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初中阶段,语文的的主要性已经越来越强了,而中考语文的重点无非便是作文、文言文、古诗词、阅读理解,文言文实在是最好拿分的,只要大家多记多背,知识点节制了,分数自然就得手了。

立时就要期末考了,大家都进入复习环节,全书的知识点老师也分享的差不多了,本日禀享的是月朔语文下册【古诗文】知识点梳理,期末必考内容都在里头,抓紧收藏!

《孙权劝学》

初一语文下册古诗文常识点梳理期末必考内容都在里头

重点字词

1、当涂:当道,当权。

2、辞:推托

3、治经:研究儒家经典。
"经”指,《易》《诗》《书》《礼》《春秋》等书。

4、博士: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5、邪:通“耶”,语气词。

6、但:只,只是

7、见往事:理解历史。
见,见地,见识;往事,指历史。

8、及:到,等到。

9、今者:如今,现在

10、才略:才干和打算。

11、更:重新。

12、刮目相待:拭目相看,用新的眼力看待。
刮:擦拭。
13、见事:知晓事情。

问题探究

1、本文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影响,请你谈谈学习的体会。

例:①吕蒙原来是一介武夫,通过孙权的劝学,他勤奋学习,末了成了一名儒将。
所表现出的才能令人刮目相待。
我们如果能像吕蒙一样,抓紧韶光,发奋学习,将来也一定会成为培植祖国的栋梁之才,到时候老师可要对同学们刮目相看,我们的同学也不会是吴下阿蒙。

②吕蒙知不敷而后填补,终极大有上进。
这解释:“学习,无论从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

③孙权是个善用人才的明君。

④读书能使人增长知识,开拓视野。

2、课文若何表现吕蒙的学习效果的?吕蒙的变革对你有什么启迪?

通过吕蒙与鲁肃的论议来表现的。
吕蒙原来是一介武夫,通过孙权的劝学,他勤奋学习,末了成了一名儒将。
所表现出的才能令人刮目相待。
我们如果能像吕蒙一样,抓紧韶光,发奋学习,将来也一定会成为培植祖国的栋梁之才,到时候老师可要对同学们刮目相看,我们的同学也不会是吴下阿蒙。

3、孙权如何劝吕蒙学习的?

⑴交代吕蒙的身份“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解释学习的必要性。

⑵用限止语气“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但当阅读,见往事耳”来战胜吕蒙畏难的生理。

⑶现身说法“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指出其可行性。

木兰诗》

重点字词

1.当户织:对着门织布。

2.唯:只。

军帖:军中的文告。

3.羽书十二卷:征兵的名册很多卷。
羽书,征兵的名册。
十二,表示多数,不是确指。
下文的“十年”“十二年”,用法与此相同。

4.爷:和下文的“阿爷”同,都指父亲。

5.愿为市鞍马:乐意为此去买鞍马。
为,为了。
市,买。

6.万里赴戎机:远行万里,投身战事。
戎机,战事。

7.关山度若飞:像飞一样地超越一道道的关塞山岭。
度,超越。

8.策勋十二转:级最大的功。
策勋,记功。
转,勋级每升一级叫一转,十二转为最高的勋级。

9.赏赐千百强:赏赐很多的财物。
强,有余。

10.不用:不愿做。
28.愿驰千里足:希望驰骋千里马。
31.红妆:指女子的艳丽装扮服装。

11.帖花黄:帖,通“贴”。
花黄,古代妇女的一种面部装饰物。

12.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听说,提着兔子的耳朵悬在半空时,雄兔两只前脚时时动弹,雌兔两只眼睛时常眯着,以是随意马虎辨认。
扑朔,动弹。
迷离,眯着眼。

13.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雄雌两兔贴近地面跑,怎能辨别哪只是雄兔,哪只是雌兔呢?傍,靠近、附近。
走,跑。

重点句子翻译

A、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花木兰)不远万里奔赴沙场,像飞一样跨过一道道关,超越一座座山。

B、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清冷的月光照着铠甲。

C、将军百战去世,壮士十年归。

将军和壮士身经百战为国捐躯(生存无几),将军和壮士(木兰)戎马十年景功归来。

D、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给木兰)记很大的功,赏赐很多财物。

E、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木兰当着窗户,对着镜子,先理云鬓,后贴花黄。

F、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雌雄双兔一起并排在地上跑,怎么能分辨出是雄是雌呢?

问题探究

1.读完此诗,你以为我们应向木兰学习哪些精神品质?

本诗通过对木兰代父从军,疆场征战和辞官回籍的阐述,塑造了木兰勤恳善良、坚毅年夜胆、机警谨慎、淳厚朴实、热爱祖国、不慕荣利、深来岁夜义、热爱和平的巾帼英雄形象。

2.全诗详略得当,哪些是详写,哪些是略写,为什么这样安排?

