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传下来的唐诗总数不到五万首,如果不强调质量,这个数字只比乾隆一个人的创作量高一点。蘅塘退士编选《唐诗三百首》,收录了77位墨客的310首唐诗。后来又有弥补被收录最多的墨客是杜甫,共39首,一个人占去了八分之一还多。李白和王维并列第二,同样是29首,李商隐占去24首,唐代存诗最多的白居易仅收入6首。
唐诗三百首的编选人蘅塘退士,本名孙沫,是乾隆时期人,中过进士,做过知县和府学教授。这本书是他和第二任妻子一起编辑完成的,从近五万首诗中选出三百多首,可想而知这是一项多大的工程。想想看,四万多首至少都要看上一遍,还要理解这须要多少韶光。
唐诗三百首中只有一位天子入选,那便是唐玄宗李隆基的《经鲁祭孔子而叹之》。唐诗三百首收录最长的诗是《长恨歌》,共120句840字;最有名的节气诗是杜牧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纭,路上行人欲销魂。个中还有两首无名之作,一首叫《金缕衣》,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另一首叫《杂诗》,等是有家归未得,杜鹃休向耳边啼。
收录的墨客中很多都有雅号,王昌龄被称为"七绝圣手",刘长卿被称为"五言长城",白居易被称诗魔,还有诗仙诗圣。唐诗三百首中极有可能选了一首宋诗,据莫砺锋教授研究署名张旭的诗作《桃花溪》,很可能是宋人蔡襄的作品。
从近五万首中选三百多首难一挂一漏万,很多著名的唐诗并未能入选个中,比如张若虚那首孤篇压全唐的《春江花月夜》,如刘禹锡那首"沉舟侧畔千帆过",而最让人鸣不平的是墨客李贺,作为中唐最著名的墨客他竟然没有一首入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