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是我国古代哲学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其中,“敦”字,作为老子哲学思想中的重要概念,具有深厚的内涵。本文将从“敦”字的解释入手,探讨其在《道德经》中的意义,以及如何传承和实践这一深厚之道。
一、敦字的解释与内涵
1. 敦字的解释
“敦”,《说文解字》中解释为:“厚也,从士,声。”意为厚重、厚实。在《道德经》中,“敦”字主要指道德、仁爱、诚实、稳重等方面的深厚品质。

2. 敦字的内涵
(1)道德深厚:《道德经》认为,道德是治国理政、修身养性的根本。老子曰:“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爵而自贵也。”(第51章)这里的“德”,即道德,是敦厚之道的体现。
(2)仁爱深厚:老子提倡仁爱之道,认为仁爱是治国理政、修身养性的基石。他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第8章)这里的“水”,象征着仁爱,敦厚而无私。
(3)诚实深厚:老子强调诚实是修身养性的关键。他说:“诚者,天地之大德也。”(第17章)这里的“诚”,即诚实,是敦厚之道的体现。
(4)稳重深厚:老子认为稳重是治国理政、修身养性的重要品质。他说:“重为轻根,静为躁君。”(第46章)这里的“重”,即稳重,是敦厚之道的体现。
二、敦字的传承与实践
1. 传承
(1)教育传承: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传承敦厚之道。
(2)文化传承:通过文艺、影视、文学作品等,弘扬敦厚之道,使之深入人心。
(3)社会传承:加强道德建设,倡导诚信、友善、和谐的社会风尚,传承敦厚之道。
2. 实践
(1)修身养性:个人要注重自身修养,培养敦厚之德,做到诚实守信、仁爱他人。
(2)治国理政:政府要秉持敦厚之道,实行仁政,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3)企业发展:企业要树立诚信意识,注重社会责任,实现可持续发展。
《道德经》中的“敦”字,是深厚之道的体现。传承和实践敦厚之道,对于个人修养、社会和谐、国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让我们共同努力,弘扬敦厚之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道德经》,老子著,中华书局,2010年版。
[2] 《说文解字》,许慎著,中华书局,2013年版。
[3] 《中国哲学史》,冯友兰著,中华书局,201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