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比画着入口处的公路,说这里原来有个城门,往山顶指,说那里原来是城楼。北京延庆区八达岭镇的这段石峡关长城,总长8.6公里,险些没有梅景田不认识的地方。
梅景田是石峡村落第一个长城守护者,从1979年到本日已经守护长城近半个世纪。他有了不少同路者,先是80多个村落民,再后来是经由正式培训的6名长城守护员。这些年,长城守护也专业了许多,当地政府在资金、资源、技能等方面供应了有力的支持。
石峡村落的日子也变好了。从前这里地皮贫瘠,不少屋子都塌了,也没钱修。十年前,延庆沈家营人贺玉玲来到石峡村落,先后租下了12个院落进行改造,做成民宿发展旅游。当地政府也帮着做宣扬、请能人、说服村落民腾出旧屋出租,逐渐地,慕名前往石峡村落的游客变多了。
今年是“爱我中华,修我长城”社会资助活动开展40周年,石峡村落党支部布告、村落委会主任李汉东就和大家商量,想给习总布告写信,申报请示一下石峡村落民守护长城,寻求致富的故事。李汉东回顾,共有10位村落民、村落干部联名写了这封信。在信中他们提到,“长城给了我们美好家园,我们存心守护。长城也给了我们美好生活,我们幸福满满。”
令大家没有想到的是,就在信件发出一个月后的5月14日,他们收到了习总布告的复书。信中提到,“希望大家接续努力、久久为功,像守护家园一样守护好长城,弘扬长城文化,讲好长城故事,带动更多人理解长城、保护长城,把先人留下的这份宝贵财富世世代代传下去。”
收到信后,石峡村落沸腾了起来。在村落党支部会议上,党员干部们积极献策,希望用实际行动回应总布告的期望。现在,村落里正式启动招商引资事情,决定开拓景村落领悟的石峡景区,把村落里的古迹重新修缮,争取打造成一个5A级景区,提升游客的体验。
45年的守护
总布告复书的传来的那天,梅景田一夜没睡好觉,“总是想着,特殊激动。”在给总布告信里的第一部分,讲述的是梅景田大半辈子自发守护长城的经历。
梅景田头发险些全白,皱纹占满了他脸上的每一寸皮肤,但他的精气神很足,从家里到石峡关的路有十里地,年轻人要走一个多小时,他只要40分钟。
他所在的石峡村落,位于北京延庆八达岭镇西南部,在八达岭古长城和石峡关长城脚下,三面环长城,至今仍有罗锅城、南天门、鸳鸯楼、将军楼、狮子楼等长城遗迹。
80岁的梅景田是石峡村落第一个长城守护者,从1979年到本日已经守护长城近半个世纪。新京报 王子诚 摄
生活在这里,梅景田挺自满的。打小他就喜好在城墙边放羊,在敌楼、垛口捉迷藏,坐在石阶上发呆。他喜好城墙上的砖,“人家那砖都500多年了,比咱们现在的砖都结实。”他也喜好城墙上的风景,家里有一壁墙挂满了他拍的长城照片。还有各种关于石峡关的神话传说,讲多少遍他都不觉厌烦。在长城脚下生活了那么多年,他还常梦见钻城门楼子。
然而这种“长城人”的自满感,在1979年的一天受到了重创。那天,他刚结束在白河水库的水利培植事情,回到家乡,爬上城楼的一刻,梅景田眼里的荒凉,他永久也不会忘却。长城的边墙没了,以前敌楼上的小亭子,也不知道什么时候都给拆了,木头也都给弄走了,就剩下碎瓦块,散落在杂草和垃圾间。
梅景田能理解为什么会这样。那时候村落里穷,村落民们没钱盖屋子、修牛圈羊圈,都跑去城墙拿材料。但是看到心中雄伟坚固的长城,变成了如此破败的样子容貌,贰心里怎么也不得劲。隔天就决定责任上山巡护,但凡瞥见毁坏长城的行为都要制止。
