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阅读

意象,是诗词中不可或缺的主要组成部分。
那么,什么是意象呢?

毛翰师长西席在《诗美创造学》一书中,阐明意象言简意赅:寓意之象。
意象在诗词中有着举足轻重的浸染,“言不尽意,立象尽之”,意象承载着墨客们隐晦的情绪,意绪无穷。
活泼可爱的动物们,常常是墨客写作时的意象。
它们为古诗增长灵韵,也给予读者美的享受。
本日就让我们一起来猜猜古诗词中那些动物的寓意吧!

01

古诗中动物的寄意你知道若干

寓意韶光

金鸡、玉兔

《寓吴门十首 (其五)》

宋·陈造

向来勇策著书勋,一刻曾将白璧论。

老去光阴都不惜,静看乌兔役朝昏。

乌兔

古代指日月,比喻韶光。
中国神话传说“日中有乌,月中有兔”,意思是传说太阳里有金鸡,玉轮中有玉兔。
故合称日月为乌兔,后人常用乌兔来形容韶光。

十二时辰

古代把白天和黑夜分为12个韶光段,这些韶光段都是古代人们根据太阳的出没规律、生活劳动等实际履历总结出来的,是古代人的一种聪慧结晶。
12时辰的其实在西周就已经涌现了,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隅中、日中、日昳、薄暮和人定等。

02

寓意情绪

杜鹃鸟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子规鸟

子规鸟即杜鹃鸟。
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去世后灵魂化为杜鹃。
于是古诗中的杜鹃也就成为悲惨、哀伤的象征了。
起句写即目之景,在萧瑟凄凉的自然景物中寄寓离去感伤之情。
三、四句以寄情明月的丰富想象,表达对朋侪的无限怀念与深切同情。

夜郎

汉代中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曾在今贵州西部、北部和云南东北部及四川南部部分地区建立过政权,称为夜郎。
唐代在今贵州桐梓和湖南沅陵等地设过夜郎县。
这里指湖南的夜郎。
李白当时在东南,以是说“随风直到夜郎西”。

杜鹃鸟的别称

“杜宇”

“布谷鸟”

“报春鸟”

燕子

《破阵子·春景》

宋·晏殊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掉队清明。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
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

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目前斗草赢。
笑从双脸生。

燕子

燕子属候鸟,随时令变革而迁徙,喜好成双成对,出入在人家屋内或屋檐下。
因此为古人所青睐,常常涌如今古诗词中,或惜春伤秋,或渲染离愁,或寄托相思,或感伤时势,意象之盛,寓情之丰富,非其他物类所能及。

新社

社日有春秋两社,新社即春社。
春社是最为古老的汉族传统民俗节日之一,韶光在立春后、清明前。
在商、西周期间,是男女幽会的狂欢节日,而后来则紧张用于敬拜地皮神,以祈丰收。

03

寓意身份

春蚕、青鸟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唐·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去世丝方尽,腊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春蚕

唐代墨客李商隐的一句“春蚕到去世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把春蚕的执着、刚毅、奉献精神表示到了极至,成为千古传唱的佳句。
此后春蚕成为勤恳、敬业、聪慧之人的象征,在诗歌和文学作品中也用春蚕形容西席等乐于奉献的人。

青鸟

青鸟在古诗文中,便是信使的意思。
传说西王母有三只青鸟,一只先被遣为信使,前来给汉武帝报信,其余两只随西王母而来,并伺候在王母身旁。

更多诗词阅读方法

微信公众号菜单选择“个人中央”——“数字阅读”

选择进入“晨星中华诗词库”,一起理解诗词

诗是精粹的措辞,诗中的动物有时是墨客的化身,有时是情境气氛的渲染者。
墨客笔下的它们姿态万千,各有特色,为诗词增长了许多色彩。
动物意象的引入,与自然意象的结合,表示了古代中国人的传统思维办法:直不雅观体悟,天人一体。

诗词中的动物意象还有很多,你还知道哪些呢?在评论区留言说一说。

END

图 | 无锡市新吴区图书馆

文 | 晨星创文

编辑 | 孟源

审核 | 徐淼

发布 | 华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