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黄庭坚《清明》硬笔练字

清 明

北宋.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抄书写字第299天北宋黄庭坚清明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去世不公侯。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北宋.黄庭坚《清明》原文

创作背景:

黄庭坚的《清明》作于北宋末年的"元佑党争"期间(1086年-1094年),因王安石变法时,强力实行新政方法,独行其是,从而形成支持王安石变法的"新派"和反对新政的"旧派"。
旧派也被称为"元佑党人",个中包括大文豪苏轼、司马光等人。
黄庭坚因与苏轼交好,也略受牵连。

北宋.黄庭坚《清明》意境图

注 释:

①桃李笑:用拟人手腕形容盛开的桃、李花。

②"雷惊"句:意思是清明早已过了惊蛰的节气?万物正欣欣向荣。
蛰(zhé):动物冬眠。

③"人乞"句:《孟子》中有一则寓言。
说齐国有一人每天出外向扫墓者乞讨敬拜后留下的酒饭。
回家后却向妻妾夸耀是刖人请自己用饭。
这是一个贪鄙屈曲的形象。

④"士甘"句:用春秋时介子推甘心被烧去世也不愿再出仕的典故。

⑤蓬蒿(hāo):杂草。
丘,指宅兆。

北宋.黄庭坚《清明》意境图

译 文:

清明佳节时分,桃红李白,竟相绽放,犹如笑脸。
野外上那些长满杂草的宅兆令人感到悲惨。

春雷滚滚,惊醒了冬眠中的龙蛇百虫,及时的春雨滋润津润着郊原上柔和的草木。

古有齐人出入宅兆间乞讨祭食以向妻妾夸耀,也有介子推谢绝做官而被大火烧去世。

他们是贫贱屈曲还是贤良清廉,至今又有谁知道呢?现在留下来的只不过是满目乱蓬的野草而已。

与友友们共勉。
欢迎友友们示正、点评。

共同学习,每天向上,抄书快乐!

抄书写字第299天

每天向上1964

2024年4月6日

黄庭坚雕像

作者简介:

黄庭坚(1045-1105)北宋墨客、词人、书法家。
字鲁直,号涪翁,又号山谷道人。
原籍金华(今属浙江),祖上迁家分宁(今江西修水),遂为分宁人。
治平进士,授叶县尉。
历任国子监教授、秘书郎,曾为《神宗实录》反省官,编修《神宗实录》,迁著作佐郎,加集贤校理。
《神宗实录》成,擢为起居舍人。
哲宗亲政,多次被贬,末了革职编管宜州(今广西宜山)。
卒于贬所,私谥文节师长西席。
《宋史》有传。
尤长于诗,与苏轼并称"苏黄"。
与张耒、秦不雅观、晁补之并称"苏门四学士"。
其诗多写个人日常生活,艺术上讲究修辞造句,追求新奇。
工书法,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著有《豫章师长西席文集》三十卷、《山谷琴趣外编》三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