那些年,他在村落里当司帐,五点放工后,他会带着一个水壶、一把镰刀、一个军用挎包去转悠。镰刀是开路用的,有时也为了防野猪和蛇。刚开始,梅景田巡逻是为了看着文物不被村落里乡亲拿走。进入新世纪以来,他创造更大的威胁是一茬又一茬的游客。南天门长城是“野”长城,不是景区,但站在城墙上,雄关漫道尽收眼底,很多游客私自前来,在长城上乱刻乱画,在长城上野炊烧烤,为了爬上野长城,一些游客会支大铁梯子架在城墙上,城砖磨久了就留下两个凹槽。有时帮游客驮行李的骡子和马重重的蹄子也会踩裂砖块……
他的手机屏保常年用着同一张照片,照片里城墙上堆放着一些烧烤炉子和用具,“秋日落叶多,风一吹,引发失火可怎么得了。”提及这个他认为“最恶劣”的行为,梅景田下意识地挺直了腰杆,嗓门也大了起来。之以是用这张照片当屏保,梅景田说方便取出来随时提醒大家。
随着村落民们逐渐富余起来,挨家挨户开始翻新旧屋子。梅景田也终于等到机会说服村落民们把城砖都还回来,只管有的砖已经被毁坏了,但他想着这些都交给政府后,说不定还能修复后垒回去。有一次,在亲戚家里创造了当作建筑材料的两块石碑,他自掏腰包送了对方水泥石灰,才把石碑要了回来交给有关部门。
这些年他自己在长城上创造了不少残碑块、碎瓦、石雷,这些都交给了有关部门。为了征采到更多的宝贵文物,他还托儿子买了个金属探测仪。最自满的是,有一次他创造了过去守长城人用的军用锅。
全社会的共同任务
在梅景田守护长城的第5个年头,北京市政府联合当时的地质矿产部、城乡培植环境保护部,共同启动了一项航空遥感综合调查项目,调查北京境内长城的基本情形。创造“个中墙体完全、敌台、垛口略残的部分,仅占长城总长的16.6%,而只遗留土堆或少量残壁的部分,却占了长城总长的66%”。三个月后,1984年7月5日,“爱我中华 修我长城”活动发起,这是全社会第一次集资细长城,20天集资70万元,长城保护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
2000年往后,长城保护的大事莫过于2006年颁布了《长城保护条例》,该条例与《中华公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以及《治安管理惩罚条例》和《中华公民共和国刑法》中的干系法律规范,共同构建了完善有效的长城保护法律体系。
巍峨的长城与山脚下的石峡村落。新京报 王子诚 摄
2006年,梅景田在石峡村落号召成立了“村落级”长城保护协会,协会成员大多是国家招募的森林防火员。梅景田发起他们可以在事情之余,顺便做好看护长城的事情。那时村落里统共100多户人,第一次报名就来了40多人,后来增加到80多人。梅景田手机里珍藏的一张照片里,大叔大婶们戴着写有“保护长城”几个字的红袖章,在城墙上排成一排,咧开嘴笑着。
2016年,梅景田保护长城的事被广泛传播后,他收到了北京市文物局颁发的《中华公民共和国长城保护员证》,有了这个证,梅景田制止违法行为的底气足了,“这个小本儿能管他们”,他乐呵呵地说。
习总布告的复书中提到“长城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主要象征,凝聚着中华民族发奋图强的奋斗精神和众志成城、坚韧不屈的爱国情怀。保护好、传承好这一历史文化遗产,是我们共同的任务”。
公开资料显示,这40多年来,近300项长城保护修缮项目相继竣工,全国各地近7000名长城保护员接力守护。
近年来,北京市积极倡导“乡亲守护家乡长城”,在长城沿线州里设立长城保护员,组建了近500人的长城保护员军队,个中延庆区有134位,石峡关有6位。
2019年,梅景田的外甥女刘红岩经由口试、笔试和体能测试,顺利通过了考试,成为首批政府招募的专职长城保护员。
考上的那天,刘红岩对已经75岁的梅景田说,“放心吧舅舅,有我呢!
