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诲如何给百姓不断带来得到感、幸福感、安全感?一起来看看《公民日报》的宣布↓↓↓
公民满意
期待教诲带来更多幸福感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诲奇迹
改革发展造诣综述之三
“村落里新办了幼儿园,条件好还免费。”看着孩子嬉笑玩闹,甘肃省静宁县祁川村落的曾客飞喜上眉梢。
“从安徽老家到江苏南京打工,本以为孩子转学会碰着不少麻烦,没想得手续办得这么顺利。”安徽省霍山县的张荣强大喜过望。
“初中毕业后,一度想出去打工,幸好遇上免费中职教诲,我才能连续读书。”在四川省盐源县职业技能中学,学汽修的叶雪对未来充满信心。
教诲是攸关国家发展、民族兴衰的“百年大计”,也是寄托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期盼的民生工程。无论是在偏远山村落还是繁华都邑,孩子们幸福的笑脸、老百姓真切的得到感,都是教诲改革发展造诣最直不雅观、最生动的表示。
补齐短板,不让穷苦家庭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木桶的容量,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板。教诲的短板,关键就在穷苦地区这个底部。
在河南省中牟县城东路小学,一幢崭新俊秀的四层传授教化楼已经投入利用。校长郝瑞说:“原来的传授教化楼是上世纪90年代村落民集资建筑的,地上墙上多处有裂痕,孩子在里面上课,总是让民气惊肉跳。现在,孩子们不仅能在安全舒适的教室里上课,图书室、实验室、音乐室也一应俱全。”
城东路小学的巨大变革,得益于“全面改进穷苦地区责任教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这一重大工程项目。“全面改薄”自2013年12月启动履行以来,方案新建、改扩建校舍约2.2亿平方米,购置教诲仪器设备约1066亿元,惠及全国2600多个县的近22万所责任教诲学校。其培植资金投入量之大、项目涵盖范围之广、受益学生覆盖面之多,在中国教诲史上是空前的。
△ 贵州省惠水县长田中央小学的学生正在津津有味地吃营养午餐。(忠建丰摄)
“土豆牛肉、酸辣椒炒肉、西红柿鸡蛋、筒骨萝卜汤”……贵州省惠水县长田中央小学食堂门口,张贴着周一到周五的供餐食谱。“每餐都是三菜一汤,菜谱一周一换。”六年级学生向梅霞说,“我从一年级开始,就一贯在学校吃营养餐。”
从2011年至今,中心财政累计安排资金1591亿元,从最穷苦、最偏远的地区做起,履行营养改进操持。目前营养改进操持已实现国家扶贫开拓县全覆盖,受益学生3700多万人。据中国疾病预防掌握中央的跟踪监测显示,项目地区学生的营养康健状况逐步改进,身体本色明显提高。
一项项改革举措、一组组数据见证着近年来教诲成果惠及穷苦地区的成绩:覆盖学前教诲至研究生教诲的学生帮助政策体系已经建立,5年来累计帮助学生达4.25亿人次;2016年春季学期开始,“教诲经费可携带”,全国1400万名农人工随迁子女全部纳入“两免一补”政策范围;2017年排查出的1.88万名辍学屯子留守儿童,基本都已复学……
穷校摘穷帽,学生露欢颜。补齐穷苦地区的教诲短板,实在便是守住了民生的底线,守住了教诲的公正与社会的公道。
办好每一所学校,让每个孩子都能接管更好更公正的教诲
面向每一个学生,办好每一所学校,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公正优质的教诲,这是教诲均衡发展的基本哀求,也是亿万群众内心的呼唤。
教诲要均衡发展,就要办理地区不平衡问题。得益于国家穷苦地区定向招生专项操持,来自重庆云阳县上坝乡的学生万方玉,走出闭塞的大山,圆梦北京大学。
像万方玉这样的学生,还有很多。国家从2015年起将新增招生操持主体全部投向中西部地区和人口大省,3年来增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操持共安排90余万人,相称于为中西部地区增建了近百所万人大学。屯子和穷苦地区专项招生操持,每年的招生名额也从1万人增至9.6万人,累计录取学生37万人,形成了保障屯子和穷苦地区学生上重点高校的长效机制。
△ 湖南省长沙市育新小学学生和跳马小学学生一起种下友情林(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教诲局官网发)
