荒凉;二是衬托诸葛亮的形象,表达了墨客对他的崇敬之情。
“颔联景语尤着迷。草自春,鹂空好。‘自’‘空’二字含不尽惋叹。草从映阶看出,鹂由隔叶听闻,更有无穷空幻怅惘之感,景中尽是凭吊意,意脉似断而相续。”(马茂元《唐诗选》)
思考3.杜甫用“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两句来概括诸葛亮生平的功业,你认为准确吗?
明确:准确。上句写出山之前,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隆中对策,指出诸葛亮在当时就能预见魏、蜀、吴三足鼎立的政治形势,并为刘备制订了一整套统一国家之策,足见其为济世雄才。下句写出山之后,诸葛亮赞助刘备首创蜀汉,匡扶刘禅,颂扬他为国呕心沥血的耿耿忠心。两句十四个字就刻画出一位忠君爱国、济世扶危的贤相形象。
“‘天下计’,见匡时雄略;‘老臣心’,见报国苦衷。有此两句之沉挚悲壮,结作酸心酸鼻语,方有精神。宋宗忠简公临殁时诵此二语,千载英雄有同感也。“”(仇兆鳌《杜诗详注》)
思考4.尾联中的“英雄”是指若何的英雄?个中是否包括杜甫自己?
明确:尾联中的“英雄”是指失落败的英雄,这句诗写出了历史上统统奇迹未竟的英雄人物对诸葛亮壮志未酬的深深遗憾和共鸣。这英雄也包括杜甫自己。杜甫是一位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有远大抱负的墨客。本怀着“致君尧舜上”的政管理想,却始终没有机会。他在政治上始终一事无成,但即便如此,他依然忧念国事,挂怀天下,以是他的内心是非常痛楚的。这两句诗也就寄托了杜甫空想难以实现的悲哀,是用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和对诸葛亮的仰慕、叹惋之情熔铸而成的千古名句。
“此诗起兴于森柏,而草芳春色,鸟报好音,乌知予心之悲?追思先主三顾之频,计活着界,非止欲偏安而已。论老臣之心,直欲追光武之复兴,恢高祖之鸿业,如两朝之开济而后已。乃以伊、吕之具,出师未捷,身已先去世,以是流千古英雄之泪者也。盖不止为诸葛悲之,而千古英雄有才无命者,皆括于此,言有尽而意无穷也。”(王嗣南《杜臆》)
任务三、品味措辞
思考1.“丞相祠堂何处寻”中的“寻”字用得好,请简要解释情由。
明确:“寻”字表明杜甫此行不是心不在焉的信步由之,而是专程拜访;“寻”字为下面的诗句张本叙事,引出下面对蜀相祠堂的描写,表现出杜甫对诸葛亮强烈的敬仰之情和对自己报国之志的感慨。
思考2.颔联的诗眼是什么?试剖析其表达浸染。
明确:诗眼是“自”“空”,颔联表现的是宁静的春景衬托出的庄严肃穆的气氛。“碧草映阶,黄鹂隔叶”,本是一种赏心悦目的景象,然而一用“自”“空”两字润色,所含之情就大为迁移转变:阶前的草一到春天便是一片碧绿,年年如此,可它为谁而绿呢?隔叶的黄鹂叫得那么动听,可有谁听呢?由此便使人自然生出“感悟怀人”之意。
思考3.简要剖析“长使英雄泪满襟”中“长”字的表达效果。
明确:一方面表现诸葛亮的精神对后人影响深远;另一方面表现了墨客怀古伤今的深奥深厚叹惋和感伤。
任务四、明晰主旨
作为一个忧国忧民的伟大的现实主义墨客,杜甫这类咏史诗,也有其特点。这便是密切联系现实,密切联系自身。因而,在这类咏史诗中,我们也可以想见当时的社会状况,可以看到墨客自己的形象。即以《蜀相》一诗为例,为什么杜甫能把诸葛亮写得这样有血有肉、有条有理?缘故原由也就在此。他不是为咏史而咏史,为歌颂诸葛亮而歌颂诸葛亮。而是有他的现实的政治目的。那便是他说的“安危须仗出群才”“浊世想贤才”,他不但哀求自己,也哀求他的朋友们“早据要路思捐躯”,像诸葛亮那样许国而忘身;同时,他还希望唐肃宗能像刘备那样,能够信赖像郭子仪等那样忠心耿耿的老臣。
《蜀相》是唐代墨客杜甫定居成都草堂后,翌年游览武侯祠时创作的一首咏史怀古诗。此诗借游览古迹,表达了墨客对蜀汉丞相诸葛亮雄才大略、辅佐两朝、忠心报国的称颂以及对他出师未捷而身死的惋惜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