”
新一代守护人
雨后的长城秋意盎然,山里的树叶上挂着雨珠,远处是层层叠叠的云海。但这样的景象,对付长城保护员来说,意味着危险和任务。下过雨的碎石变滑了,难以着力,碰着陡坡刘红岩须要手脚并用。雨后,蛇也会出来活动,山里没有旗子暗记,一旦碰着危险,乞助将会变得很困难。
然而,下过雨的城墙更须要重点巡视。一些还没抢修的地段尤其须要把稳。比如鸳鸯楼敌台,台内部的券窗、券门,均存在局部鼓胀、缺失落,券洞、墙体开裂等征象,特殊是下过雨后,雨水渗透严重,裂痕可能会增大。如果雨下得再大些,一些墙体可能还会塌,“砖块本就松动,如有游客私自攀爬会很危险”,刘红岩说。
刘红岩也是给总布告写信的村落民代表之一,她今年44岁,她的事情证编号是“YQCC-015”。“YQCC”是“延庆长城”的拼音首字母缩写。
长城巡护员刘红岩的背包和两件“硬核”装备。一把锯子、一把垃圾捡拾钳。新京报 王子诚 摄
长城上的城楼都有编号,石峡关区域保护员的巡查范围是83号到107号,保护员们分区域轮流巡查。刘红岩每周至少巡查五天,每天得走2万至3万步,每年穿坏四五双运动鞋。事情时,她会穿一件黄色马甲,戴一顶鸭舌帽,再带上几样“硬核”装备——一把锯子(用于锯断粗壮的树,一些直径约有一米的树挨着城墙长,可能会对墙体造成危害)、一把镰刀、一把垃圾捡拾钳。
事情日,她的手机相册里都会多30张以上的照片。这个中的一些照片,她会选择部分上传得手机里一款叫“文物e巡查”的App。在这款App里点开“开始巡检”,就可以把照片和笔墨解释实时传送给队长及文物管理科室,由管理员根据问题风险的详细情形、紧急程度下达进一步的指令。队员们再进行处理并拍照上传。
有数据显示,长城保护员们在这款App里已上传长城现状照片超过20万张,巡查长城总里程7万余公里……
长城保护理念也正在从“被动的抢救性保护”向“主动的预防性保护”转变。2021年7月,长城保护员们把装有太阳能电池板的装置搬上长城,安装在一些损毁比较严重、可能随时面临坍塌的部位,这些装置能实时感知长城振动和形变情形,在监测到险情时进行风险预警。
延庆区文物局副局长刘满利先容,“石峡关所在的八达岭区域目前拥有无人机文物巡控平台和聪慧景区管理平台,未来还将实现区域内流程协同、数据剖析等技能升级。”这个中参与长城保护的还包括专业学者、科技人才、管理履行职员在内的多领域群体。目前,刘红岩也报名了无人机培训,希望未来可以用无人机360度无去世角地监测长城险情。
9月20日,延庆区石峡村落,长城保护员梅景田(右)和刘红岩在长城上巡查。新京报 王子诚 摄
事情的这五年里,刘红岩能明显地觉得到人们长城保护意识的提高。2019年她刚上岗时创造,只要手够得着的地方都刻满了“到此一游”的字,有的还是用钉子刻的,深深的刻痕触目惊心。但如今,她很少再遇见新的刻痕了。
她的背包里会装着一本《长城保护条例》,碰着违规征象,她会取出来给游客讲解。长城保护员没有司法权,常日是进行劝阻。大多数情形下,游客们能理解,会积极合营。
八达岭镇石峡村落党支部布告、村落委会主任李汉东先容,公民意识的提高也得益于在日常生活中的宣扬,“村落委会通过发放宣扬资料、广播等形式,向广大群众、游客宣扬遍及依法保护文物的责任和干系法律知识,使越来越多的人深刻认识到长城保护的主要意义和浸染,将保护长城事情持久地做下去。”
长城脚下致富路
从长城脚下到石峡村落的车程不到五分钟,一起上除了能瞥见巍峨的长城,还会经由古喷鼻香古色的凉亭、挂满红果子的海棠树、新奇的田舍小院、葡萄藤长廊……
在这里人们把石头用到了极致,村落里随处可见石砌景不雅观——石头路、石板墙、石头屋,走进当地餐厅,还能吃到石烹豆腐、石烹柴鸡蛋、石烹芋头等。石峡村落依山而建,其名字由来也和石头有关,公开资料显示,“其明代建村落,因村落庄处于深山,村落口岩崖陡峭,石多袒露,故名石峡。”
