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这3首神作,便是李商隐诗作特点的集中表示。
这3首奇诗,写雨无雨字,写柳无柳字,写喜无喜字,却都惊艳千年。
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他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写雨无雨字

《微雨》

初随林霭动,稍共夜凉分。

窗迥侵灯冷,庭虚近水闻。

李商隐3首神作写雨无雨字写柳无柳字写喜无喜字惊艳千年

很难想象这首诗是16岁的李商隐所写,之以是透着一股淡淡的忧伤,是由于此时他落榜了。
诗的前两句写微雨的样子,它们如雾气般在林中浮动,时隐时现,但一股凉意却证明了它们的存在。
后两句写凉意从寒窗中侵入,让烛光都变冷了,靠近窗户还能听到雨水淅淅沥沥滴落的声音。
为了避免涌现雨字,墨客从视觉、觉得、听觉多个角度娓娓道来,如果不看诗题大家有能看出这是写雨吗?

写柳无一柳字

《赠柳》

章台从掩映,郢路更参差。

见说风骚极,来当婀娜时。

桥回行欲断,堤远意相随。

忍放花如雪,青楼扑酒旗。

这首诗是李商隐赠给一位佳人的诗作,通篇不写人只写柳。
诗的前三联写柳树成长的姿态:柳树在大路旁参差地成长着,众人都说它们长得好,如今见到了才知道它们是那么婀娜多姿。
它们一起长到桥边,顺着桥向长堤延伸,墨客的心也随着它们远去。
尾联则是抒发自己惜柳伤春之情,柳絮点点如天空飘雪,落到市井的酒旗上。
为了避免涌现“柳”字,墨客从多个角度写出了柳树成长的环境,再用“花如雪”来暗示柳絮,不用看题目就能猜出这是在咏柳。

写喜无喜字

《晚晴》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

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

这首诗写的是雨过天晴后的山中之景,此时墨客在桂林供职,难得逃离了朝中的各种争斗,心情是不错的。
这是一首五律,从诗意来看墨客心中是句句欢畅。

首联写自己在山中俯瞰着城郭,春天过去后迎来了妖冶的夏天,一个“犹清”表示了墨客的惬意。
次联是流传千年的名句,上天终于可怜地上的幽草,肯放出晴天来,很显然这一句是一语双关,幽草也指难得过上安稳日子的自己。
颈联写自己登上高楼凭栏了望,看着夕阳穿过窗户。
尾联写越鸟归巢时的环境,它们姿态轻盈地从空中飞过。

纵不雅观这三首诗,每一都城写得出神入化。
第一首仅用了20个字,无一雨字却写出了唐诗中很美的一场微雨;第二首无一柳字,却既是写柳又以柳衬托佳人,一语双关;第三首句句欢畅,却含而不露,用草、夕阳、鸟等意象来陪衬,美得令民气醉。
这三首诗大家喜好吗?欢迎谈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