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背景小故事:

王昌龄是著名的边塞墨客,号称“七绝圣手”。
从前贫寒,年近三十方中进士。
当过校书郎,汜水尉,江宁丞,后因谤被贬龙标尉(李白还专门写过《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对此事表示同情和惋惜)。
安史之乱后,五十九岁的王昌龄致仕回家,一起走走停停访朋问友,一年后走到了濠州。
濠州刺史叫闾丘晓,此人妒忌王昌龄才学,直接把王昌龄乱棍打去世。
闾丘晓终极也不得好报,仅仅一年就被节度使张镐以贻误军机处去世。
听说,临去世前,闾丘晓还乞求说上有父母要赡养。
张镐斥之“王昌龄之亲,欲于谁养!
”,然后杖杀之。
真是天理循环,报应不爽。

这首诗点题“玩月”兼忆人。
与前面背诵的两篇《秋登兰山寄张五》《夏日南亭怀辛大》风格迥异。
孟浩然的诗,由景入情,这首还夹杂了哲思。
有点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的觉得(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过还离得远。
我更喜好《春江花月夜》。

这首诗大概可以这样理解,有助诵记:

古诗诵读超强记忆第26首 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 唐 王昌龄

跟表弟躺在床上抚玩那初升的玉轮,月光如水,倾洒在窗上。
月圆月缺,世事变幻。
想那远在清江畔的崔少府,也在吟诵诗篇吧。
虽远隔千里,微风吹拂喷鼻香草,喷鼻香气犹如你那高尚的品质让人难忘。

再次重复:最好家长全程参与,用你每天10分钟,换孩子造诣生平。