石峡村落古时是计策要地,石峡峪堡关城遗址如今在村落里仅剩半面墙。在村落中闲逛,还能找到葫芦井、练兵场、烧窑厂等多处历史遗迹。
虽然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在开拓到来之前,这里的人们生活贫苦。在梅景田的影象里,乡亲们只能在地里种点菜,在路边摆摊一天赚个十几二十块的。有的人家连喂猪的饲料都买不起。
9月20日,贺玉玲在石峡古堡堆栈。新京报 王子诚 摄
这样的状况持续到2015年,在政府的招商引资下,延庆沈家营人贺玉玲来到石峡村落创业。在村落干部的奉劝下,许多村落民把家里闲置的房屋都租给了贺玉玲。它们变成了俊秀的佳构民宿,12个院落分别按照“春居”“幽夏”“醉秋”“冬隐”等主题装修,新奇淡雅,透过屋顶玻璃就能仰望星空。做饮食业起身的贺玉玲,把自家酱制手艺带到石峡村落,融入村落里传统的“石烹宴”,创立了独特的美食招牌。
在培植“俏丽中国”和发展“村落庄振兴”的双重背景下,石峡村落发展了“村落集体牵头、致强盛人(企业)带动、农人参与”的模式,做宣扬、引客源、找资源,一同把“石光长城”品牌越做越大,不仅增长了咖啡馆和村落级图书室,还带动村落民经营起酒坊、油坊、山茶坊等配套工坊。现在每年客流量能达到三四万。
村落民也开始自己建民宿。李汉东先容,“11户村落民先后自建了民宿,30名村落民通过从事餐厅做事、房间清洁、树木修剪、设备维修等事情实现了就地就业。”据统计,2023年村落集体经济总收入达到808.5万元,人均收入36221元。
李汉东不是当地人,为了更好地熟习石峡村落的历史,上任后,他总爱去老人家里谈天,从中搜集一些口口相传的历史故事和传说,挖一挖长城和村落庄的历史。这些故事有200多个,都用剪纸剪出来挂在了街道的灯笼上。
他也是给总布告写信的发起人和提笔人。从前他喜好研究“学习强国”,常常看总布告的复书。他遐想到石峡村落弯曲的发展路,今年又是“爱我中华 修我长城”40周年,就有了给总布告写信的想法,跟村落干部、村落民代表们商量,大家同等赞许,都很高兴。
9月20日,游客走在石峡村落的仿古街道。新京报 王子诚 摄
令大家没有想到的是,在信件发出去的一个月后,他们就收到总布告的复书。“我们深感荣幸,习近平总布告在如此繁忙的日程中,还能抽出韶光给我们复书。这不仅温暖了我们石峡村落,也勉励着所有长城脚下村落落的乡亲们。”李汉东说。
收到复书的这几个月里,石峡村落迎来了一拨拨的参不雅观者。许多单位把党建活动选在了这里,人们来到这里参不雅观学习,体验长城文化,学习长城精神。石峡村落也成为北京市“百村落示范、千村落振兴”工程的示范村落。石峡村落已经启动了招商引资事情,希望利用石峡村落榛子岭1万平方米的家当用地,打造主题研学、主题民宿、汽车影院、星空森林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守卫长城露营基地。
其他一些村落庄改造操持也被提上了日程。比如,在村落里修四条新的登山步道。再比如,开拓景村落领悟的石峡景区,把村落里的古迹重新修缮,争取打造成一个5A级景区,提升游客的体验。
还有另一件牵动着石峡村落村落民的大事,北京将逐步扩大八达岭长城延长线开放区域,在不久的将来,石峡关将被修缮无缺,正式向游客开放。
这是梅景田愿望了一辈子的事,提及这个话题,他的眼神里总会闪过一道光。
新京报 黄依琳
编辑 胡杰 校正 薛京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