教诲要均衡发展,还要办理城乡差异问题。湖南省长沙市育新小学近年来与临近村落小跳马小学“结了对”。“从育新小学老师身上我学到了很多新的教诲理念和传授教化方法。”跳马小学西席杨思瑶说。
订定城乡统一的学校培植标准、落实城乡统一的西席体例标准、实现城乡统一的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标准、完善城乡统一的学校基本装备配置标准……截至2017年底,全国2379个县通过了责任教诲基本均衡发展督导评估认定,占县级行政单位总数的比例靠近82%。
教诲要均衡发展,也要办理大城市择校择班问题。得知孩子只能进附近的“非名牌”小学时,山东济南的徐丽有点失落落,可开学后,她欣喜地创造,孩子的班主任竟然是名校老师。得益于学校同盟、集团化办学、学区化管理等机制创新,如今家长学生“舍近求远”的征象少了很多。
2014年,一场规范责任教诲免试就近入学的“大会战”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全面打响。从重点监测的24个大城市来看,2014年至2017年,小学免试就近入学比例一贯稳定在97%以上;初中免试就近入学比例稳定在95%以上。
公恰是教诲发展的主要代价取向,也是让老百姓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题中之义。从屯子到都邑,从西部到东部,在中国大地上办好每一所学校,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接管更均衡的教诲,这样的梦想正在实现。
提升质量,让每个孩子都能得到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如果说公恰是教诲的出发点,那么质量便是教诲的生命线。
“曾经,缺硬件、少资金、网络差等问题严重制约着教诲信息化的发展。而现在,宽带网络、班班通、资源平台等都已经配备完好。”云南省临沧市忙令小学的校长李华灿高兴地说。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推进以“三通两平台”为核心的教诲信息化培植,顺利完成“传授教化点数字教诲资源全覆盖”项目。中国教诲卫星宽带传输网直接手事近1亿名屯子中小学师生,全国6.4万个传授教化点实现数字教诲资源全覆盖,办理了边远地区传授教化点开不齐、开不好课的问题。
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是全社会对教诲的期待。在陕西汉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汉调桄桄”走进小学生的教室,从泥塑造型、勾画脸谱,到木偶组装、演出唱腔,孩子们在模拟与创作中,感想熏染文化、传承文化;在山东潍坊,初中教室是五六人一组的“研讨”,学生们成为主角,在老师的辅导下,互助学习、独立总结……各类举措,无不通报出培养综合本色、重视兴趣爱好的育人导向。
△ 8月31日,教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先容贯彻落实《中共中心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期西席军队培植改革的见地》有关情形。
西席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承担着让每个孩子康健发展、办好公民满意教诲的重任。2012年至2016年,中心财政累计投入经费95亿元,支持履行“国培操持”,共培训中小学幼儿园西席、校长、职业院校西席等1008万人次;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村落庄西席支持操持(2015—2020年)》,提高村落庄西席生活报酬,统一城乡教职工体例标准;同年8月的国务院常务会颠末议定定,全面推开中小学西席职称制度改革,设置正高等职称,冲破中小学西席的职业“天花板”;2018年初,《关于全面深化新时期西席军队培植改革的见地》出台,哀求培养造就党和公民满意的高本色专业化创新型西席军队……一支师德高尚、业务博识、构造合理、充满活力的西席军队正在形成,公民群众对好老师的期盼正在实现。
站在“由大向强”的飞跃关口,抬高底部、缩小差距、提升质量,让亿万孩子同在蓝天下共享优质教诲、通过知识改变命运,是国家的任务,也是百姓的心声。期待教诲能给百姓带来更多得到感、幸福感、安全感。
作者 | 董洪亮 赵婀娜 张 烁 丁雅诵
来源 | 《公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