答:对木兰的从军缘由、离去、辞官和回籍都写得比较详,对出征前的准备和军旅生活则写得比较略。
这是由于诗的中央在于颂扬木兰勇于献身、不图荣华富贵的高尚情操以及热爱和平生活的精神。

《卖油翁》

重点字词

1、公:对男子的尊称。
善射:善于射箭。
善,善于。
自矜:自夸

2、尝:曾经 释担: 放下担子。
释 ,放下。

3、睨:斜着眼看,这里形容不在意的样子。

4、但微颔之:只是对此微微点头(意思是略微表示赞许)。
但,只。
颔,点头。
之,指陈尧咨射箭十中八九这一情形。

5、无他:没有别的奥秘。

6、但手熟尔:只是手腕技艺闇练罢了。
熟,闇练。
尔,同“耳”,相称于“罢了”。

7、 忿然:朝气的样子。
然,表示“……”的样子。

8、尔安敢轻吾射 安,怎么。
轻,看轻、轻视。

9、以我酌油知之:凭我倒油(的履历)知道这个(道理)。
以:凭、靠。
之,指射箭是凭手熟的道理。

10、徐以杓酌油沥之。
徐,逐步地 “杓”通“勺”,勺子 沥之,滴入(葫芦)。
沥,下滴。
之,指油。

11、遣之 :让他走。
遣,丁宁。

问题探究

1、这个故事见告我们什么道理?

熟能生巧,同时解释了艺无止境,告诫人们几时有了长处也不能过分骄傲。

2、高超的箭法真的能等同于往壶里倒油吗?好箭法真的只是手熟吗?

答:不能。
以知识来看,从钱孔中注油入葫芦,不沾钱孔,确实是手熟之技;但与高超的箭法是不能对等的。
练成此箭法不仅仅靠“手熟”二字,还要有过人的意志、超常的悟性、良好的天赋等成分。

3、你是否定为阅读时的“质疑”也很故意思?

阅读时的质疑当然故意思。
如读完故事我们会问到:该当如何看待自己的长处呢?——把自己的长处算作一种降服困难的上风而不是鼓吹的成本,学习卖油翁的谦逊和自傲;对别人的长处,要取长补短,力戒陈尧咨的恃才傲物。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

(一)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参考译文】

独自闲坐宁静竹林,时而弹琴时而长啸。
密林之中何人知晓我在这里?只有一轮明月悄悄与我相伴。

【阅读赏析】

1.诗中写了那些景物?营造了若何的意境?

2.全诗传达出墨客若何的心境?

3.“独”是中国古代文人追求的一种精神境界,或表达不与世俗与世浮沉的傲岸人格,或表达对独立人格的追求。
说说诗中“独”字好在哪里?

(二)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东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宅情。

【参考译文】

是谁家的庭院,飞出幽隐的玉笛声?融入东风,飘满洛阳古城。
客居之夜听到《折杨柳》的乐曲,谁又能不生出怀恋故乡的深情?

【阅读赏析】

1.诗歌首句中的“暗”字有何妙处?全诗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绪?

2.触发墨客故宅之恋的句子是此夜曲中闻折柳。
大略作一下剖析。

(三)逢入京使

岑参

故宅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立时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安然。

【参考译文】

东望家乡路程又远又长,热泪湿双袖还不断流淌。
在立时与你相遇无纸笔,请告家人说我平安无事。

【阅读赏析】

1.“双袖龙钟泪不干”中的“龙种”是什么意思?在这里有何表达效果?

2.本诗表达作者若何的思想感情?

(四)晚春

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参考译文】

春天不久就将归去,花草树木费尽心机挽留春天,一是争奇斗艳,人间万紫千红。
可怜杨花榆钱,没有艳丽姿色,只知漫天飞舞,好似片片雪花。

【阅读赏析】

1.一、二句写出了晚东风景若何的特点?

2.诗的三、四两句意蕴深刻,为历代传诵。
请对这两句诗作赏析。

3.请说出“百般红紫斗芳菲”中的“斗”的修辞手腕,并简析其妙处。

参考答案

(一)

1.幽篁、深林、明月 月夜山林清新宁静的意境

2.全诗幽美、高雅的意境,传达出墨客宁静、淡泊的心情。

3.“独”是“独自”的意思,墨客独自坐在宁静的竹林里,时而弹琴,时而长啸,这一系列高雅的动作,传达出墨客宁静、淡泊、愉悦的心境。

(二)

1.(1)一个“暗”字,一方面表达了鼓噪过后沉着夜洪亮笛声传来的溘然性,像是悄然而无痕迹的;另一方面照料了“谁家”,让人产生无限遐想。
(2)游子思乡之苦。

2.古人离去常折柳枝相赠,表依依不舍之意。
《折柳》既实指曲名,又代表一种风尚,一种感情,《折杨柳》这支汉乐府古曲抒发的也正是旅人伤别之情。
墨客借笛中演奏的《折杨柳》曲,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三)

1.“ 龙钟”在这里是沾湿的意思,它形象的描述了墨客对亲人无限眷念而情不自禁堕泪的神态。

2.表达墨客远涉边塞的思乡、怀亲之情。

(四)

1.草木留春,万紫千红

2.利用拟人、比喻手腕,生动形象地描述了朴素无华的杨花榆荚也不甘示弱,化作雪花随风飘舞,加入了留春的行列,作者借此表达了要珍惜光阴、不失落机遇的人生态度。

3.拟人,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晚春时节花草树木竞相着花、争妍斗艳的俏丽景象。

关注战江语文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